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为第九册第70页-72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平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归的方法探索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75~78页。教学目标: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渗透用"旋转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1)幻灯片演示:一个底4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2要求学生口算它的面积。(2)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幻灯片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3)小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式是通过剪拼…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70~7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迅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平移数学思想。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80———81页。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究发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教师:三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投影仪,小黑板;学生:每生两个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画出高)的梯形。教学过程:一、铺垫质疑,导入新知提问…  相似文献   

5.
石顺宽 《云南教育》2005,(28):31-3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九册第64.66页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 ̄66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六第1 ̄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的思想#2.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具$学具准备!教具!用硬纸板剪成的平行四边形2 ̄3个"一个可拉动的长方形框架"剪刀#学具…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70~73页。教材简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公式推导运用的“转化”思想,在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以及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应用广泛。教材首先用数方格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通过剪、拼的操作,转化、抽象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编排为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自然导题1.用幻灯出示如下图形:提问:你对哪些图形最熟悉、最了解,并知道些什么2.在幻灯片的长方形上映出长6厘米、宽3厘米的具体数量,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九册摇P64~66的内容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思想。2.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小黑板、剪刀、实…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义教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4—66页例1。教学目标 :1 在理解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初步掌握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质疑导入1 请同学们帮忙解决问题 :学校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分配给各班种植作物 ,绿化校园。如果每班分10平方米 ,可以分给多少个班级?(多媒体出示学校美丽的绿化地)2 要想解…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32—3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⒉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树立空间观念,让他们初步感知与学习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教具准备: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抽拉式投影片。学具准备: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两个…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等四边形的面积。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做数学”过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九册第64~66页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思想。2.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游戏。教师出示右图这个不规则图形。提问:你能直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教师演示:把左边的半圆沿虚线剪…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和运用转化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初步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统编教材第九册第63~64页例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苏教版第八册第53页~5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带着数学走向生活,解决生活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生: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生2: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推导出来的。教师板书:新→旧师:拿出你们手中的梯形,摸一摸梯形的表面,你们能把梯…  相似文献   

16.
李华  洪发林 《辽宁教育》2005,(8):102-10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掌握图形转化的思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151页例5。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2.让学生发现、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并得出简便算法。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用铁丝围成的边长3厘米的正方...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2.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3.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形状无关,与底和高有关,会运用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法则,会利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转化、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其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1.通过七巧板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动手动脑的习惯。2.对所学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一步复习巩固。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直尺、铅笔和剪刀。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29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幻灯机等。技学过程:(一)导语:这节课请同学们都来参加七巧板游戏,看谁在游戏中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做的七巧板好,拼的图案多。(二)板书课题:七巧板游戏。1.做七巧板: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正方形纸片,手放在桌面上。老师教你们做七巧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