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逐步向我们走来,教育面临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基础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注意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一定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是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从哪里入手?我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非常重要。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造。要创造,必须具备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的思维水平,其思维水平的高低则主要表现在各种思维品质上,包…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要端正教学方向,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面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应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注意力一定要从死盯学生的分数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来,要从只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应试教育转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协调发展,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整体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研究将主要致力于以下方面: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在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呼吁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增减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这一切的实现,主要的然望就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也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科研的一体化趋势,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要求教师要一专多能,知识面要广,承担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要强,那么,根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而只有理性的学习,没有感性的认识和实际的操作,缺少社会劳动实践的锻炼,绝不会有成功的创造。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动手发现规律,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与课外不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彻底改革“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5.
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教学内容的改革,也需要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要实现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必须要立足于现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和广阔独到的创新思维,不断取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及核心内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它是直接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产生的.这里的“应试教育”是一种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21世纪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素质教育要使学生爱学、愿学、乐学,培养起自尊、自信、自制、坚毅、勇敢、机智、热情、开郎、宽容等优良的个性品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应试教育”不同,后者只注重升学考试的知识点,而素质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为升学或就业打好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使之具有学习知识的本领,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祝永坤 《新疆教育》2012,(11):115-115
当今中学化学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这一模式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心环节,只有把化学教学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有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最终转变。  相似文献   

8.
从“应试教育”到创造教育模式的转换 ,是一场涉及面广泛的深刻变革 ,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动 ,还涉及到经济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 ,涉及到社会大众对新教育模式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因此 ,从“应试教育”向创造教育模式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现状分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的教育模式要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从“应试教育”向创造教育转变 ,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 ,就目前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物质基础对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有一定影响。正确教育观的确立不…  相似文献   

9.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造就出21世纪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本文提出在数学教学改革中要作出几项重要调整:教与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基本能力与创造能力并重等。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在素质教育中属于创造能力层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的数学素质不仅在其掌握多少数学知识,能解决多少难题,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是否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迅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的数学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应试教育的体系,造成了强于基础,弱于创造;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书本,弱于应用的现象。要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既适应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培养,除了更新教育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之外,我们不妨从实际出发,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正逐步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数学开放题的核心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从高中数学开放题的概念、特征、价值及教师教学设计上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下的数学教育,要求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具有创新精神和独创能力。未来的世界就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看成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初中数学教育则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最近,从一项社会调查表明:我国对青少年的教育缺少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立即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教育,尽快地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为知识经济社会更需要劳动者具备更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说,知识经济呼唤着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性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创造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由之路。一、创造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欲和创造能力创造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目标有着区别。创造教育以全面提高素质、服务社会为目的,应试教育则以升学为目的。创造教育有两个基本目标:()对…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途径很多,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尝试:解放思想,跳出应试教育的桎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打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填补空白,挖掘创造源泉;积极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爆炸,素质教育成为现实而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并已在相当的程度上付诸行动。本文拟就两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以期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素质和能力的提高。1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就主流情况进行的划分素质教育是强调对学生身心、道德、思维、判断、比较、综合、行动等方面基本素质的教育,它是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将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基础。应试教育是强调让学生掌握人类所创造的所有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记忆模仿工夫可以,但创造能力表现平平,这是许多调查和教学实践所证实的.“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而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据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袁维新教授的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科学创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淡化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模式单一,阻滞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是人们所关切的课题。当前学校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强烈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  相似文献   

20.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教育思想上带有根本性的重要转变,也是当前教育基本理论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何谓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什么弊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实现这一转变?怎样实现这一转变?本文试从这几方面择要简述,来探讨这一转变的历史必要性.一、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