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孩子平时与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在家人面前也能滔滔不绝,有时令家长也无言应答,可到写作文时常无处下笔,语言贫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脱离儿童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机械依纲据本,指导讲评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实现生活与作文的融合,使作文成为孩子七彩童年的一抹色彩,学生会更加乐于写作,乐于表达.我尝试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让作文融入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
陈芳 《考试周刊》2011,(69):58-58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我觉得教师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让孩子想说、敢写,乐于书写自己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张开萍 《学子》2011,(9):56-57
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作文、乐于表达呢?我认为:作文教学,首先必须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指导小学生作文,寻找生活和写作的契合点,探索一条有效的指导途径,构建一个“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创新为主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作文教学拨动孩子的心弦?如何让孩子能轻轻松松乐于作文?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舞蹈,教师巧妙引导构思、学会批改,让孩子自由表达、畅快地跳舞,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写作,真正体现"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让作文教学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常言"谈虎色变",而小学生却常常谈作文色变,许多孩子大量阅读后仍然对作文束手无策。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我想,关键是要让学生拥有作文之"渔"。一、感悟生活,寻找"鱼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  相似文献   

7.
作文,应是孩子的童心表达,是创造个性的天地:作文,更应是孩子有必趣、乐于做的事.然而,现在的很多孩子却谈作文而色变.为什么我们的习作教学连根本的问题——孩子的兴趣都没有激发起来呢?我觉得关键在于老师对作文的定位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难,起步作文教学更难,怎样让习作教学教得有味,让孩子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富有情趣的事情呢?我认为要写好起步作文,应该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落实“三个结合”——与教材结合,与活动结合,与生活结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乡土作文是立足于反映本地本土的民间故事、地方掌故、趣闻轶事、民俗风情以及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出现的新气象。生活在广袤土地上的农村孩子,生活基础有别于城镇的孩子,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如何培养学生写乡土作文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的广阔背景应是现实生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让学生接触事物,激发他们的作文情感,产生强烈的作文冲动,开启写作的灵感之门。同时,赋作文教学以生活为载体,让孩子敞开灵性的大门。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1.
王娟 《陕西教育》2006,(7):73-73
作文教学难,起步作文教学更难,怎样让习作教学教得有味,让孩子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富有情趣的事情呢?我认为要写好起步作文,应该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落实“三个结合”——与教材结合,与活动结合,与生活结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可是,大多数农村学生作文无新意,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6.
引子学校要我承担一节作文指导的公开课,时间就定在4月1日。无巧不成书,就利用这一西方“愚人节”,好好地“整”一下学生,让学生愚一次,乐一回,我当然也要大捞一把,让学生多写一些作文。设计思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各有所爱、各有所长、各有所想、各有所能,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快乐成长,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使命。本案设计就是遵循“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利于提高”的指导思想,实践全息化作文教学理念,使学生“生活处处有作文,作文处处是生活”。导写过程一、聚沙成塔成语集中…  相似文献   

17.
面对低年级学生,怎样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写话,为整个作文教学迈好步、开好局?关键在于激发孩子写话的兴趣,逐渐地把孩子引入快乐写话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然而,多年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恰恰就是这作文。新课标也提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在习作的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少四多”: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个人认为,要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益,必须实现学生作文回归生活,重建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如何全面、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老师应努力实践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从学生的生活人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让生活进入作文,让作文进入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