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 育部发出“减负”通知后 ,大部分中小学积极响应 ,根据自己的情况 ,拿出了“减负”的切实行动。如某小学决定二年级以下学生不得带书包回家。然而 ,“减负”之后的中小学生又会不会因课业负担的减轻而荒废学业呢?“减负”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吗?这些都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无庸置疑 ,中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 ,特别是小学生。在“减负”之前 ,就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生迷恋于“三室两厅” ,以致荒废了学业 ,有的甚至受“毒瘤”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减负”之后 ,课业负担减轻了 ,会不会有更多的中小学生进入“三…  相似文献   

2.
当前,举国上下一片“减负”呼声,有老师和家长担心:“减负”会不会减了质量?“减负”腾出的时间学生做啥?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减负”之后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观察与思考,这对于开拓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学生的“减负”问题。可有的人只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减负”二字,出现了一些为“减负”而“减负”的现象。就拿家庭来说,家长的初衷总希望孩子的课程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没有从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什么样的良好品质和素质上来考虑,孩子回到家后,有可能增加新的负担。一些家长根本不理解学校“减负”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怕学生学不好知识。于是,对孩子过高要求,引导孩子走上另一个极端。既要孩子补习各门功课,又要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家武术,结果把孩子折腾得什么兴趣都没有了。当问…  相似文献   

4.
“减轻学生负担”是当前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但是如何“减负”.却是众说纷纭.没有给“减负”一个实质性的界定.广大教师也十分茫然.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作一点机械的“减负”.这样不仅学生的负担不能真正地减下来.而且教学的效率也不会真正得到提高。所以有些卓见者就提出了“科学负担”或“减负增效”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科学减负”?  相似文献   

5.
目前,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减负”成了各方面关注的热点.然而,仔细分析,在“减负”表面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譬如,“减负”究竟应该减什么?如何“减负”才既不会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又能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 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人们还远不够清楚.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给科学“减负”提供参考, 我们在本校进行了一项关于“减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前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但在“减负”问题上 ,若不分青红皂白搞“齐步走”、“一刀切”亦不足取。它既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负担 ,“减负”具有相对性 ,“减负”工作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采取相应措施方能见成效。譬如 ,不同的学生对“负担”的体验存在差异。对于同样的学业 ,程度好的学生也许学得轻松 ,“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生也许感到负担重 ,压力大。因此 ,具体到每一个学生 ,如何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也就大有文章可做。中小学生“负担”问题受地域…  相似文献   

7.
目前,“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究竟减什么?目的何在?“减负”后我们师生干什么? 首先要正确认识“减负”的内含,学生“减负”不允许减教学质量;学生“减负”不允许教师“减负”。学生“减负”意味着对学校加大压力,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减负”与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价值观的关系;“减负”与勤奋学习,培养坚强意志的关系;“减负”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我校“减负”后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更新教育观念,端…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1月 7日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减负”)之后 ,全国积极开展了“减负”工作。在“减负”的落实过程中 ,又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就“减负”的认识和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解决“减负”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正确认识“减负”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前提条件。“减负”要实现其目的 ,真正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首先必须有全面而正确的思想认识。(一 )学生负担的构成学生的负担主要有三种 :第一是心理负担 ,主要来自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 ,这种负担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而言,造成学习负担过重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原因。外因包括作业量过大、教学内容偏难、考试多、科目多、学习任务超过学生心理和生理所承受的程度等;内因则来自于学生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心理负担过重、认识系统方面“会学”的能力差、学习动力系统水平低等三个方面。人们往往注意到教师方面的“减负”,却忽视了“减负”的内因:协调学生学会自己“减负”。  相似文献   

10.
编稿人语关于在当前语文“减负”中要把握好六个关系的意见值得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减负”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也应现进一步。确实,“减负”不只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事,也并非是一个浅层次问题,它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教学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应度教育凤念不转变,教师很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就不会致力于课内的“增效”和学生心理负担的减轻,也就难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相似文献   

11.
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减负”,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减负”不是放松质量。“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减负”也是提高质量的需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轻负担,高效益。有少数教师认为,现在强调学生“减负”,质量可以放松了。这是对“减负”的片面认识,是一种通过加重学生负担来提高质量的不健康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注意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眼点在“过重”二字上。学生负担要有,但不能过重,现…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教育界都已持这样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去阅读,去练习,去钻研,去发现。只有以“兴趣”为前提的学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才不会觉得学习的“苦”与“累”,也不会感到学习负担的“轻”与“重”,因而所谓的“减负”也就不需要教师去煞费苦心地考虑了。所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减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从“减负”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命题出发,从“减负”与“适度”、“减负”与“加负”、“减负”与“增效”三个方面阐述“减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有人指出: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这段话深刻地诠释了“减负增效”的内涵,即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落实“减负增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5.
“素质”与“减负”的关系如何?应当说是非常密切和直接的。因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素质的培养。在这里,“素质”与“减负”是互为对应、密不可分的。在学校里,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第一人,掌握着学生课业负担轻与重的大权。因此,转变陈旧观念,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当务之急。 高素质的教师,不会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因为在“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自我的独立意识受到限制,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连基本的…  相似文献   

16.
“减负”已成为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时下共同关注的热点。然而,“减负”并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法则所能涵盖的。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负担这么重?事实上恰恰是负担的性质与结构问题。除了应试教育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之外,教学方式的陈旧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设置了心理障碍,导致学生思维的窒息,从而使学生感到学得累、学得苦。  相似文献   

17.
陆爱周 《广西教育》2022,(13):24-26
本文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提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着力点,建议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优化分层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减负27条铁律”,具体详细规定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措施“,减负”行动声势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是,在传统教育弊端积重难返的今天,这一行动使人们,包括教师、家长或抵触或怀疑,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学生没有一定的压力和负担能保证教学质量吗?有的家长担心如果自己孩子减了“负”,别人依旧,自己孩子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吃亏吗?于是,便有学校“减负”,家长“加负”;或由于家长的压力,学…  相似文献   

19.
“减负”,简言之,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当前,随着各种“减负”措施的出台,“减负”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是,我们也发现,有少数学校、教师和家长,错误地理解“减负”,认为“减负”就是少上课和少布置作业,这是有失偏颇的。“减负”不仅仅是“少”,而且还要“精”。“少”而不精,低质量的“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因此,我们要谨防出现借“减负”之名而降低要求,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要在“减负”的同时,牢牢把住质量关。尤其要通过教师自加压力,自增负担来减轻学生负担,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  相似文献   

20.
“减负”之呼由来已久,然而,有两种负担却屡减不下,一为社会上的农民负担,一为学校里的学生负担。随着“十六大”前“费改税”的扎实推进,农民“减负”总算初见成效,而学生“减负”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