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陕西农民报)是《陕西日报》的农村版.是中共陕西省委指导农村工作的一张党报。这张报纸自1953年5月1日创刊以来,历经沧桑,特别是改对开大报以后,他们坚持改革创新。“‘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说话.帮政府解难”,报纸的质量和编辑记者素质不断提高。在迎接跨世纪的挑战中,《陕西农民报》在新任主编吴保恒的带领下,大胆开拓,规范管理,实现了经营创收和办报质量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作为指导全省农村工作的一张党报,《陕西农民报》过去由于对编采人员写好稿、出精品组织不当,因而在全省获奖稿件不甚多。1996年下半年以来.吴保恒出任…  相似文献   

2.
国内新闻界     
陕西日报提出年度工作新思路本刊讯新年伊始,陕西日报就呈现出大抓业务建设的良好开局。按照社委会新年度工作部署,于1月17日召开了全社编采人员业务研讨会,就如何进一步搞好舆论监督进行了专题研讨。陕西日报政法部主任沈庆云、科教部高级记者吉虹、记者部副主任张文直、陕西农民报主编吴保恒、三秦都市报新闻部主任刘东明等作了专题发言。他们就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舆论监督的难点、舆论监督的艺术、记者在舆论监督中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做法、有经验、有体会、有理论深义,使大家受到深刻的启发。陕西日报社委会…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12)
以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文/吴保恒——陕西农民报加大农业宣传报道力度的几点体会从去年6月开始,陕西农民报就专门拟定了加大农业宣传报道力度安排意见,并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到陕南、陕北等贫困山区,了解农村发展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及时调整了宣传角度,...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吴保恒陕西农民报是全国农民报中创刊较早的报纸,从1953年至今,发行量最多时达到46.7万份。现陕西农民报已发展到每周出版四期对开四版大报,这在全国农民报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宣传陕西农业,服务好三秦父老,一直是陕西农民...  相似文献   

5.
胡正强 《新闻知识》2007,(12):73-75
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夏衍,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全国解放,先后从事了十二年的新闻工作,在上海、广州、桂林等地辗转主编过《救亡日报》,担任过《新华日报》的代总编辑,参加过《华  相似文献   

6.
他不是教师,也不是教育行政工作者,却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痴情教育并且献身教育,被人们誉为“教育专家”、“教育功臣”。他就是陕西日报高级记者,多次被评为报社先进工作者.前不久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及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的吉虹。钟情痴爱教育报道1965年,吉虹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系。组织上原分配他到北京《大公报》社工作,为了支援祖国的西北建设,他放弃了去首都工作的良机,来到陕西日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吉虹走上工作岗位后,曾两度驻记者站,下乡蹲过点,做过机动记者,政法、工业、农业、商业、科技、卫生等行…  相似文献   

7.
写稿要抢时间、讲时效。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懂得的常识。但通过采写《湖北日报》1998年10月16日二版刊登的《侯家四兄弟买断林场17年经营权》一文,使我体会到,写稿也需“冷处理”。 1998年秋播前夕,笔者听说襄阳县方集镇下河村一组在襄樊做生意的侯家四兄弟,想回家承包本村150亩林场。过了几天,又听说四兄弟已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买断了林场17年的经营权,但还未经林业、司法部门认可,所以一直未敢贸然动笔。又过了几天,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的新闻事业已有一定规模,直至 1949年 10月前,成立过不少新闻工作者协会。   1922年 12月 24日,由《新秦日报》社社长俞嗣如、《陕西日报》社社长宁益轩、《民生日报》社社长杨杰丞等发起组织“陕西报界公会”。 1923年 1月 2日正式召开成立大会,活动时间约六、七年,会址在西安端履门 77号。   1924年 4月 20日,陕西第一个新闻记者组织“新闻记者公会”成立。该会由当时的六家报纸的记者及主笔刘肖堂、杨杰丞、方云樵、王晓康、周伯敏、何镜清、蔡杰臣、蔡江澄、朱立哉、韩仲鲁、王翰芳等发起组织。   1929年…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可以给报纸写稿,但要取得“新闻工作者”的称号却要经历漫长的、充满考验的道路。罗马尼亚同志在讲述他们那里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方法时,首先谈了下面这件事:1982年初,曾在布拉素夫挑选新闻系考生。候选人必须是在企业里工作过两年,并同时有过新闻实践的人,而且只招收罗共党员。编辑们到学校和企业里去物色有才干的青年人当编外记者,作新闻干部的后备。编辑部再从这些后备人员中推荐合适的人选报考新闻系。学员修业结束后,返回原编辑部上班(这就完全解决了毕业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正强 《新闻知识》2008,1(5):78-80
胡愈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先后主编过《东方杂志》、《世界知识》、《南洋商报》、《风下》周刊、《南侨日报》等多种报刊,在漫长的新闻生涯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这一问题有着独到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自1919年至1934年,他先后创办、主编、编辑过一系列进步的革命的报刊。五四时期,他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社会》旬刊;十月革命后不久,他以特约记者身份前赴苏俄,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及时向中国人民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况;1923年回国后,他参加过一段时期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的编辑工作,主编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和不定期刊以及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在“五州”运动中,他主编党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在1931到1932年,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新闻知识》月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创刊三周年前夕,编辑部于5月14日邀请部分老新闻工作者、报界同仁和本刊在西安的评刊员等20余人举行座谈会。陕西日报总编辑张光、副总编辑任中南以及省新闻协会、省新闻学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新闻知识》主编姚文华主持座谈会。他希望大家对3年以来的刊物评头论足,指出应予坚持并发扬光大的长处,批评它的不足和差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参加过许多文学创作新闻函授学习班,坚持写稿15年,1992年挣了20元。我曾办过文学社,组织了一批文学青年写小说、写诗歌,《延河》编辑雷乐长、《陕西农民报》编辑穆世俊老师也曾到家做过客。每年订阅报刊杂志、购买图书耗资一二百元,虽然也有小豆腐块文章见诸报刊,但除去稿纸、信封、邮费,年年亏损。1992年,鄙人写稿百余篇,被县广播站用了20篇,报纸刊登一二篇,好在乡政府补帖了80元,区公所  相似文献   

14.
《编辑原理》(THEELEMENTS O EDI-TING)是美国作家兼新闻工作者普劳特尼克所著。普劳特尼克曾以笔名发表过二十多部小说,并写过几本学术著作。他长期在新闻界工作,担任过不同报纸、杂志的副主编、主编。《编辑原理》是他积数十年新闻工作经验,特别是培养编辑新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自1985年以来.年年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杂志.10多年中.100多期刊物.文章篇篇必读,使我从写稿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专业新闻工作者。1985年,我还在读高中,就报名参加了“西北新闻刊授学院”学习.每月按时收到《新闻知识》杂志,我边学知识.边试着动笔写作.到1988年就在省级报刊、电台、县广播站发稿380余篇.被县委宣传部和县广播站评为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奖励。1990年.采写的《八扇沟ic年建房没占耕地》获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土地管理局联合举办的珍惜土地有奖征文鼓励奖.1995年采写的《关心教育的好代表》获商洛地区人大好新…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10,(6):10-11
2010年10月,我和《大河报》某位前任主编有过一些短暂的交流,这位在新闻战线奋斗了几十年,一看到好新闻就兴奋,已退居二线的新闻工作者畅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迭代交融,依然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专职通讯干事。八年来,我单位坚持每年为每个通讯员订阅一份《新闻知识》杂志。每一期刊物来后,我都仔细的阅读,我特别喜欢“通讯员之友”、“新闻业务讲座”、“新闻写作研究”、“视听天地”等栏目.对指导我们写稿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启迪。我单位订阅贵刊从过去的三五份,增加到今天的35份,基层通讯员入手一册。有时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也把这本刊物作为教材,对通讯员进行培训教育。正是由于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我们的通讯员近几年来在《陕西日报》、《中国黄金报》、《陕西工人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刊稿40…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陕西省委召开新闻单位迎春联欢会本刊讯2月7日下午,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厅欢声笑语,掌声阵阵,出席“中省新闻单位暨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迎春联欢会”的省上和有关部门领导与中央驻陕及陕西省主要新闻负责人欢聚一堂。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省委副书记袁纯清、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保庆、副省长潘连生、中国记协副主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贤良等领导参加联欢,省委副书记袁纯清致辞。他对中、省新闻单位过去一年宣传陕西所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他说,过去一年,中、省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以江泽民“三个代…  相似文献   

19.
朱大建生于上海,祖籍常熟。1970年上山下乡,在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五星垦殖场)担任农工、新闻干事。1978年2月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2月毕业。分配至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任新闻干事,1985年任上海《宣传通讯》杂志副主编,1988年任主编。1995年调任《新民晚报》副总编辑,长期负责分管文化新闻、副刊、专刊的采编工作。1991年被评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高级编辑。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