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杨学平 《兰台世界》2012,(19):14-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与政治家,他一生在学术领域建树颇多,更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之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梁启超在中国政坛20年间积极投身中国图书馆建设事业,并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17年底,梁启超开始退出政治舞台并转向其学术领域的研究,与此同时,也是其参与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赋予近代图书馆多元的功能,提出了为爱国英雄和著名学者建立"纪念图书馆"的思想。他认为纪念图书馆是纪念馆和通俗图书馆的结合,既可以培养国民公德,又可以开启民智。在新时期,分析、研究梁启超的纪念图书馆思想及其在馆藏建设、经费来源和管理模式方面的经验,对于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诞生于广东新会,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近代史发展颇有影响,他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许多重大社会活动,学贯中西,在哲学、史学、法学、文学等很多领域均有建树,同样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不仅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还为图书馆学、文献学的开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关于分类、编目、建馆等理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借此笔者就梁启超先生与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渊源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奠基者,提倡广见闻而开风气,以启迪民智,振兴中华。梁启超的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来源于他对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他对图书馆学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图书馆理论和对图书的辨伪、考订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建立了不朽的丰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新图书馆运动时期,梁启超关于群众图书馆的建设的演说和李小缘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著作谈起,分析比较了两人对兴建当时中国的公共图书馆的不同观念和认识。通过对梁启超图书馆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从理论立场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两个方面比较了两人在公共图书馆思想领域上存在差异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宪民 《图书馆杂志》2000,19(10):56-59
介绍了梁启超所从事的图书馆活动,探讨他在图书馆学尤其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阐明了他在近代图书馆事业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认为,图书对于开启民智和富国强兵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他大力宣传图书馆的重要性,积极主张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并付诸实践,为祖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梁启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诸多学术领域中"开风气之先",亦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早期的图书馆实践多出于政治活动的需要,流亡海外期间他考察西方图书馆并实地接触了解其先进的图书馆理念,退出政坛后他开始致力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并为之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彭甜 《新闻世界》2010,(11):113-1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朱家治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新图书馆运动时期他当选为中华教育改进社图书馆教育组书记,致力于图书馆组织活动,传播现代图书馆理念.他“撷精夺华”的思想、参考咨询服务观、图书馆“四要素说”等,是对发展中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梁启超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和他对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阐明了梁启超“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形成的他所提出的建设“中国图书馆学”的思想基础,指出梁启超的“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来源于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和对国情的了解。认为梁启超的理论贡献就是打破封建社会奠定的图书四部分类法,建立起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体系,对近现代的图书分类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一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本文主要论述了梁启超在文献学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他积极创办图书馆,参与图书馆活动,其一系列文献学的思想和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和现代学术的起源。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开拓性的贡献。他领导和创建了多所图书馆 ,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传统目录学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具书《辞海》的编委之一舒新城是我国著名出版家、教育家,通过对他一生中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读书历程和他在从事文化、出版、教育事业近半个世纪中各个时期出版的各种教育论著,展现出阅读与书籍对他的影响及他对图书馆事业所作的贡献.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5.
刘珊珊 《历史档案》2012,(3):107-1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家思想的最早探索者,他对"国家"一词的界定经历了戊戌时期、赴日初期及1903年后三次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梁启超的思想层面的原因,亦有当时的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早在十九世纪未期,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家们,在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启蒙和变法活动中,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如1895年康有为在“上清帝大开便殿,广陈图书书”及梁启超1896年在“论学会”和李端芬1896年在“请推广学校摺”等文献中,都强烈而激情地提出了开办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之必要,借以开发民智,振兴社会。当时在他们鼓动之下在全国兴起的几十个学会中,大都设有近代意义的图书馆(虽然当时名称仍称“藏书楼”),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不仅潜心研究图书文献学,写下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著,而且身体力行创办图书馆,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建立了丰功;他对图书馆学的贡献,一是创立了自己的图书馆理论,二是对图书的辨伪和考订提出了创造性的新见;他是中国图书馆理论的拓荒人和创立者。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梁启超致江庸信札的内容进行释读,揭示梁启超与江庸的关系,并对致函背景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该信札客观反映了国立京师图书馆时期该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梁启超馆长为解决这些困难,即坚持“国立京师图书馆”名称不可变更的条件下,积极争取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国立京师图书馆三方合作的情形,是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的重要补充。信札的解读,也为图书馆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也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他卓越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和精深的图书馆学造诣,以及他晚年就任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期间,为发展国立京师图书馆事业所起的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却鲜为人知。1890年,师从康有为求学时,梁启超和其他改良派一起设立了万木草堂。至1898年藏书已累积一万卷,为配合广东人士成立“粤学会”,他当年写了“征捐图书启”,广泛征集中西学新旧图书,用自己的著作答谢捐助者。这次征捐图书虽因变法失败再无下落,但…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的一座重镇。对于他的新闻观,前辈学者已有大量文章论及,但就目前所见,多就新闻而论新闻,少有涉及其新闻思想与社会政治理想之间的深层关系。虽然梁启超一生中最辉煌的事业与新闻言论界须臾不可分,但他首先是一个以改造社会、振兴国家为己任的政治家,然后才是一个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在某种程度上,社会政治理想构成了梁启超新闻思想的根据,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转换,成为他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近代中国,梁启超第一次从社会建构的高度阐述了新闻事业的功能、宗旨与地位,他的新闻思想超越了王韬、郑观应等前驱先路,成为近代中国新闻思想的一个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