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这里刊登的是中宣部出版局邬书林同志为某增刊所写的序言(标题系本刊编者所加)。文中阐述了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概括了国内优秀出版社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迈向21世纪我国出版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我们出版工作者总结过去、指导现在、展望未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总结出版单位深化改革、多出好书的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推动出版事业进一步繁荣健康发展,从1993年起,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先后分三批表彰优秀出版社,受表彰的出版社共计45家。它们中有的…  相似文献   

2.
我访过许多家出版社。和大社相比,它是小社;和老社相比,它是新社;和中央社相比,它是地方社;和富豪的社相比,它是雅舍……近些年来,各地纷纷新建了一大批出版社。尽管这些新建出版社还面临种种困境和问题,但是,它们毕竟给出版体制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给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繁荣。可以肯定地说,地方出版群体的崛起,以及新兴出版力量的发展,正在书写着当代中国出版史的新篇章。且看“译林模式”。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的思考─—谈大学出版工作中的几个认识问题周思第四次高校出版社工作会议以来,大学出版事业从整体上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绝大多数大学出版社在改革的大潮中牢牢站稳了脚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校校者,为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发挥了不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图书出版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对于走过了20年风雨历程的全国近百家大学出版社来说,在当前国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明晰思路,准确定位,从而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是摆在各大学出版社面前的极为严峻的现实问题。一、特色出版是生存之道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繁荣我国出版事业,为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与保障,国家批准成立了一批大学出版社。建社初期,出版大学教材、专著成为大学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后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  相似文献   

5.
1.台湾的出版事业发展很快,出版社从五十年代初期的13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3200多家,其中仅台北市1985年就有出版社1892家,占全省出版社总数的70%。这3200多家出版社中,大型的占20%,中小型的占80%;官办出版社占20%,其余皆为私营出版社。这真可谓出版社林立,出版队伍浩大,相互竞争激烈,出版事业繁荣。  相似文献   

6.
农业出版社自1958年建社以来的35年中,始终坚持贯彻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出版方针,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出版了一大批能够满足农业战线不同层次读者需求的高质量图书,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5年来,农业出版社造就了一支素质较好、业务熟练、热爱出版事业的编辑、出版队伍;团结了一批以专家、学者为骨干的著、评者队伍;树立和形成了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严谨朴实、艰苦奋斗的良好社风。特别是近几年来,面  相似文献   

7.
10月17日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在京举行庆祝建社五周年纪念会。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是我国唯一的一家连环画专业出版社。建社五年来,坚持党的出版方针,边建设边出书。出版了不少好书,为繁荣我国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教事业和出版事业发展史上的新生事物。我国66家大学出版社的产生,是我国高教事业、科学事业、出版事业同时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大学教育是有悠久历史的,新中国建立后大学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却未能在决策上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大学出版社起步较晚,发展迟缓。同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发展大学出版事业相比较,也是落后的。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已有508年的历史,在15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社,在两个国家里设有7个办事处,在六个国家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灿烂阳光,给神州大地带来春色,也给上海的出版事业带来了新的繁荣。从1978年到1990年,上海的出版社从12家发展到35家;每年出版的图书从1,711种增加到7,767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700多人,其中编审、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出版社是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发展起来的。若从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经批准恢复或组建的大学出版社算起,大学出版事业已历经了十五六年时间,目前已有大学出版社96家(包括音像出版社共近150家)。10多年来,大学出版社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牢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认  相似文献   

11.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出版事业,提高编辑出版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编辑出版人才,在教育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下,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一套填补大学出版专业教材空白的《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即将陆续出版发行。这套教材是纳入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教材建设的重点项目,系统、全面地总结和研究了我国编辑出版工作规律,是出版界的一项带有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近年崛起了一支出版新军——大学出版社。在全国400多家出版社中,大学出版社已达66家,占总数的1/7以上。他们在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事业、促进高度的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物质文明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大学出版社的特性入手,就其地位和作用谈一些个人的看法,敬请出版界的同仁们斧正。  相似文献   

13.
发刊词     
《出版与发行》今天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个学术性和资料性的内部刊物,由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主办。《出版与发行》的创刊,是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总结我国出版工作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需要,是开展出版科学的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探索出版工作客观规律的需要,是实现我国出版事业现代化、科学化的需要,是寻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道路的需要。我国出版事业历史悠久。我们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直接参加过革命书刊的编印工作。建国以后,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出版事业的面貌,在我国出版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事业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兴旺景象。目前,我国已有出版社四百多家,杂志四  相似文献   

14.
信任支持 携手并进 繁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田胜立湖北省共有14家图书出版社,其中大学出版社有6家。它们是: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中国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这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出版事业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支持,省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也把发展和繁荣图书出版事业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管理促繁荣,使山东省的出版社由原来的2家增加到15家,形成了一个出版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出版能力的出版群体。今年3月,国家出版、文化部门的6位同志  相似文献   

16.
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出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为繁荣我国的出版事业和图书市场,多出好书,特别是多出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教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天,大学出版社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快更好地建立和健全良性竞争机制,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而不断地优化选题,在专著和教  相似文献   

17.
大学出版是我国出版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文章从全球化视野入手,剖析我国大学出版的发展现状、当前机遇和面临挑战,思考大学出版社如何高品位、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大学出版国际化发展提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建立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以其高雅的学术形象跻身于我国出版队伍的行列,保持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中央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五”规划为我国新世纪初的经济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也赋予大学出版社更加重大的使命。大学出版社已成为繁荣与发展我国出版事业,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军。一、坚持办社宗旨才能充分体现学术性大学出版社具有与地方出版社某些相同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学术形象。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形象主要通过出版学术观点较新、能反映当…  相似文献   

19.
发挥新闻出版行政管理职能作用 繁荣高等学校出版事业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田胜立湖北省共有14家出版社,其中大学出版社有6家,即: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中国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我...  相似文献   

20.
为大力宣传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图书,进一步推动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教育部社政司首次组织了近百家出版社,将各社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1155种优秀图书,汇编成《全国大学出版社获奖图书荟萃》,于199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收集的获奖图书门类齐全,含文科、理科、工科、外语、医学等学科方面的图书;每本书都有获奖项目和内容简介等,并附有112种获国家级大奖图书的彩色照片。 该书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20年来,大学出版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全面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