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了课前有活动,课中求生动,课后见行动的试验,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一、课前有活动每节思想品德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我根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却不怎么理想。其原因在于:一是教师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单纯的理论课。教师将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提纯",然后向学生进行宣讲,内容枯燥无味。二是教师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整顿课",学生有了问题,教师就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集中说教,  相似文献   

3.
刘密枝 《学周刊C版》2010,(5):116-116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较少,所以学生普遍对这门课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绩便成了摆在广大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下工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想学、乐学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快乐教学法,并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是未来合格公民的思想启蒙课,良好人格的奠基课,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先导课。当前,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弊端,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发展。现状之一——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一些学校,思想品德虽排入课表,但存在课表上有,课堂上无的现象;个别学校的课表中出现思想品德课消失的现象。现状之二——忽视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督导与检查,教学中少数教师教学方法简单,不遵循教学原则,把思品课上成了班会课、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是未来合格公民的思想启蒙课,良好人格的奠基课,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先导课。当前,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弊端,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发展。现状之一——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一些学校,思想品德虽排入课表,但存在课表上有,课堂上无的现象;个别学校的课表中出现思想品德课消失的现象。现状之二——忽视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督导与检查,教学中少数教师教学方法简单,不遵循教学原则,把思品课上成了班会课、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内容教务、课型单一和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以致教学效果欠佳,没有发挥出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六课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和提高教学“魅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应明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症结所在,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六课型”教学。  相似文献   

7.
李玉华 《成才之路》2011,(27):22-22
苏科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在编排上,每一课中都设置了一些特殊的教学环节,即“探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忽视的教学态度,有的一带而过,有的进行简单说明,有的甚至不予纳入教学计划。那么,“探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到底发挥着什么作用呢?教师又该如何进行这一教学活动呢?我从执教开始就格外重视“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沈媛 《宁夏教育》2013,(12):55-55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学生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的又是一套;教师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即使会背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但不一定能律己,把它转化成行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收效甚微,如何来改变这种知、情、意、行相脱节的现象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很重要的一门课,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要有所突破,认清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明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生活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更加喜爱学习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0.
要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部分。导入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小学思想品德课上精心设计导语,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举措。本文试述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较少,所以学生普遍对这门课不够重视,自然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成绩,便成了摆在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让学生想学这门课、乐学这么课。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快乐教学法足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郭维兴 《考试周刊》2009,(13):203-203
思想品德课说理性很强,具有情和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赋有时代性的特点。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此,教师在课下备课沉思、课上讲解引导中,要力求精巧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获取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不感兴趣和教学缺少吸引力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教师讲课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就如何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之后,如何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紧张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许多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都有不同层次的反映,那就是课难上,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上课时睡觉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让思想品德课教师非常生气,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改革中、在教学创新中,应不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但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滴下汗水,收获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困惑,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有效课堂中的教师需厚积薄发有效思品课的教学,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是"有效  相似文献   

16.
王如胜 《时代教育》2010,(1):165-166
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课教学的实效性迫在眉睫。因此,要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课堂吸引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思品教师十分关注新课程课堂教学,每当遇到教学观摩,广大教师都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我县在2009年会课的基础上,2010年又组织了初一年级全体思想品德课教师参加的会课活动。在会课活动中,30名教师认真  相似文献   

18.
高雪松  卢笛 《考试周刊》2010,(45):154-155
一、案例背景 为了呈现一堂优质课,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尽可能做好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能否巧妙地处理直接影响到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就一堂思想品德课上具体的突发事件,总结了如何使课堂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标准中品德课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转向以学生的"学",并且提倡科学探究。新课标对教师如何上好一节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品德课的基础。品德课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之处,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现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底。  相似文献   

20.
林育洪 《江西教育》2002,(22):21-2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培养心理品质,锻炼道德意志,并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门重要的修身课程。依据思想品德课是学生修身课这一性质,教师讲完一堂思想品德课,还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只能算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则要看学生的理解与回应和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得如何。我们可以将一堂思想品德课比喻成一首由上下两节组成的教育诗,教师的课堂讲授只是诗的上节,而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解与回应和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才是诗的下节。完美的思想品德课教育诗,要求上节必须做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