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暑期,一场"ALS冰桶挑战"席卷全球,也给中国的酷夏带来了凉意。"ALS"这种罕见疾病也因这场活动迅速被中国民众所熟知。在UGC时代,"冰桶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公益传播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浪微博作为主要的传播平台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44-44
<正>8月18日上午,雷军接受DST老板Yuri对他的挑战,在小米网总部门口,实现冰水浇头的挑战,成为"冰桶挑战"首位应战者。中国冰桶挑战大幕开启。雷军在微博上表示:"我已向美国ALS协会捐款100美元,同时向中国的‘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ALS项目捐款1万元人民币,希望大家一起为ALS,行动起来!"在"冰桶挑战"现场,雷军宣布了3个挑战者名单: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好朋友郭台铭(富士康老板)、百度老板李彦宏。"冰桶挑战"实际上是一个号召人们向ALS(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协会捐款的活动,最初是今年7月4日在新西兰发起,7月15日,美国高尔夫球员克里斯·肯尼迪将它传入美国,没想到突然爆红。  相似文献   

3.
以"免费午餐"、"大爱清尘"为代表的"微公益"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主要探讨微博平台中微公益的传播策略,将其概括为故事框架、视觉化的表达、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传播优势三个方面,指出社会化媒体对微公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公益事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增强了相互沟通。基于该交流平台的微公益不仅传播性强,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为实现方便公众关注和践行的微公益项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微博公益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公益观念。本文以免费午餐项目为例,重点分析其微博公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侯远 《新闻世界》2014,(12):122-124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今年8月份,新浪微博“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高参与度和广影响力,既显示出微博这一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也为公益营销带来新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分析微博在“冰桶挑战”公益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为公益营销带来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代表平台,微博除具有网络信息传播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二次传播、病毒营销、意见领袖等个性化的传播特色。论文以"冰桶挑战"公益微博为例,对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尝试通过"爬虫程序"进行微博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实验方法验证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和特点,以期为网络舆情引导和监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观察公益传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近几年接连涌现出例如“打拐”“一个粉丝一毛钱”“爱心衣橱”“冰桶挑战”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作为这些公益活动的传播渠道——微博也因此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微博凭借其传播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公益信息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与扩散愈加彰显巨大的传播效果与独特的传播特色.与此同时,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受众主动参与公益的热情,加深公众对公益活动的印象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博自媒体平台凭借其与生俱来的发布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低成本特点,成为了公益活动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使微公益活动逐渐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与熟知。本文以微博公益话题为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微公益话题传播的模式和策略,对企业提升社会美誉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伟华 《今传媒》2015,(3):67-68
冰桶挑战赛是中国2014年度热门传播事件之一。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着重分析研究冰桶挑战赛走红背后的传播机制,不止于此,文章还将从批判性视角深刻反思"冰桶挑战"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失范之处,希望对未来的公益传播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方杏  张丹丹 《东南传播》2014,(8):119-121
微公益自出现以来,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过对腾讯公益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的观察发现,微公益利用微信不仅向用户推送优质资源、与用户展开互动,还方便了用户的捐助,微信在传播主体、传播形式、受众参与三个方面均为微公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微公益是指以公益精神为核心,从微小的社会需求入手,注重积少成多的公益事件.与传统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参与门槛低、交互性强等诸多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微公益传播更符合当下青少年身心发展及行为特点,青少年群体也成为网络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结合微公益网络传播特征,具体分析青少年网络微公益的参与形式、参与原因,以及网络微公益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对完善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网络微公益活动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郑雯  黄荣贵 《新闻大学》2015,(3):101-109
互联网用户存在趋同类聚和同质分类的过程,表现出独有的"在线社群"结构,揭示这一潜在的社群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互联网空间的基本属性。本文聚焦微博用户多元化的公共参与行为,对2014年上半年传播范围广泛的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在线社群进行潜类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统计建模,从经验上拟合出"公共事务冷漠群体"、"严肃政治关注群体"、"公共安全关注群体"和"高参与度群体"四类在线社群,并进一步揭示现实社会属性与微博用户公共参与行为的系统性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空间存在较大的群体异质性,但互联网空间的碎片化过程仍然具有一定规律,分化与聚集趋势并存。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空间"过度政治化"的判断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微博空间仍然更多地呈现出"公共空间"而非娱乐化空间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自2014年8月以来,一项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渐冻人"的"冰桶挑战"活动在国内外风靡,短短几个月内,吸引了数千万人参与。至2014年9月30日,通过百度能搜索到的"冰桶挑战"相关结果达32,100,000个。作为地方纸媒记者,如何借全球热点之势采写这方面的系列报道,辅以有特色的策划活动,以提高对"渐冻人"的关注度?这是值得探索的具  相似文献   

14.
周怡  王颖怡 《新闻世界》2014,(6):114-115
微博公益传播与传统公益传播相比较而言,因其所具有的全民参与、动员能力强和信息交互性、参与者多样化等推动着公益事业的践行和发展。但微博传播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真假难辨,公信力不足、关注度虚高、传播主体专业化良莠不齐等等,如何把微公益行动落到实处,让网友积极采取有效行动,需要我们从微公益理念宣传、法律法规监督,自我层面管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方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夏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的公益筹款活动冰桶挑战赛,席卷全球。从七月底到八月中旬,ALS协会和全美的分会共获得11709位爱心人士支持,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在国内,截至2014年8月20日下午4时,获捐方“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已收到捐款近140万元,短短数日便超过其年均获捐总量。无论是作为一次公益活动传播,还是从实际筹款结果看,冰桶挑战赛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的背后,社交网站强大的传播功效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日前,分众传媒联手新浪微博共同推出"等电梯随手拍"活动,分众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全力推动广告传播线上线下互动。这也是分众传媒继新浪热门品牌专区后,又一次在三屏互动领域做出的尝试。据介绍,本次活动与正在微博中热传的"随手拍"系列相呼应,消费者只需在乘坐电梯时拍下所看到的分众视频及框架广告,发送新浪微博"#等电梯随手拍#+@热品",并关注"热品"微博,即有机会赢取每天抽奖送出的ipad。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如何开微博?——媒体微博应用的战略和战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微博成为众多公共事件的重要舆论信息传播空间.微博使用者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10月20日仅新浪微博用户数就达5000万①.微博建立了一种新的传播平台,任何用户都有可能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获得覆盖全国用户的传播机会.新浪微博中的草根微博"冷笑话精选"有170万粉丝(关注者),其每条微博的转发量以数千计.  相似文献   

18.
遇见渐冻人     
2014年的8月,当你打开社交媒体,会有一种全世界都在浇水的感觉。一桶冰水从头浇下,拍下视频上传网络,同时点名三位好友接力挑战,不应战者需要向美国ALS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这项规则简单,旨在关注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渐冻患者的慈善活动风靡全球。2014年8月25日,天山网发起了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现场,20余名年轻的天山网员工参与冰桶挑战,并向慈善团体"水滴"捐款3000元。呼吁更多新疆媒体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一个名叫"冰桶挑战"的公益活动一夜爆红,所谓冰桶挑战即"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向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或两者都做,完成后还可指名3名挑战者,这么做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的目的"。[1]随着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科比、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也逐渐兴起。微博的出现不仅为民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渠道,同时也成为了谣言滋生孕育的新"摇篮",这个话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研究。本文以"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了其谣言在微博传播的特点,进而分析出包括信息本身,用户参与,商业模式等成因,最后对微博在辟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