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广播领域正式推出节目主持人以来,主持人节目这种新的广播形式很快得到听众的认可和喜爱.十多年来,主持人节目正日益取代传统的广播节目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节目主持人这种新机制的引入,才使传统的广播走出低谷,获得发展.主持人节目扩大了广播受传渠道.主持人节目一般采用直播形式,节目制作与播出同步进行,节目所传达出的信息在时效性上较传统的录播要及时得多.而热线电话等听众参与形式的广泛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信息反馈,使受传双方的联系更加紧密和直接.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今广播传达出的信息很多都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听众.可以说,广播为大众服务的功能在当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仅就最严肃的新闻广播来看,近些年来,不少电台通过开设“新闻热线”、“新闻大哥大”、“新闻传真”等,使新闻更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增强新闻的可听性,赢得了听众.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开办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历史不算长,但由于它符合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规律,十几年来,发展提高很快,已经成为中央各台、地方各台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节目,许多主持人节目成为名牌节目,不少节目主持人成为社会名流。节目主持人这种新兴职业已成为90年代人人看好、大有发展前途的行当。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几乎天天和观众、听众打交道,可以说是电台电视台的“门面”。许多听众观众从喜欢主持人节目,进而把节目主持人当做知心朋友,把他们看成是电台电视台的代表,因  相似文献   

3.
王虹 《声屏世界》2006,(1):40-40
广播要走出低谷,重塑广播电台新形象,应该在广播的主体之一的主持人身上多做文章。主持人形象是立台之本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化身、是广播电台的灵魂,主持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听众的收听行为。电台的理念存在于节目之中,表现在主持人以声音塑造的形象上,优秀的主持人对电台形象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台须以各种手段来加强和突出主持人的“主角”作用。广播节目虽然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但最终要靠主持人来完成,因此树立主持人的“主角”地位意识至关重要。广播电台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地位,就要在强化和突出主持人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孟亭 《新闻实践》2013,(8):63-64
作为典型的“主持人型”媒体,广播媒体的品牌某种程度上是构架在节目品牌、主持人品牌之上的。电台名嘴成为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任何一家强势电台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脱口秀节目及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么。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何以征服万千听众?一家电台又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脱口秀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5.
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台的门面,是节目呈现的主体,如果把每一档节目都比作是一道大餐,那主持人绝不仅仅是端菜和报菜名的服务员,更是这道大菜的厨师。节目主持人不仅是以个人的“我”的形式出现的传播者,更主要的是“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由于电台的节目大多是以主持人节目形式出现的,所以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台节目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广播节目主持人话语权滥用问题,是当前一些电台尤其是非主频率电台主持人直播节目中屡出不鲜的问题。本文认为,主持人话语权滥用是对广播话语权的异化、私有化和庸俗化,涉及舆论导向、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问题,不但损害了主持人自身形象,而且损害了人民广播事业与广大广播工作者的形象,其危害性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门面”,主要通过有声语言与听众进行交流,其声音状况(包括音色、吐字、语音等)总是先于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而被受众所感知。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也就是主持人的“门面”。而这副“门面”的优劣对听众和观众的选择节目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对很多听众观众  相似文献   

8.
广播利用电话开通热线直播,可以说是较早实践“互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掀起广播热以来,引起广播业界巨变的是广播节目直播,真正拉近主持人和听众距离的是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目前电台普遍存在的热线参与节目主要有音乐点播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热线漫谈、健康医疗等类犁。  相似文献   

9.
邹莉萍 《声屏世界》2008,(11):31-31
人们把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作为电视台的“门面”,并将其形象与电视台的水平等量齐观。一个好的节目都有优秀主持人与其相呼应、相匹配。如果空有一个好的节目平台,而主持人的素质或能力达不到节目所要求的水准,不难想象,这个好的节目平台或好的节目创意,最后都不可能得到完满的实现。因此,树立起电视主持人的屏幕形象,正确定位主持人的“漂亮”,展示其角色魅力,  相似文献   

10.
陈聚成 《河北广播》2006,(6):100-101
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纯粹的播音节目已经越来越少了,以往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欣赏》类节目已经陆续被更符合广播规律的主持人节目所代替,主持人的“说”代替了播音员的“播”。但是以“播”为主的时政新闻节目在各级电台都是必须保留的。因此对新闻播音的思考并不过时。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也应如多姿多彩的春天美景,由格调不一、风格不同、个性迥异的主持人群体形象组成,才能使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更具有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主持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节目,也就会树立什么样的电台、电视台的形象,主持人作为窗口和形象,其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全面提高主持人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多数经济台采用的都是“主持人中心制”,即从节目策划、组织到实施、播出均以主持人为核心.随着这一机制的实行,主持人站到了广播的最前沿,他们与节目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然而也接受着受众最为直接、最为苛刻的检阅.正因为如此,可以说如今电台间的竟争已经化为主持人水平、能力以及知名度的竞争,主持人已成为电台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播节目主持人问题,是近几年我国广播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少国家的广播电台就开始采用这种形式,大战期间,主持人更活跃于公开广播和秘密广播(即进行“心战”的“黑色电台”)之中。中国的广播电台,也很早就出现了节目主持人。 1936年初,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儿童节目”中特  相似文献   

15.
在迈向现代化广播的道路上,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时刻不忘增强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巧妙借助重大事件、大型赛事、节庆、晚会等传播平台,积极策划探索内容新颖、信息实用、表现形式独特、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品牌性外宣活动。从2008年至今,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先后探索出“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国五十家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入黔采访大型直播、“浩瀚六百年·激荡新贵州”贵州建省六百年纪念活动系列直播等大型外宣活动。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就连续举办了五届的“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国50家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入黔采访大型直播活动,不仅得到全国广播同行的高度赞誉,还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外宣品牌活动。那么,这个活动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路晓燕 《新闻传播》2010,(6):119-119
随着广播电视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地.位与作用也目益凸显出来。无论是新闻类节目,还是娱乐、访谈、互动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他(她)们也成为各电台、电视台的“门面”与“名片”。  相似文献   

17.
胡凡 《新闻前哨》2005,(9):69-70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虽不同于电视主持人的形象那样直观,但同样具有“可视”性。它是指人们通过声音可感知的形象,是在听众心中形成的立体的形象,是主持人的一种知名度。它包括主持人的社会形象、语言形象、思维形象和人格形象。因此,合理地把握看不见的微笑,用声音塑造在听众心中良好的“可视”形象,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用声音塑造形象,意味着主持人不只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电台负责。因为主持人赖以存在的节目及其形象是电台精心  相似文献   

18.
邱维波 《新闻窗》2009,(5):78-80
媒介变局下的广播困境 中国广播业曾经有过辉煌。198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创办,其首创的“大板块内容、主持人直播、开通热线电话”的操作模式被内地电台广为学习借鉴,全国广播行业迅速涌现出70多家经济台和一批专业电台,“主持人——大板块——直播节目”的“珠江模式”被称为中国广播改革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广播节目主持人话语权滥用问题,是当前一些电台尤其是非主要频率主持人直播节目经常出现的问题。主持人话语权滥用是对广播话语权的异化和庸俗化,不但损害了主持人自身形象,而且有损党和人民广播事业,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切不可等闲视之。主持人话语权滥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信口开河,将高雅的话题低俗化。由一对男女主持人共同主持的《某某点菜》,本是某电台为正在用餐的听众安排的午间娱乐栏目。在前不久的一次节目中,这对主持人突发奇想,在节目中开设虚拟的  相似文献   

20.
王岩  赵燚 《记者摇篮》2006,(5):10-12
《今日黑土地》节目小传:该节目是辽宁电台新闻台惟一的对农宣传节目。《今日黑土地》节目组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省十佳社教栏目局台名牌节目。节目主持人王岩、石江多次获得全国广播播音主持一等奖。王岩曾获“全国百佳主持人”称号。2005年辽宁电台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十佳栏目、十佳主持人评选’活动中,《今日黑土地》节目及主持人王岩双双荣获十佳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播对农节目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村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贴身的服务。作为辽宁省级电台惟一的一档对农广播节目,辽宁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