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感现象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正确分析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对做好自感实验,准确解释自感现象十分重要.在如图1中如果两个并联分路的电阻相等,当开关K断开时,若断言能看到灯泡更亮一下的现象,并解释说:这是由于在断路的瞬间通过L的电流突然减小引起自感电动势,当L很大时,感应电动势就比原来电源的电动势大很多,灯泡当然就会突然变亮了.这样的判断和解释是不够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在“自感”知识教学中,演示断路自感现象通常都采用图1所示装置。断开开关K,小灯泡S发出明亮的闪光后才熄灭,以此说明自感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人对断路自感实验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本文对此进行剖析。佯谬之一:断开电源开关,灯泡明亮的一闪后才熄灭是因为断电瞬间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增大了。剖析:断开电源开关K,线圈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因而,这种演示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电路只能出现一种自感现象的错觉,不能准确地表现客观事实。此外,显示器件灯泡的亮度不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而不能正确反映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当然也不能指示电流方向,学生所观察到的不是完整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4.
谈自感现象的教学羊孝清(物理系)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有现成的教具,图1为演示接通电源时自感现象的电路.A1、A2为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稳定时,两灯泡发光亮度相同.亦即可变电阻值与线圈的阻值相同.在刚接通电源时可...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  相似文献   

6.
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电路的暂态分析占幸儒(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332400)现行高中物理课本采用以下两个实验电路来演示自感现象.图1用于演示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当开关S突然闭合,使灯泡A1、A2同时与电源相接时,则发现灯泡A2立刻就亮,而图1图2灯泡A1...  相似文献   

7.
物理课本中关于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见图1、图3),一般说来演示效果不好.演示通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1亮度延迟时间太短.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 2的延迟时间更短,几乎是断电即灭,而且演示重复性差.学生从演示中不能获得比较鲜明直观的"自感阻碍电流变化"这一物理过程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看了《物理教师》八一年第一期罗凤高老师写的“演示实验二则”中关于高中物理自感现象的演示之后,深受启发,我校地处山区,实验仪器欠缺,关于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用的电感线圈L,都是用2KVA的自耦变压器来代替的,在实验过程中,对小灯A_1,A_2,A作了选择,在电路上作了一些改进,效果较好。一、关于接通电路瞬间自感现象的演示:演示电路如图所示,电路图与课本的基本一样,只是把原来的开关K换上一只换向开关,用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因为这个演示实验,是要使  相似文献   

9.
在讲解自感现象时,通常介绍图l所示的演示实验装置:开关原来是接通的,灯泡A以一定的亮度发光。当切断开关时,我们看到灯泡A先是猛然一亮,然后逐渐熄灭。但是如果按此制作一套教具,实验却可能不成功。可能的怀疑是线圈匝数太少,以致自感现象不够明显。于是便增加匝数。可是仍然看不到猛然一亮。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灯泡猛然一亮的现象虽然的确与线圈的自感有关,但并非线圈具有自感的必然结果,它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由于实际线圈都有电阻,故把图1等效为图2。其中R表示线圈的电阻。灯泡电流i2“线圈电流il及自感电动…  相似文献   

10.
图一是自感现象的一个演示电路:把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并联在一个直流电源上。关闭电键K,待小灯泡正常发光后,突然断开电键K,小灯泡并不立即熄灭,反而更亮的一闪,然后才迅速熄灭掉。这确实是一个生动的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但有的同志在做这个演示实验时,却不易观察到“更亮的一闪”。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实验演示成功而又给予正确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11.
韦明理 《中国教师》2009,(Z2):37-38
多方位自感现象演示仪,是由电源、开关K、稳压二极管D、电感线圈L、比较电阻R1、小灯泡C、检流器G、蜂鸣器Y1、Y2、发光二极管LED1、LED2、微调电阻R2等元件构成。在电路结构上形成较为完善的演示自感现象的电路体系。实验演示明显、直观、在一个电路上一开、一关瞬间即能分别演示通、断电两种自感现象。在实验演示过程中能使学生从光亮、声音、电表指针的摆动方向等多方位感知到自感现象的存在。实验的连续性好,使学生便于理解。用大尺寸的演示电表J0401作课堂演示可见度大,大大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是一台较为理想的教学仪器。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第二册,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通电自感原理如图1: 通电自感实验应该看到的物理现象是A2立即发光,但A1却是逐渐亮起来的.如图2是断电自感现象的原理图,断电自感实验中应该看到的物理现象是当开关断开的瞬间,A是逐渐熄灭.上述的两个实验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但实际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做起来很难成功.究其原因是电路中通、断电自感现象是一个暂态过程,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被电灯泡的亮度反映出来.而对于断电自感现象,常常有教师让学生通过断电自感电流流过人体的方法来完成,这种方法既不直观,也不尊重学生.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利用可拆变压器代替自感线圈,较好地完成了上述二个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关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发光物体一般用小灯泡,笔者在教学中觉得有以下几方面不足:(1)当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瞬时电压较高时会烧坏小灯泡,不易控制;(2)自感电动势的方向难以判断。本人在教学中对演示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比较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关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发光物体一般用小灯泡,笔者在教学中觉得有以下几方面不足:(1)当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瞬时电压较高时会烧坏小灯泡,不易控制;(2)自感电动势的方向难以判断.本人在教学中对演示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比较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丁秀梅 《物理教师》2010,31(1):23-24
实验启示我们,传统的自感现象实验对实验器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一个线圈和任何一个小灯泡都能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例如,在通电自感实验中,要求自感线圈L和灯泡A组成的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足够大,这样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灯泡逐渐变亮的过程.除此,即使可以观察到灯泡亮度的变化的过程,但在通电断电的过程中,灯泡两端的电压或电流方向的变化现象也是传统的演示实验无法达到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实验系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下册(试用本)第四章自感一节中安排了两个实验,采用两个电路和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得出结论.这实验在教学中存在如下缺点,需要加以改进,其一:采用两个电路,学生往往误认为前一电路只在电流增加时有自感现象,而电流减小时则没有,后一电路则与此相反.尽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演示成功与否 ,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一些平常生活中少见的物理现象 ,实验演示的效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然而有的实验仪器 ,却偏偏不尽人意。我校的自感演示仪就是如此。该仪器在演示如图 1-a所示的第一种自感现象时 (电源接通后 ,小灯泡A1 比A2 次后发光 ) ,演示效果没有问题。但是对如图 1-b所示的第二种自感现象 (通电待灯泡A正常发光后 ,再断开电路 ,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 )的演示效果几乎没有。就原理上看根本没问题 ,那么 ,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一般…  相似文献   

18.
自感现象是指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1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观察a.“自感现象”的演示及实验原理。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第9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表述如下:现在来做图4-16的实验。把灯泡和带铁芯的电阻较小的线圈并联接在直流电路里,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再断开电路。这时可以看到,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为什么出现断开电路,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这一现象?这是由于电路断开的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就很快地…  相似文献   

19.
1 灯泡会立刻正常发光吗? 高中物理乙种本下册第139页(甲种本为第三册第73页)自感一节内容一开始介绍了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先合上开关K,调节变阻器R的电阻,使同样规格的两个灯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断电自感现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但目前各中学还没有配备这一实验设备.教师要演示,只能将可拆变压器的线圈作电感,再和小灯泡并联临时组合成实验电路,如图1,该实验要求在电键S断开时,灯泡R发出明显的闪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