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班编辑是日报流程中很重要很特殊的一个环节。《中国记者》杂志曾在6年前对夜班编辑做过一个“情况调查”,《北京日报》总编室的一位上了10年夜班的编辑这样说:“长年夜班让我总有一些与世隔绝之感:人们的许多活动都在晚饭后,像辅导孩子学习,亲友间的交往等。而我们吃过晚饭都准备去上班了。逢年过节总有一半时间要上班,白天又不敢不睡觉。探亲访友就只能保重点。因而人们都觉得我有些不近人情,或  相似文献   

2.
灯下漫笔     
选题,采访,写作,编辑,审阅,印刷,一篇稿件经过数道工序最后被送到了总编室夜班。于是,夜班便成丁报纸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成了报纸避免差错的最后一道防线。夜班编辑,夜班组长,夜班主任,夜班“老总”,还有夜班检查、校对、印刷……只要一走进夜班,只要往夜班灯下一坐,就无不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压力。不知别人如何,每每这时,我都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都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此时自己便是这最后一道防线上的哨兵。  相似文献   

3.
夜班编辑干的都是“热活”,要在短短的4、5个小时编辑出一块好的版面,压力大,任务重,需练好三项基本功:选稿、制作标题、设计版式。  相似文献   

4.
凌鹤 《记者摇篮》2007,(7):18-18
党报的一、二版集中了当日最重要的新闻,也是一方党报特色风格的集中体现。在做过要闻二版白班编辑、夜班编辑,要闻一版夜班编辑后对要闻版面的深重内涵与使  相似文献   

5.
青年编辑的多维化成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编辑的多维化成才目标●毛善锋【南京】近10年来,关于“科技编辑学者化”问题,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看法上,有的相近,有的截然相反,各有各的倡导者。这似乎可以说明编辑界对人才培养这种事关大局的问题都很重视,但尚无基本的章法可循。在英语中有句谚语:“A...  相似文献   

6.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而新闻摄影,又是一项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劳动,它所生产的“产品”,也应该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不得不常常感叹,新闻照片为什么总是出现雷同、重复的东西?比如,在军事新闻摄影报道中,从老总到夜班值班主任,再到各版面编辑和图片编辑,  相似文献   

7.
郑义风 《青年记者》2006,(17):33-33
来晚报已整整十年了,仔细算来,十年中有八年是黑白颠倒的夜班生涯:从国际版编辑、时事部主任到主持要闻中心的工作,岗位不同,夜班一样:下午三四点钟来晚报,凌晨两三点钟顶着月色回家。不少人问:不觉得苦吗?答:是苦,但没觉得苦,感觉的是乐。  相似文献   

8.
夜班编辑是日报类新闻单位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负责每天报纸最后编发,由于过着晨昏颠倒的忙碌生活,不直接参与白天的新闻策划。不掌握报社新闻信息平台,因此,在采编流程中长期处于绝对的终端。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夜班编辑在采编流程中这种信息闭塞、来料加工的被动角色,不仅影响个人对日常新闻事件的把握,也不利于报纸新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多问一句     
夜班编辑是做把关工作的,在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方面,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这和足球赛一样,一般队员运球中因疏忽而丢球,还有可能寻找机会夺回来,而守门员失误往往就无法挽回。夜班编辑就好比足球场上的“守门员”。惟其如此,夜班编辑要用冷静的头脑、思索的双眼,去发现各种各样的差错。小的是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的瑕疵,大的是带有政治性的错误,都要尽可能地防止它们混出“关”去。夜班编辑在检查和审阅稿样时,有可能发现大小  相似文献   

10.
苦乐年华———夜班编辑工作、生活状况调查(三)编者按:去年,本刊曾组织、编发过两期夜班编辑工作、生活状况调查,在读者中,特别是在广大夜班编辑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他们为自己平凡、艰辛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能受到同行的关注而感到欣慰,也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自...  相似文献   

11.
政工部编辑赛宗宝在总编室夜班锻炼了半年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这篇很有“干货”的体会。除了章值得一读外,这种及时进行自我总结的习惯和主动钻研业务的风气,也很值得提倡。“打一仗,进一步”,每个编辑都应有这种精神和志气。  相似文献   

12.
敬振伦 《新闻窗》2013,(3):61-61
夜班编辑是一张报纸的总加工、总组装和总把关的重要环节,夜班编辑工作很大程度决定报纸质量和舆论导向。而差错是报纸质量的大敌。一个差错见报,不仅影响报道质量,还会损害报纸声誉。在日报的采编流程中,白班编辑把记者和群众来稿(纸质文稿)编好后,送到夜班。夜班编辑,尤其是一版夜班编辑,除了要把白班编辑的纸质文稿对照电子文稿逐字逐句删改,处理常规稿件外,还需编辑记者的临时性重要来稿、急稿和领导活动稿。要按照值班老总的意图,根据当天的新闻内容和临时性来稿安排处理版面。  相似文献   

13.
同样的新闻事件、同样的新闻素材,经过不同媒体编辑人员的“二次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目前而言,忽视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现有编辑人员缺乏创作型素质、电视新闻编辑教育不适应培养创作型人才等情况较为普遍。倡导电视新闻业强化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理念,对于引领培养“创作型”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创作型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孔明 《编辑之友》1996,(1):58-59
刻骨铭心话改稿孔明【西安】初为编辑,很飘飘然了一阵子,人问编辑干啥呢,我说改稿呢,其得意洋洋,溢于言表。若问者还不明白,我就借题发挥,烘云托月:“知道老师为学生改作文吧?我的职业与此差不多,只不过替作家改作品罢了。”问者都是外行,隔行如隔山,云山雾罩...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报社夜班编辑队伍老化,青黄不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培养年轻编辑,确应摆到十分紧迫的议事日程上来。我们文汇报的夜班编辑,老的一代都已年逾花甲,如今还在“超龄服役”;中年一代的也都已过了不惑之年,且为数寥寥;多数是刚踏上编辑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人。他们正逐步成为夜班编辑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的素质如何,水平提高得快不快,对报纸工作关系极大。我们报社的几位领导人、特别是长期值夜班的编委兼要闻部主任蒋定本同志,在培养新手、提携后学上,可谓尽心竭力,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6.
胡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七月》、《希望》等著名杂志。虽然他很少从事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曾经为《国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深有体察。另外,作为一位忧国忧一位忧国忧民、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诚如他自己所说,报纸“是一直在看,所积的感想自然不少”。他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观点颇具特色,值得我们珍视。一1942年,胡风已经是一个成名的编辑,常有年轻编辑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当编辑的秘诀”这样的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17.
许洁 《河北广播》2005,(4):50-51
2003年5月下旬,“非典”肆虐流行。我接到了台里的紧急任务,《综艺交响》节目组负责编辑主持与河北省妇联携手制作的一台庆祝“六一儿童节”艺晚会,让全省的小朋友在特殊时期仍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担子一下子压到了我们广播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18.
编辑的责任     
编辑的责任忠清吃过晚饭,我坐在躺椅上,刚拿起晚报要看,隔壁的黄老先生醉醺醺地闯了进来。他嘴里喷着酒气,脸色通红,神情严峻,严峻中还透着某种不满与气愤。没等我把茶递过去,他劈头就问:“编辑……大人,你说,编辑的—…责任是什么?”当了十来年编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去年第10期《新闻战线》上有一篇“报人剪影”,报道了人民日报国际部编辑李芾同志35年的夜班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动人事迹。文章字里行间,闪射出李芾这个普通共产党员高尚品德的光辉。读后禁不住被这位老编辑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对于“阴错阳差”、“晨昏颠倒”的夜班,干报纸编辑这行的,无不视为畏途。笔者也曾干过多年的夜班,那滋那味,对于没涉足的人来说是无法  相似文献   

20.
夜班编辑是整个报纸出版流程中的最后把关环节,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夜班编辑是新闻单位中一个重要而精干的群体,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政治大局观强、作风严谨、文字功底扎实、具备高效快速处理稿件的能力及新闻重要性的甄别能力等。但是,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夜班编辑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报业发展新形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