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2.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一、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摸索,不  相似文献   

3.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家长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独立性格是指人具有不受他人的影响,有自己的主见,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性格特征。让孩子成为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未来人才.对人生十分重要。那么家长应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工作与大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  相似文献   

6.
鼓励孩子发展独立性的同时,家长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自己吃饭、决定明天穿什么衣服、独立进行积木搭建、主动加入小伙伴的游戏……这些都是孩子具有独立性的表现。在独立性的培养上,家长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两个极端:一端是急于让孩子独立,结果是孩子动不动就受挫了;另一端是不信任孩子,完全包办,孩子的独立性得不到锻炼。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独立性培养有哪些应该注意事项?我们专门请到了有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分享经验,答疑解惑,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己独立在社会上生存的,自己独立开拓自己的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海南教育》2013,(2):111-111
<正>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10.
最近 ,据有关专家、学者对我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幼儿家庭教育状况一份调查显示 :有主见的孩子约占30 % ,而大部分孩子对父母依赖性强 ,独立意识不同程度弱化。为此 ,专家、学者强烈呼吁 :对孩子独立性培养 ,应从幼儿期抓起 ,越早越主动。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宝贝”、家庭的“核心” ,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事业的未来和希望。独立性 ,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 ,面对持续发展 ,日益变化的世界环境 ,一个人能否独立地适应变化 ,不仅是其生理、心理健康的标志 ,而且关系到其能否独立地去迎接挑战 ,从而获得基本生存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代价,即是责任。"孩子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崇高的责任心,才拥有了生命的脊梁。孩子的独立性跟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只有独立性强的家长才能够培养出独立性强的孩子。父母学会放手,孩子才能更快地独立。  相似文献   

12.
周云 《幼儿教育》2001,(2):41-41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种个性品质。独立性对于孩子健全发展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以下做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1.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试着做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这时父母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变化,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让孩子获得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比如孩子要  相似文献   

13.
独立性是孩子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独立性强的孩子做事时目的明确,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家长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您注重孩子独立性的教育吗?您的孩子依赖心理强吗?想知道答案.不妨和孩子分别进行—下下面的测试吧。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父母养育过程中逐渐培养成的,它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幼儿独立能力的发展。但是有些家长让幼儿独立活动的意识淡薄,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做,这样反而减缓了幼儿的成长速度。幼儿园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幼儿的独立能力应该从小抓起,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并且要对他们的独立行为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父母养育过程中逐渐培养成的,它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幼儿独立能力的发展。但是有些家长让幼儿独立活动的意识淡薄,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做,这样反而减缓了幼儿的成长速度。幼儿园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幼儿的独立能力应该从小抓起,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并且要对他们的独立行为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相似文献   

16.
正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早点儿独立,可独立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独立性培养上,英国妈妈用了哪些出其不意的方法。到底什么是独立?简而言之,独立就是自己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主见,有思想。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早期教育的国家,英国的父母们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趁早,千万不能够等到孩子长大了再说,0~5岁是奠定人生一切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没有个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真正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挥创造才能,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独立性指的是遇事有主见,不依赖他人就能独立处理事情,包括心理健康、情感独立和自控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自己会洗衣服、自己完成作业等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应有独立的人格,养成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少儿的创造力的培养。从儿童文学作者的尊重意识、生活意识、创新意识来看,创新教育的实施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再次,培养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家长一面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一面又总是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太差,怕孩子长大后不能面对竞争激烈未来社会.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机会,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