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越 《新闻世界》2009,(8):42-4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推及传播领域,出现了传播的定向化,即针对受众差异性而进行的分众传播。所以,分众时期的编辑工作应该满足受众专业化的需求,注重细节、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
包臻隽 《出版广角》2018,(10):63-65
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堆积,传播媒介无处不在,信息对受众而言不再稀缺,因此,分众传播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游戏凭借可实现分众传播的先天优势,一举成为移动互联网经济中最大的广告细分领域.文章立足分众传播,阐述手游广告的传播特点,研究其传播策略,对广告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互联网开启分众传播时代至今,分众传播已成为纸媒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分众传播是差异化竞争的需要;分众传播要细分受众群;分众传播要为"内容为王"注入新内涵。因此在分众化背景下,"三农"新闻要实现转型,就要强化用户意识,细分受众群,还要坚持融合与创新,通过用户定制服务赋予"内容为王"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吴蕙蕙 《新闻世界》2011,(1):157-158
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编辑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类步入分众传播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媒体,编辑工作都应该有所创新。分众媒体作为分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更具代表性。新本文以它为例,并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细分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编辑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的含义及优势,将档案信息受众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众化细分,提出了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策略以及在进行档案信息分众化传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现阶段信息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自身的特点,将分众传播中的有关理念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实践中是分众传播时代的自然现象.较之传统的档案传播模式,分众传播视角下的档案传播模式中的因素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以传播主体、受众和效果为落脚点,从分众传播的角度来研究非物质文化档案传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为载体,以分众传播理论为研究工具,以期用分众传播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提供理论指导,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中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在面对形态多样的受众行为时,不得不改变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成为定向传播,即将受众进一步"分众"。互联网带来了分众传播更充分的实现基础,而"分众传播"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复杂性,"分众传播"模式使人们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这一转变对整个商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实现了信息与受众的互动,信息才具有价值。分类传播时代有价值的分众传播将会幸免于竞争的恶劣生存状态,以其价值而在特定的人群中享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传播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的传播。档案信息资源丰富,受众需求不一,有必要进行分众传播。通过分析分众传播有关理念及这些理念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档案信息的分众传播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档案信息分众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档案信息实行分众传播是适应档案信息受众分化、馆藏档案数量迅速增长及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的需要.档案信息分众传播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它以承认差异性为前提、以提高传播效率为目的,因此,需要制定适应分众传播理念的档案信息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分众化传播强调的是体现私人性的、小众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通过分众化传播精准体现数字出版“内容为王”的实施途径,即确定内容与形式的标准化口径、通过分众化传播细分受众定位、构建庞大的内容信息资源库、构建定制化智能出版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凤轶群 《新闻前哨》2010,(12):31-32
分众传播是指面向不同特征的受众群体进行的传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量的激增、信息传播的迅即性和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使得受众需要对大量即时更新的信息进行选择,因此,受众传播越来越成为媒介传播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今天,受众明显分化,媒体也随之精确定位,越来越“分众化”。这种做法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带来某种隐忧,其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分众传媒的成功给分众传播这一传播形态点火加温,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据此误读分众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分众传播是媒体成功的王道。分众传媒的成功在于其独特定位,即它开发了一片信息传播的“蓝海”。这是特定商业实体的特定做法,而不应该由此就对分众传播趋之若鹜,从而淡化大众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7,(3):23-23
关键词一:分众。这个词已经被分众传媒实践。1998年整个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社会各种各样的人群和商品出现细分化的趋势,必然导致传播领域的细分化。于是我们看到手机、房产、汽车越来越有受众分层的象征。未来的媒体一定是由大众向分众转变。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的传媒界正面临着分众化的发展现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了有效满足电视观众快速变化的收视需求以及日益细分的收视需要,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选择实施了分众化传播策略。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展开研究,首先论述了分众化传播的内涵;其次提出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的具体策略:精确定位受众群体;强化节目品牌战略;注重主持人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张宇 《新闻前哨》2015,(1):74-75
分众传媒作为中国知名的视听新媒体企业,紧抓"分众"概念,开创了传媒行业新蓝海,发展迅猛。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分众广告形成市场饱和,移动智能终端占据了分众传媒所依赖的"无聊时间",受众注意力转移,分众传播发展面临挑战,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演变现状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分众化传播及受众接受理论角度,从传播学意义上分析了我国电视专业频道实践中存在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摆脱电视专业频道定位不清、节目不专、收视率不高等困境的三种理论模式,论证了分众化传播在我国电视专业频道现阶段实践中的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18.
网络情境下,电视栏目品牌传播方式发生新的变革,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助力营销产生了电视栏目品牌传播"长尾化":电视、广播、手机客户端匹配不同诉求的受众,有针对性的分众窄化传播,品牌传播的形态呈现出一渐渐拉长的"长尾"。文章以四川电视台《吃八方》栏目为例,论述"长尾化"传播中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分众传播,重在不同媒体特征与受众诉求的匹配;二是聚众传播,各媒体合作式的品牌传播意识有助于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与市场被不断的细分,常见的大众传播广告模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传播活动也由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分众化传播。此间,大量的分众化媒体迅速崛起。DM杂志继承了传统DM广告分众传播、免费投放、直达受众的优势,加上其广告针对性强、可测性高、反馈机制良好和价格低廉等特...  相似文献   

20.
王璇 《青年记者》2012,(5):70-71
微博时代带来了传播的草根化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随意化,具有传播速度快捷、传播互动和灵活等特点.微博的传播过程是传播者对关注不同人物、话题的小群体进行初级的分众传播,分众传播的受众可以通过评论功能给予传播者即时的反馈,也可以通过转发功能对这一信息进行二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