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日常道德与理想道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种种方式所形成的道德可以叫“日常道德” ,它为个人确立了基础的价值观和行为态度 ;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往往高于多数成员的水平 ,可以称为“理想道德”。个人如何接受理想道德的问题就转化为怎样将日常道德提升为理想道德的问题。对日常道德的关注也体现了伦理学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源头,反映了公元前20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格萨尔王》是藏族文学和文化的巅峰之作,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藏族人民古老而丰富的社会生活。两部史诗均成功地塑造了诸多英雄人物,如阿基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尔、格萨尔王等,这些不朽的形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认识,本文将对《格萨尔王》和《荷马史诗》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初探东西方两个古老民族间的文化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3.
理想人格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中探讨的重要内容,孟子的理想人格主要是就道德意义上而言,从人皆有善端的思想出发,论证了理想人格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善”、“美”;“浩然之气”等道德品格.并提出了关于人格修养方面的一系列方法.孟子的理想人格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作为特殊群体,从事的特殊专业,有的运动员在个人理想、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有人在为了达到自己私人利益在训练或比赛中不择手段;有人只注重运动成绩而忽略了文化学习;有人违反组织纪律,甚至触犯了法律;所以,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应在理想、道德、文化、法纪教育教育上下功夫,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失范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失范不仅指的是传统道德在当今社会失去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指道德本身在法治社会中主导地位的失落。在法治社会中,道德的主导规范地位失落了,道德必须从属于法律,要在法制建设的范围内思考道德重建问题,使道德规范转化为可以实际操作的法律规定,以便通过加强法治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这是道德重建的最基本的任务。道德重建的最高任务是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引导社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道德的内涵十分复杂,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它应该具有现实约束性和理想导向性的双重特质。前者对人们提出现实的道德要求,表现为强烈的现代特征;后者对人们提出理想的道德要求,表现为强烈的超时代特征。道德是这二者的有机统一。无视前者或夸大后者,道德将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可操作性而流于空泛。  相似文献   

7.
对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大会集赛马、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俗活动于一体,并与旅游、经贸等产业紧密结合,其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有效发挥了传承藏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方经济等功能。在充分发掘"格萨尔"赛马大会中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态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赛两制、土洋结合、完善机制、整体推进等可持续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中 ,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着道德建设 ,但道德建设也具有超前性 ,对生产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力 ;与政治的关系中必然要受政治因素强有力的制约 ,道德对政治影响面很大 ,与有力的政治因素相比就显得比较平和和微弱了 ,这需要我们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来加强政治建设 ;道德理想也只有在信仰的强化下才具有神圣性和统慑社会各种行为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从“仁者爱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的这种理想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学术界主要存有三种界定,礼运大同说、论语大同说、有道说,本文认为孔子的政治理想实际是一种“道德理想”即“天下归仁”的和谐社会,这种理想不仅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界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学生在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要改善高职高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探索切实可行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其次应加强薄弱环节的教育以消除学生的思想误区,最后扩大高职高专学生的上升通道并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1.
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创作心理主要表现在:司马迁在创作中始终处于理性思辨与激情冲动交变的状态;作者将其强烈的功名心理处处显露于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与刻画之中;《史记》在体现作者高度的实录精神同时,又鲜明地展示了作者主动以艺术家心态著史的特征。《史记》是司马迁伟大人格和人生价值的明证,堪称社会史诗与心灵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叙事诗被称为“史诗”,可以与正史相印证。一些叙事诗甚至为唐代社会历史及风俗研究提供了初步史料。通过对杜甫叙事诗的考察,可以发现其现实主义风格中浸润着中国悠久的抒情化传统,杜甫的叙事诗事实上的“亚叙事”特征,以及在整体沉郁的风格特色中隐藏的政治反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刘容筝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2):46-48,75,109,110
毛泽东诗词光辉再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辉煌史诗,而且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生动体现。将毛泽东诗词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做出"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自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以来,当代农民小说创作走过了近70年的艰难历程。把这些创作罗列起来,不难发现,农民小说创作具有史诗和活化石的性质,是社会律动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艺术地反映了我国70年农村社会变革的历程和广大农民的心理路程。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有众多意象,诸如英雄意象、女性意象、魔鬼意象、智者意象、精灵意象等。运用荣格的原始意象理论,从接受者的心理角度去分析这些原始意象正好反映了蒙古族祖先的心理历程的碎片,它们再也不是个人的,而是民族的。这就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两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研究旨在通过两届奥运会表演的对比分析,探究两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创作思路、艺术偏向、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变”与“不变”,总结出两届开幕式生产的有益经验。研究发现,从2008年开幕式到2022年开幕式,奥运会开幕式从历史时间建构走向艺术时间建构、从民族史诗走向浪漫抒情诗、从淡化体育元素走向强化体育元素、从科技加强艺术到科技艺术融合共创的转向历程,这体现了不同时期设计思路,生产语境及创作心境等方面的变化。不变的是对奥运精神及“天下大同”理念的传达。共同留下了诸如:多样的时间建构艺术手法、民族史诗和浪漫情诗的异时空叙事典范、东方艺术语言的发掘创新、体育元素的深化融入、科技人文主义对舞台表现的深度驱动等有益经验,这些为未来我国举行大型体育赛事进行赛事表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启发。  相似文献   

18.
以苯甲醛、镁、溴代环己烷、溴等为主要原料,经 4步反应合成了光敏引发剂α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改进了其制备过程中第二步的氧化和第三步溴代反应。其中第二步是以氯仿作溶剂,新洁尔灭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与原工艺比较,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第三步是以四氯化碳作溶剂,醋酸作催化剂进行溴代反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年龄足球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下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训练前安静时的T值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三个年龄组之间的T差异显著,并且14~15岁年龄组与24~25岁年龄组之间T的差异极为显著。大负荷训练引起T值下降的幅度,24~25岁年龄组最大,14~15岁年龄组次之,19~20岁年龄组最小。2)训练前安静时的C值随着年龄增长也呈上升趋势,但14~15岁年龄组与19-20岁年龄组以及24~2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但19~20岁年龄组与24~2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大负荷训练引起C值下降的幅度,24~25岁年龄组最大,19~20岁年龄组次之,14~15岁年龄组最小。3)训练前安静时三个年龄组的T/C并无明显差别,其中14~15岁年龄组足球运动员T/C最高,24~25岁年龄组次之,19~20岁年龄组最低。在大负荷训练下,T/C变化与年龄并无明显关系。尽管T为从事力量性运动项目运动员选材和进行机能评定的敏感指标,但T/C更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20.
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 ,虽然有利于统一税制 ,有利于向公共财政转型 ,但其本身并不是向公共财政转型 ,而只是增值税类型的变化。从根本上看 ,向公共财政转型实际上是政府行为和政府制度的转型 ;从目前情况看 ,向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制转型的条件逐渐形成 ,增值税转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是今年的税收工作的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