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代诗人郭小川说:“诗主要是抒情的”,“没有情就没有诗”。古今中外的著名诗人都很善于抒情,给后世留下了不少隽永的名句。诗要抒情,能不能议论呢?有人指责宋诗以议论入诗。其实,运用得当,议得精辟,也是耐人寻味的。大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被许多选本抄录,就倍受欢迎。下面一首,虽然选的不多,理趣也是十分浓烈的。  相似文献   

2.
诗是感情之花,是抒情的艺术;和其他的文学样式相比,诗更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从本质上讲,诗完全是感情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诗是抒情的这一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感情在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中有情。诗中也有人。但在艺术表现上,情感与人物的关系相当复杂微妙。就中国古典爱情诗来说,大致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着眼于人物表现内心情感;着重情感刻画,人物形象较为模糊;通过情感抒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情感抒写与人物刻画的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叙事长诗《秦妇吟》自现世之日起,即受研究者瞩目,前代大家王国维,陈寅属等对其文学校勘,本事考证极为详赡,后人对其历史事实,思想意义也颇有研究,但鲜有人注意到此诗的声韵特色,本诗规模宏大,情境变换频繁,韵位转换繁密,且文随情转,情随韵迁,诗人实际上用声韵转换情境变换(叙事)和情感流程(抒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引言 有人说,诗就是美,美的就是诗的。 有人说,诗是最高贵的美。 有人说,没有诗的人生只能称为生存,有了诗的人生才能称之为生活。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在整个新诗史上,海子的出现堪称一种奇迹,没有哪位诗人的抒情姿态比海子更为彻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紧紧围绕“幸福”二字展开,视野聚集于具有生命哲学深度与高度的生命存在的主题上。读罢此诗,我们似乎能清晰地审视到海子悲惨的处境及内心激烈的冲突——海子要寻找的幸福是那样简单,又是那样的遥远!他在痛并快乐的矛盾世界中挣扎着。我认为,这种矛盾的纠结在此诗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因而诗中的色彩也就蕴含着诗人的感情色彩。当然,诗人在运用色彩来抒情时,要考虑到色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臧克家的诗是酝酿干抒情之中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过一个精辟的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这“极其顶真”正是来自诗人关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哲理性总结。《三代》这首“极其顶真”的抒情短诗就具有质朴、简洁、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诗歌语言论     
诗,是抒情的;同时,诗又是语言的,这就是诗歌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这个基本特征决定了诗这门艺术的独特性。诗是抒情的,它决定了诗的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诗是语言的,又定决了诗的抒情性离不开语言的篱藩。诗的艺术便在这个矛盾的隙缝里获得了生命。  相似文献   

10.
一、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白居易的著名诗篇《琵琶行》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叙事诗。这首诗不仅有生动的环境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还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因而有人称之为“传奇小说式的叙事长诗”。(见陈伯海《唐诗学引论》) 诗中有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诗人  相似文献   

11.
象征──诗创造的张力策略李万庆,罗继仁一象征式抒情方式辨析象征,作为一种抒情或创作方法,虽然在古今中外诗歌创作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基本表现方式,但是作为一种典型的抒情形态,应属于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兴起以后的事.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就有类似于象征诗的...  相似文献   

12.
屈原骚体诗,以其瑰丽奇幻之美创造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艺术典范,其魂丽奇幻抒情特定之形成,在发生学意义上,源自屈原对于诗“抒情”的自觉以及诗人对民族高度活跃的情感个性的承传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送别诗、思亲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诗,或描叙,或抒情,或议论,虽表达技巧各异,但大多是实写。为不落俗套,有的诗人创造了“从对面生情”这一虚写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的抒情”是穆旦在20世纪40年代自觉的诗学实践。他通过引入叙事性文类的叙事技巧,以小说化的人物视角、抒情主体的旁知眼光、戏剧性处境的营造等叙事手段,创造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抒情道路,使现代诗写作呈展现局面。其诗学意义在于,突破传统抒情境界的限制,拓展现代诗视域,穆旦使诗既成为时代的诗同时也是个人的诗。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古来一直以抒情文学为正宗,文学批评家对抒情写意的诗歌,特别是以禅明情的禅诗十分关注。禅诗作为一种文学,在知性观念、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多方面以禅明情、以情入禅,颇具抒情方式研究的特色性和代表性。文章拟从诗佛王维的作品入手,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在结合抒情文学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禅诗这个整体文学在抒情方式上的"情景""形神"和"感乐"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的抒情客体不是剑桥大学及剑桥大学的师友,而是林徽音。依据是:其一,与林徽音的爱情是诗人康桥生活的主体情感;其二,诗歌中意象的个体化,女性化及抒情导向的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抒情是诗歌最本质的特色。古今中外的诗论都认定诗是抒情的文学。中国新诗在抒情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真正解决好。本文试图从感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新诗诗人感情的典型化,新诗的抒情方式与技巧等几个层面,对新诗的抒情本质特征作了描述,表达了作者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剧诗归根结蒂属于诗,衡量剧诗的标准只能是诗,不以赋形舞台为直接目的。中国古代最典型的剧诗便是明代文人南杂剧,它们中虽多有被称为不能施之场上的案头剧,一直被戏曲史界所轻视,但视作诗歌却自有创新之处。另一方面,明代开始形成并成熟的单折戏,直到清代都不断有人创作和演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在于选题严肃、线索分明、结构紧凑,自始至终为一个完整行动所贯穿,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长度,自成一个整体。从这个角度来说,单折戏即可以被看作近代意义上的独幕剧。以写意抒情为宗旨的剧体诗及中国式独幕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体裁领域的新突破,明杂剧作家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关于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男性,“涉江”者与“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  相似文献   

20.
读屈原的作品《涉江》,总能给人以结结实实的震撼。那种对信念九死不悔的执着追求,对沉重打击的顽强承受,对祖国前途与命运的深深的忧思和眷顾,这一切自然地突现了诗作抒情主人公的精神风貌:峨冠长铗,忧郁地行吟泽畔。如何把握本诗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流走,精神底蕴,这是我们在阅读该诗过程中应该侧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