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坡店话属于北方方言区中华北次方言下的豫北方言。通过与普通话语音系统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半坡店话的声母有22个,分尖团音;韵母有43个;声调调类有四个,调值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本文同时也对半坡店话与中古音的调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一、二、三、四声四个不同的调类。四川话的调类,大多数地区也与普通话的调类大体一致,除一部分阴平(一声)字的实际念法与普通话相同外(如“妈”、“奔”、“波”、“堆”等),另一部分字的实际念法与普通话的实际念法则  相似文献   

3.
魏琳 《现代语文》2007,(11):69-70
成县话与普通话最突出的差异是声调,成县话的调类虽然也有四类,但实际调值与普通话差别很大.成县话与普通话在声母上的差异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边鼻音不分,二是把有些不送气音读成送气音,三是把一部分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成县话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差异是,成县方言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相混,基本上没有前鼻韵母.  相似文献   

4.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在普通话和现代汉语各种方言中,普遍存在着变调现象。 贵阳话和毕节话都属于北方方言。两方言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调值和普通话略有差别,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藏语拉萨话和汉语普通话都是声调语言,但是在声调的发生发展、调类调值、功能价值,变化规律等方面二者又是有同有异的。本文在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也是四种基本调值,也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所不同的是襄樊方言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碛口镇是临县的一个重要古镇,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及山西重要旅游景点.临县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碛口话在语音方面具有该片方言的共同特点之外,同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碛口方言有24个声母,40个韵母,6个单字调.与临县城区话、三交话相比,声母方面碛口话没有[v]声母,不分尖团音;韵母方面没有儿化韵以及几组字的韵母与临县话、三交话明显不同.与普通话相比,声母比普通话多[z]、[(n)]两个辅音声母,碛口话[(n)]声母的字在普通话中读零声母[(o)];韵母方面,碛口方言没有前鼻音韵母[-n],有入声韵;声调方面,比普通话多阴入和阳入两个调类.  相似文献   

8.
我院学生主要来自吉林省通化、白山一带,与普通话比较,语音有些差异(词汇差异很小,语法差异更小)。所以普通话的教学重点是语音。根据所操方音与普通话语音比较,有下面五个重点与难点问题。1、舌尖前音声母与舌尖后音声母发音不准;2、不会发圆唇音;3、调类不很相同;  相似文献   

9.
庄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指在庄浪县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通用语言。庄浪方言在调类上和普通话调类相同,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调值上和普通话略有不同,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而庄浪方言上声调值为213。庄浪方言里阴平调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阳平调对应普通话里阳平调;上声调大多数对应普通话里阴平调,极少数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去声调对应普通话里上声调。研究和掌握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对于方言区人们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受普通话影响,遵义市城区青少年入声字的调类归属出现了分化,分化的结果与入声字在普通话声调里的分布一致,即普通话读阳平的字遵义话仍读阳平。普通话分别读阴平、上声、去声的字遵义话也相应读阴平、上声、去声。同时,出现异读的入声字的韵母也向普通话靠拢,部分字与普通话韵母完全相同。这说明。普通话向方言区渗透的速度明显加快,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以1230个词语为例,将梅县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梅县话说法与普通话相同的词语共617个,占总数的50.16%;梅县话说法与普通话不同的词语共613条,占总数的49.84%。也就是说,梅县话与普通话词汇之间,一半左右词语相同,一半左右词语不同。  相似文献   

12.
钦州正是广西钦州的一种汉语方言,过去也叫官话,是教学、祭祀等文化活动的工作用语。它与普通话比较的主要语音特点是:有[n,l]两个声母,有舌叶音[t∫ t∫h ∫],没有舌尖前音[ ts tsh s ]、舌面音[tc tch c]和翘舌音[h];韵母44个,有[y]韵母,但跟普通话[y]韵母管字不同,阴声韵母像普通话;有入声,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舒声的调类像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张家口方言的调类与古调类相比也有平,上,去,入四声,但无浊声;与普通话调类相比,其平声不分阳阴。在连续变调时较突出的是,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由高平调度为降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古代汉语入声和现代汉语方言入声入手,以获嘉话为例,用汉语传统语音发音理论,分析了获嘉方言中的入声发音特点,并与普通话的调值调类进行了对比辨正分析,对1100个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读法进行了归类。同时,对获嘉人学习普通话时如何消除入声字障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获嘉人乃至入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参考,为语言应用研究领域增添一点新鲜内容。  相似文献   

15.
凉城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从方言归属来看,凉城方言属于晋语区。中古音有4个调类: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凉城话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4个调类。本文就凉城话的4个调类和中古平上去入四声之间的衍承关系做了列举。  相似文献   

16.
彭州话里的古入声字读音,不仅声调与普通话不同(调值为33),而且许多字的声母和韵母也与普通话相去甚远。通过对彭州话入声字的列表释音,可以看出,彭州话入声音节有其自身特点,如:一部分入声字在彭州话里只有入声调;有许多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已分化出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读音而成为多音字,而彭州话里仍是单音字;等。另外,彭州话入声音节的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相对照,有比较严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山东高密方言有声母27个,韵母35个,声调4个,与普通话调类相同,但调值不同.  相似文献   

18.
襄阳话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襄阳话语音系统:声母20个;韵母37个;声调4个;有儿化音且有颤音。与普通话音系有同有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襄阳话中有[■]声母但缺少舌尖后音声母;有io,■韵母;襄阳话的4个声调在调值上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颤音的存在特别是人称代词的儿化现象是襄阳方言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垦利县境内主要有四类方言利津话、广北话、寿光话、鲁西话.四个类别既各成体系,相对独立,又彼此影响,相互联系.垦利方音较突出的共性特征是声母多分尖团音,前鼻音韵母都发鼻化音,与普通话调类基本一致而调值基本不一致.垦利方言的内部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几种音系自成体系,都有一些其他音系没有或少有的特点,如利津话老派音有一个独立的阴入调;广北话"歌、锅"同音、"河、活"同音;寿光话有一组舌叶音声母;鲁西话"知、资"不分、"顺、奋"不分等.  相似文献   

20.
广西资源话与湖南南部湘语关系密切。通过把资源话与相关方言比较发现,资源话具有南部湘语的典型特征,如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等;但资源话又受到桂林话的影响发生了演变,如调类和调值都与桂林话非常接近。资源话是具有明显西南官话特征的湘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