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客选萃     
本辑编选的几篇短文在主题上没有什么关联,但每一篇都很耐读,绝对都是反映作者真性情的佳作。第一篇,吴建中馆长直抒胸臆,力倡做人做学问要讲规矩,并为自已为人处事从不逾矩而自豪,令人肃然起敬!真希望图书馆界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前辈多些,再多些。年轻人更要追慕前贤,认认真真为学,踏踏实实做事。第二篇,程焕文教授介绍了关国图书馆协会每年发布可引用的图书馆事实,供图书馆界有理有据地自我宣传,引导政府投资和公众舆论支持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可谓小招术解决大问题,实在值得我们借鉴。第三篇,年轻的图书馆员、资深的图林博客游园惊梦先生,以他气韵独特的文笔提交了一份关于图书情报博客的年度总结,或许挂一漏万,或许顾此失彼,但绝对个性张扬、观点鲜明,把一张印象派的2007年的中国图林的油画牢牢地定格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2.
国外未来图书馆社会职能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只有那些和社会的要求保持活的联系的倾向,才能获得辉煌的发展.图书馆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它的社会职能更是随社会的变迁、知识信息的价值、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每当社会变革之时,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往往都要联系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结合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从不同角度探讨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预测图书馆的未来职能.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里到底缺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读书报》在 2 0 0 2年 1月 1 6日第 3版“家园”栏目中发表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吴小如的《图书馆今昔》;另一篇是潘真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两篇文章分别通过纵和横的对比 ,对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界提出了批评。这两篇文章口气还算平和 ,但到了 4月 2 4日 ,在同一版上又推出一篇《大家都来议议“老大难”》的文章 ,作者马龙闪把图书馆问题直称为“老大难”,行文就不那么客气了。对图书馆的批评 ,很难见于图书馆界的专业期刊上。在此类期刊上 ,人们大都谈技术、谈方法论、谈知识经济等 ,要么细而又细 ,要么大而无当 ,而对图…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的理想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图书馆协会倡导与实施"维护公众知识自由权利"以来,世界众多国家的图书馆协会都相继发表声明.维护知识自由作为图书馆职业核心精神的理念在西方图书馆界得到贯彻与普及,我国图书馆界正在逐步确立.但是,图书馆界维护知识自由的自我定位尚有不同的认识,主要在于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势必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意识形态的控制、社会制度的约束,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将知识自由作为图书馆职业核心精神的目标性因素,以图书馆职业理想来定位应该更为妥当,这样便于社会的认同,更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自动化建设问题是世纪之交高校馆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要在技术人员方面、设备建设的计划步骤方面、文献资源方面都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于2006年9月20日至21日在天津市蓟县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建设学习型大学图书馆".大会由本届值年主席单位天津市高校图工委主办,南开大学图书馆具体承办.本届年会,到会代表、特邀代表来自华北地区97所高等学校图书馆,共计209人,包括国家教育部教学条件处、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及天津市教委领导、图书馆界专家及厂商代表.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218篇,其中:北京34篇、河北34篇、山西13篇、内蒙古20篇、天津107篇.由各地图工委评出优秀论文共计57篇.本届年会到会代表多、提交论文多,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图工委对华北地区高校图协工作重视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23日-27日,中国图书馆学会2006年年会在美丽的春城云南昆明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图书馆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千余篇,获奖论文300余篇。我区投稿4篇,其中内蒙古图书馆包金香同志、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白岚同志获二等奖,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张培荣同志获三等奖。我区共有8名代表出席了该年会。  相似文献   

8.
实话实说----我对当前图书馆状态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作者"实话实说",认为当前图书馆界仍处于"低迷状态",而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认识、权力和力量三不到位.文章列举大量事实并回顾历史,对"三不到位"一一加以剖析,呼吁图书馆界要敢于正视现实,敢于说真话,对种种不利因素通过讨论,求得共识,尽快摆脱图书馆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美重大自然灾害中图书馆界援助措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和中国汶川大地震都是两国近年来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使图书馆事业也受到了很大破坏.为帮助受灾地区图书馆恢复、重建,两国图书馆界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援助措施.美国图书界在ALA的领导下开展了设立图书馆援助基金、捐赠图书、替换图书馆员以及领养灾区图书馆等活动;而中国图书馆界则通过成立"图书馆家园--援助图书馆人计划"、"共享工程"的应急服务以及图书馆"一对一"重建等来实施受灾图书馆救援.本文对两国图书馆界的援助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初,图书馆界就开始关注云计算在图书馆应用的前景、服务内容和给管理服务带来的挑战。文章结合云计算在企业和国外图书馆界的应用情况,从实践角度研究云计算在安徽大学图书馆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型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讨IaaS、PaaS和SaaS在目前和将来可以给其带来的好处及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书馆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尤要抓好人力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以推动现代图书馆之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飞 《图书馆学刊》1993,15(3):63-64
引言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众多的学术刊物中,美国图书馆界似乎总是以学术带头人、现代化服务的典范的面目出现。这样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美国图书馆界是—片歌舞升平,而我国图书馆界却总在低谷、危机中徘徊不前。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为了大家了  相似文献   

13.
与古勒莫共同唱响图书馆之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勒莫的<图书馆之恋>自问世便回响不绝,它对法固形形色色图书馆的叙述于国内图书馆具有醍醐灌顶的借鉴意义.关于图书馆与管理员的地位探讨,图书馆规模和藏书量追求的商榷,馆内规则的三思,工作人员的品质要求,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分析,都直指国内图书馆的办馆要害,相信会引起中国图书馆界的共鸣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传承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传承是图书馆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传承文化,创造文明,并非都是它山之石,更是中国的文化及图书馆固有的悠久传统.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文化传承存在漠视的现象,应予矫枉纠偏.借鉴他人的观念和做法,用以自省,订正差误,是大有裨益的.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关于图书馆哲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玲丽 《图书馆杂志》1999,18(8):33-34,16
近几年来,图书馆哲学问题成为俄罗斯图书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图书馆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甚至哲学家都纷纷在《图书馆学》等专业刊物上撰文发表各自的看法。这一话题还成为莫斯科图书馆协会会议和俄国家图书馆圆桌会议上的讨论议题。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专家们都将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这样一个离现实似乎远了一点的深奥理论问题上,并非是偶然的。1图书馆面临的现实呼唤图书馆哲学 专家们认为,随着高新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应用,目前社会信息空间正处于全球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处于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唐燕 《陕西档案》2008,(4):42-43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界的永恒话题,也是图书馆的职能所在,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价值都是通过服务这个环节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李华伟,一个在世界图书馆界享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响亮名字,在美国东亚图书馆界和中国图书馆界,几乎人人皆知、无人不景仰.这不仅是因为李华伟博士在图书馆事业上功勋卓著,达到了华美图书馆界迄今无人企及的领袖地位,在图书馆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超越了图书馆学资讯学研究生院一流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国际影响,而且是因为李华伟博士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具有超乎寻常的亲和力和仁爱心.  相似文献   

18.
也谈市场经济与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也谈市场经济与图书馆段永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图书馆界如何发展?出路在哪里?在图书馆界引起了广泛的议论。议论的核心就是如何抓住机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图书馆走出目前的困境。其中一种观点就是要把图书馆推向市场,在...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探讨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5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世界图书馆界服务的方向。我国图书馆界要与国际图书馆接轨 ,必须实施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几条值得关注的信息一九八四年十月,黄刚同志从美国寄回国内一封信,还有一篇关于美国图书馆专业教育的综述.《大学图书馆通讯》1985年第一期发表了这封信和达篇综述.其中有这样几条信息:(一)战后三十多年,美国的图书馆专业教育发展很快,但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却突然出现了衰颓的趋势.包括像纽约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这样名声很好的学校在内,一连串图书馆专门学院相继关门停办,有的停止招生.(二)美国著名情报学家F.W.Lancaster于一九七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