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聪利 《今传媒》2011,19(2):44-45
本文以《河南手机报》彩信版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省级手机报(彩信版)内容上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级手机报除了有手机报共有的便捷、及时、随时随地收发新闻、互动性强等优势外,还有很多自身的独特优势;但作为一种新事物,省级手机报在内容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手机报”的极限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谷川 《网络传播》2005,(11):48-49
继互联网之后.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新焦点,而“手机报”正是由此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到今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相继大手笔推出“手机报”,再到今年8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广东省级“手机报”,各地报业开始纷纷筹划和推出“手机报”,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3.
2013年是手机报在中国发展的第10个年头。从2004年《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始,全国各省市相继推出各类手机报多达1800多种,尽管种类众多却鲜有做大做强者。如何发展手机报用户?如何稳定手机报用户?是手机报从业人员需要积极思索的问题.亦是本文探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我国首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上线以来,手机报在全国呈遍地开花之势。手机报以传播速度快、阅读方便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用户。可以说,手机报的确有过几年辉煌,也曾有过用户达数百万的大牌手机报。  相似文献   

5.
王冠辉 《东南传播》2011,(5):138-139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机报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特点也已被人熟知.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手机报形式是彩信模式的手机报.作为新闻载体的彩信手机报跟传统的报纸、网络媒体的新闻相比,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它在新闻内容的取向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以<新闻早晚报>为例,从彩信手机报的服务对象、内容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6.
手机报的出现,开启了一个“行走阅读”的时代.3G的到来,给彩信手机报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与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彩信手机报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媒介属性角度对彩信手机报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从加强突发事件报道、精炼提示性新闻、强化本地新闻、提供生活服务信息四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陈燕  胡超 《新闻前哨》2010,(10):80-82
大学生群体数量多、信息需求量大、彩信手机普及率高的特征,同手机媒体贴身性与个性化的优势相结合,为大学生手机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地域限制、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内存容量有限、消费观念差异等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报的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大学生手机报将以突破地域限制与根据不同专业细分服务对象为前景,以推出专刊,增强互动和适时建立"超链接"为发展趋势,凭借自身优势,培养属于自己的固定受众。  相似文献   

8.
陈南希  肖芃 《新闻世界》2013,(7):190-191
【摘要】手机报信息接收的便利性,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新闻的传播,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间百态。在内容的互动传播方面,虽然彩信手机报利用手机媒体与生俱来的强大交互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发声的渠道,但由于渠道多元化及内容缺乏吸引力,民众的认知和反馈的效果依然较弱,而受众在接收手机报后的反馈,也势必影响到手机报未来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9.
叶俊 《报刊之友》2011,(3):144-144,147
2006年8月1日,致力于打造网络新媒体,以学习教育为主,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手机报成立。它的成立使原本的报业格局再一次被打断;而今,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特殊方式。手机报的操作模式有两种,即彩信手机报模式和WAP网站浏览模式。前者类似于传统纸媒,报社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只需离线观看。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国内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这标志着我国手机报正式闪亮登场,之后短短几年间纸质媒体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相继创办了各种手机报。  相似文献   

11.
周万钧 《新闻世界》2013,(8):132-134
随着3G技术的应用和4G技术的开发,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快步走来,在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彩信手机报面临用户发展慢、退订多、流失快等问题。本文以《滁州手机报》为例,就地方手机报如何依靠特色内容、个性化服务来吸引读者、防止用户流失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中国妇女报》推出第一家手机报以来,短短几年间,手机报在全国异军突起,截至2012年10月,中国移动10658000(彩信端口)平台上已有187份手机报产品,内容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等领域。但综观这些手机报不难发现,尽管它们名称各异,但内容大同小异,且其中超过60%的信息在报纸、网站上重复出现过。笔者作为手机报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在此浅谈手机报内容同质化现象,并提出应对对策,以期与业内研究者共同分析研究,为手机报的革新与发展探讨出路。  相似文献   

13.
左砚文  赵建鹏 《新闻前哨》2014,(4):73-74,88
随着大众传媒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报在新旧媒体融合与报纸网络互动的浪潮簇拥下闯入大众生活.2004年7月18日.我国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随后.手机报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全同报业整体f包括中央大报、  相似文献   

14.
匡文波 《传媒》2006,(9):50-51
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目前,手机报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第一种类型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第二种类型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目前国内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日本十分盛行.有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手机报纸应该是网络报纸的延伸,正与日本I-mode手机报纸一样.  相似文献   

15.
据信产部预测,至200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将近4亿。和所有纸质媒体和多媒体相比,手机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的独特优势,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在手机上可以运行图文、声音、影像多种媒体形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乃至媒体,其光明前途令人神往。继互联网之后,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新焦点,而“手机报”正是由此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到今年杭报集团、浙报集团相继大手笔推出手机报,再到8月南方日报正式推出广东省级手机报,各地报业开始纷纷筹划和推出手机报,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潮来临,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高度普及,手机上网已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同时,伴随着微信、微博及各类新闻客户端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彩信手机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手机报业务何去何从?如何创新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做一探索。一、客观认识手机报的优势及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所谓手机报,是指将传统纸质媒体的信息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以手机为终端载体,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万铃 《新闻世界》2011,(11):106-107
手机报依托手机终端,使其在新闻及时性、接受便捷性、内容多媒体性上都比传统媒体独具优势。手机报的运营主体由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组成,三方对手机报利益的分取,使手机报的盈利方式变得较为复杂。本文以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四川手机报》为例,对手机报的盈利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兆丰  刘红霞 《传媒》2008,(1):70-71
手机报广告经营的瓶颈 当前手机报主要采用的技术模式一是彩信手机报模式,二是WAP网站浏览模式.通过彩信传送的新闻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有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  相似文献   

20.
手机报:值得重视的新媒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该报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份手机报。2005年5月17日,由浙报集团、浙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浙江在线联手打造的中国大陆第一份省级手机报——浙江手机报正式开通。该报由八大手机子报组成,分别是浙江手机早报、浙江手机晚报、浙江手机民生报、浙江手机财经报、浙江手机资讯报、浙江手机体育报、浙江手机娱乐报、浙江手机政务报、浙江手机小说报,融合了浙报集团全部新闻资讯的精华以及浙江在线网站原创新闻集群。①最近,广东移动和新华社广东分社以及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三大报业集团联合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