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与地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习地理必须了解历史,而历史的变迁必然和地理紧密相连。笔者就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谈点体会。一、激趣地理教学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授某个事物的现状和表象,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如果适当渗透某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学生就会感到趣味盎然。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授初中地理第一册(沿海版)第一章地图的知识时,我们不妨引历史事例讲述地图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古代军事家管仲在他的《地图篇》中写道:凡用兵…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注重把握其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因为许多历史年代和事件,如果孤立地去学习它,不但枯燥乏味,而且生涩难记。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视历史年代和事件相互关联因素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些记忆规律,使无意义联系的枯燥数字和事件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相互联系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一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巧妙并有艺术性,就能很好地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师应力争用“开场白”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去思考。以下是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几种导入法。1. 新旧知识联系法。在导入新课时,将新的教学内容和与其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使学生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和想象,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做到温故知新。例如:功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回…  相似文献   

4.
历史,贯穿古今,纵横世界,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这样历史知识相对于其它文综科目就更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记住如此庞杂的知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觉到,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种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以往历史课上教师只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大部分教师把原本有趣的历史知识简单化,只是一味地强调历史原因、经过、意义和影响等。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枯燥,这种低效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反感,进而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科目兴趣浓厚,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历史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并在教学中实施,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践,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都很重要,学习历史也是如此。如果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通过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对知识丰富,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道德品质好的教师是钦佩的,对他所教的课程也就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教师在教学当中也会发现学生本来记住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就又忘记了,初中历史的学习也是如此。为了适应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知识网络的构建的方法应运而生。初中历史教师如果能在教学当中很好地运用知识网络的构建,就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应的史料,使学生明确历史知识的时代背景,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更好地学习历史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注重选用经典的史料,使学生充分了解历史知识所传递的寓意,牢牢记住历史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有很多有趣的的历史故事,如果我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那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怎样使中学历史教学增添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地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许多历史教师都能做到用足用好教材,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地把握高考方向,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更好地应对高考。在近几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文综三科中历史学科最难学、最难记。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只有准确记住基础知识,才能构建起历史知识的网络。因而,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并指导学生自己摸索巧记历史基础知识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年来总结的记忆历史知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焰 《湖北教育》2005,(3):58-59
历史记载的是整个人类发展的过程,它不局限于某个民族和地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上认识和研究历史,特别是要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注意历史的宏观教学。何谓宏观教学?就是指利用历史的纵横联系学习历史知识,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并把握完整的历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欣赏者。赏识学生的细微进步和小小闪光点,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和实现历史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郑玉雪 《考试周刊》2013,(67):145-146
<正>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呈现出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低端倾向,将历史教育庸俗化,师生以应试为目的,以死记硬背为学法,以为只要记住一大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名词就可应付考试,考试结束,知识也就忘光了,从而使社会上产生了"历史教育无用论"与"历史教育危机论";另一种是高端倾向,将历史知识神圣化,高深化,宣扬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是学者们在象牙塔中研究出来的高深莫测的东西,人为割裂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将历史教育成人化,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变成"囫囵吞枣",产生中学不适合搞历史教育的论调。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政史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个性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就是使历史事件再现的过程。通过历史再现让学生详细了解历史发生的真实情况,他们会对这些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不对历史的发生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只是对知识点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对历史知识只是机械记忆和生搬硬套。没有对知识的理性认识,也就没有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对学习历史不具备主动性。所以,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体会历史的  相似文献   

16.
汪斌 《机械职业教育》2000,(11):22-22,37
《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是工科中专非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主要使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正确分析和使用本专业生产中常见的电气设备。本课的特点是内容多而杂 ,学生学习困难 ,不能灵活应用。其实 ,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的知识有很多是互相关联的 ,如果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同类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总结 ,那么学习起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概念之间的关联本课的概念很多 ,其中不少是成对出现、互相关联的。如直流电路部分 ,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 :电源和负载。…  相似文献   

17.
<正>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取决于良好的开始,即warming up。一堂课中如果运用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进行得也会顺利一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warming up就变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此谈谈自己课堂中的warming up。一、以旧带新以旧带新就是教师在新授课之前,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这个方法一般使用在某个单元内的板块教学,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在复习的过程中,利用warming up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从而更好地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要注意丰富其趣味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为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有着悠远的时间和渺茫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问题。太过抽象性的内容会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比较抵触的情绪,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历史可以尝试运用故事来进行教学,历史故事中同样包含有大量的教学内容,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去掌握知识的话,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郭庆 《宁夏教育》2009,(2):59-60
提问是历史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的主要方式。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她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历史教学中,教学环节不同,提问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如导入提问,目的是巩固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集中学生注意力使教与学保持一致和同步;在变换讲授主题时的过渡提问,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在放映音像时提问,意图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20.
蔡顺琼 《考试周刊》2009,(4):168-169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记笔记、"加工"知识、联系知识、"以史为鉴"、科学记忆和解题,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