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是苏科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五节的内容.此前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这节课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和一次函数(形)的关系,是这两章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了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今后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瑞 《考试周刊》2011,(43):85-86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一次函数》第5.5节内容.前面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和一次函数图像(形)的关系,是这两章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强化了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今后研究方程、不等式和函数间的关系及高中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方程思想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才能学好二元一次方程组。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的研究综合了前面学习过的方程的知识,同时又为后继的内容做了奠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1"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列方程组和解方程组,其蕴含的生活常识、模型思想及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等,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分析、学生认知基础、教学片断和设计思路等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一、对该课的教学理解与定位1.教学内容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节,是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后续和发展,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有紧密联系,是继续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中有较多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这个描述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把“图形”和“数”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对这两章内容的深化和延伸,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又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了机会。本节课提出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方法,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材分析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点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七年级上册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下册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苏科版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中的一节新授课.因此,确切地说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一次函数后,利用函数解决方程和不等式的一些相关问题,是从函数的观点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再认识,是方程、不等式  相似文献   

8.
周积宁 《广西教育》2008,(17):54-54
这是一节成功的综合活动课。 说它成功,首先是这节课具有创新性。所谓创造性使用教材,指的是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基于学生的实际而进行适当的增、删、改,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的培养,使教学效能最大化。罗丽娜老师的这节课出自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活动课《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的背景本案例是笔者参加的一节区级优质课比赛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现拿出来再打磨一下,通过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这节优质课的再思考,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本节课关键是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价值之所在.【教学目标】1. 经历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通过讨论归纳,提炼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通过探究与归纳活动,大胆表达,激发主动性,提高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每个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一般来说含有三个方程(有时会有特例,但是所有的三元一次方程组都有三个未知数),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通常通过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先把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  相似文献   

11.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济南市第二十七中学的数学教师刘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代数》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 .关于教材的地位及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55):66-67
<正>近期,笔者所在的片区进行了初三数学教研活动,有四位教师开设了题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课,笔者听了其中两位,感受颇深,现整理成文,与同行交流.1.两种教学过程简述1.1教学过程简述一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介绍在2008年温州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评选考核课上,初中数学组的一位教师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复习一节。在这节课前面的30多分钟时间里,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在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14.
1 关于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认识 人教版教材初中代数第一册(下)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这样定义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按本节课教学的目的要求采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在教学中开始笔者也是按书本上的定义传授的,结果学生在做同步练习时就出现了错误。 例如: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打“√”,不是的打“×”。  相似文献   

15.
L教师要参加浙江省优质课比赛,邀请笔者与同事参加磨课活动.她参赛的课题是七年级《数学》(下)“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是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2课时.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列表尝试求解——给出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新问题解决.它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相似文献   

16.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复习要求] 1.了解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和解方程组等概念,会对方程组的解进行检验.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材,发现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渗透了化归思想方法.归纳总结后,教材中体现的化归思想方法可按照教材内容主题分为,代数内容的化归思想方法、几何内容的化归思想方法、函数内容的化归思想方法.以下笔者从初中数学教材的角度归纳出一些化归思想方法,供大家教学参考.一、代数中的化归思想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代数部分主要有整式的加减乘除,分式的加减乘除,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8.
综合探究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型,是有别于原来教材的最大地方,是新教材的最大亮点。上好综合探究课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学《来自家乡的报告》这节综合探究课进行剖析,谈谈对上好综合探究课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苏科版九(上)第一章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第四个方程板块.学生首先在七年级学习力一元一次方程,接着扩展"元"得到二元一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完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八年级分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刻画从整式推广到有理式,分式方程得以出现,而我们今天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实现方程"次"的提升.所以学生必然存在疑问,为什么有些实际问题列得的方程是二次呢?教学中要直面学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20.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结构〕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 │方程组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次 ││一次方程│└────┘│方程组││组的应用│┌────┐└───┘└────┘│解三元一│ ┌────┐│次方程组│ │三元一次│└────┘ │方程组 │┌─────────┐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困昌囚自昌圈 [复匀要求〕 1.能辨析什么是二元一次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