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生 《新课程研究》2007,(9):18-19,28
传送带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中学物理也常引入该模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涉及传送带的测试题一般分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和工件在倾斜传送带的运动两类,求解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  相似文献   

2.
传送带传送物体的问题在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的物理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感到很困难,下文是传送带问题归类与求解策略. 一、水平传送带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宇 《课外阅读》2011,(9):222-223
传送带装置问题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的类型题,从1990年以后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均有皮带传输机的插图.皮带传送类问题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类问题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运动性质都具有变化性,涉及力、相对运动、能量转化等各方面的知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及应用物理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送带问题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题型。它牵涉到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动量等知识。由于物块在传送带上滑动,既有对地位移,又有相对传送带运动,形成了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Ⅰ第24题就是传统传送带问题的拓展。它在典型的传送带做匀速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传送带有一段做匀加速运动。旧题新作,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5.
"传送带"类型的综合问题是高考的考查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及应用物理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皮带传送带的力学问题和能量问题也是高中生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下面就传送带有关情形结合典型的例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传送带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典型常见模型之一,是很多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该模型问题主要涉及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方面知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该问题的运动情况复杂,综合性较强,能全面衡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传送带模型有水平传送带和倾斜(斜面)传送带两类,现对水平传送带模型,按传送带匀速传动、加速传动和减速传动,小物体放置在传送带上按静止释放、同方向释放和反方向释放作为问题情境,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中,传送带模型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模型,本文跟踪分析常见的传送带模型的应用,进行归纳分析,主要表现在滑块受力与其运动的关系上,只要跟踪分析运动的不同类别和受力的特点能力达到了,解答这类问题就会如鱼得水。归纳分类法、跟踪分析法贯穿整个物理学习过程,是我们平时教学方法中应用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考总是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考生能否准确地分析把握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高考物理中的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因为传送带问题几乎涉及到力学的全部知识,能够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拓展,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不如初中物理那么密切;分析物理问题时要从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应用物理规律和数学知识来探究问题。因此,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方法和习惯、思维和能力要求都很高,我们应指导、培养学生,让他们对高中物理有全新的认识并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对比于初中物理来讲,知识的抽象概括性、逻辑性更强,学生学习难度加大,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为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保证学生学习质量,高中物理教师要将提高学生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学生解决高中物理情境问题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提出提高学生解决高中物理情境问题能力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物理问题情境,优化物理教学,增强学生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理这门学科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高中物理是学生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本文中笔者就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五种能力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够运用函数进行表达和分析.导数作为高中数学中增加的内容已在新教材中出现了2年,而导数在高中物理中有广泛的运用,如高中物理中运用“微元法”就是千方百计绕过“导数”求解有关物理问题的典型例子.高中物理教学中导数的引入,使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以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3.
柳利芳 《物理教师》2007,28(3):4-25
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4题是关于“传送带运物”的力学题,而传送带的题目曾作为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的压轴题,由此可见传送带问题中所蕴含的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知识是比较典型的,而且传送带问题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此类题也便于考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常见的传送带模型包括三类:水平放置的运行的传送带;倾斜放置的运行的传送带;平斜交接放置的运行的传送带.通过对下面几道典型的考题的分析,可使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传送带问题的实…  相似文献   

14.
<正>牛顿运动定律是总结和联系运动与力关系的重要部分。在高中物理中,传送带是牛顿运动定律这一部分的高频考点,通过分析近几年试题,不难看出,传送带在近年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对于高中选考物理的学生来说必须要重视此类型题目,重视此类考察综合性的、多物体的、多过程的运动学题目。从数形结合、利用数学函数图像的方法入手,为传送带类型题目提供核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接下来从例题赏析、解题方法、教学启示等方面对传送带类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刘建刚 《考试周刊》2013,(95):139-140
本文通过列举高中物理的图像问题、平衡问题、电磁问题、热力学问题,让每一位物理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真谛,即对高中物理问题解决常规思路形成"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王幼康 《考试周刊》2009,(25):56-57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点,探究性物理学习是高中物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探究性物理学习的适用范围、基本环节、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和效果分析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实施探究性物理学习,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物理知识抽象性较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问题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开展高中物理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开展问题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传送带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模型,以其为素材的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习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问题,由于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此类问题大都具有情景模糊、条件隐蔽、过程复杂的特点.因为物体在传送带上放置条件不同,所以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导致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程嗣  丁庆红 《求学》2004,(5):57-59
近几年来在高考物理复习和理科综合测试中,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特别是2003年高考传送带压轴题的出现,更引起了人们对传送带问题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