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作家苏珊·桑塔德的长篇小说《在美国》日前荣获年度美国图书奖。67岁的美国作家苏珊·桑塔德是美国先锋派文艺理论的创始人,其著作除文艺论述之外,还有多种剧本和小说。多年来,她醉心戏剧,不但登台演出,而且导演舞台剧和电影。桑塔德是波兰移民的后裔,她的作品《在美国》是一部历史小说。书中女主角玛莉娜是19世纪70年代波兰的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演员,她在华沙皇家剧院舞台上扮演各种悲剧角色,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慕和敬仰,被誉为民族的象征。可是,当时波兰被俄、德、奥三国所占领,人民没有尊严与自由。…  相似文献   

2.
不灭的波兰     
正在漫长的千余年历史中,波兰曾经是欧洲第一强国,但也曾三度被瓜分又三度浴火重生。在强邻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波兰,正像其国歌所言"波兰没有灭亡",她依旧祥和、美丽、坚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华沙的美人鱼情结提起美人鱼,很多人会想到童话大师安徒生《海的女儿》(1837)中的主人公,想起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雕塑。但实际上美人鱼的故事伴随了波兰首都华沙的700多年历史,华沙的第一个美人鱼雕塑(1855)也比哥本哈根的早58年。  相似文献   

3.
去年底,中国音乐家协会与波兰肖邦协会和肖邦国际基金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和波兰驻华大使馆的协助下,联合举办了《肖邦岁月——波兰音乐周》活动。活动包括《肖邦生平图片展》;放映介绍肖邦生平的电影《肖邦——爱的渴望》;举办《作为钢琴教育家的肖邦》和《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的讲座及开办肖邦作品大师班,活动还举行了5场肖邦作品及波兰其他几位作曲家作品音乐会。音乐周期间,中国文联出版社隆重推出波兰杰出的肖邦专家斯门江卡所著《如何演奏肖邦——回答问题的尝试》一书。这也是两国音乐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后的第一个具体项目。肖邦的…  相似文献   

4.
欢涧 《世界文化》2023,(2):17-22
<正>2023年,对于伏契克(1903—1943)的读者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2月23日,是伏契克诞辰120周年纪念日;9月8日,是伏契克被德国纳粹杀害80周年纪念日。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新闻记者,其代表作《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1945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9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成为捷克文学史上译成外文最多的作品(外文版本多达200多种)。《报告》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于194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20多个版本的《报告》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5.
在波兰,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名字家喻户晓。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是波兰人民引以自豪的伟大人物之一。一、肖邦的生平肖邦于1810年2月22日出生在华沙西北部约50公里的幽静的小村一一ny-Ai拉佐瓦·沃拉(即现在的“肖邦故居”)o父亲尼古拉·肖邦是法国人,在华沙中学任法语教员,波兰的爱国者,曾参加过由科什秋什科领导的反抗沙俄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肖邦有一姐两妹。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奏,11岁时,已被公认为是才华横溢的“神童”。16岁进华沙音乐学院,18岁开始到外国巡回演出。1830年3月在华沙举…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日中邦交恢复正常化25周年,也是中国“’97国际歌剧舞剧年”。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受中国文化部邀请,日本著名舞蹈家花柳千代女士及她创作的大型歌舞剧《大敦煌》于8月19至20日,以她精湛高超的舞蹈艺术和摧灿夺目的优美舞姿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则。我第一次遇到花柳女土是1985年5月末,那时,她也是第一次访问中国,在北京、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敦煌、南京、上海等地,向中国舞蹈艺术家传授日本舞蹈演技共和他们交流。那天,我来到北京舞蹈学院的排练厅,花柳女士正在指导十几位中国学生排练,不巧录音机发生故障,无法用音…  相似文献   

7.
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波兰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是法国人,曾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母亲是波兰人,贵族子弟,酷爱音乐。大概是母亲的遗传和家里浓郁的音乐氛围的熏陶,肖邦很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他6岁时能把听过的曲调用钢琴弹奏出来;7岁从师捷克音乐家瑞夫尼学钢琴,当年便写出了《g小调波洛涅兹舞曲》;8岁开始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1824年,肖邦拜师德国音乐家、当时任华沙音乐学院院长的埃尔斯纳,两年之后中学毕业,成为华沙音乐学院正式的学生。他爱上了那里的声乐专业的女生康丝坦采,但只是单相思而已。…  相似文献   

8.
经过作与编辑两年的辛勤努力,由名学张岱年、任继愈任名誉顾问,由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孔德懋女士任主编的《孔子家族全书》日前由辽海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初,艾丽卡·曼在替她去世的父亲,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ThomasMann,1875—1955)编辑书信集时,接到一封来自波兰首都华沙的信。写信人乌拉基斯拉夫·莫伊斯(WladyslawMoes,19∞一1986)自称即是托马斯·曼最著名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那个小孩儿,说他那年在威尼斯见到大作家曼时是十一岁,虽然小说把那个叫塔齐奥的小孩儿写成十三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孙玉蓉女士是一位有心人,多年来,她对俞平伯老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先后编辑出版了《俞平伯研究资料》、《俞平伯序跋集》、《俞平伯旧体诗钞》和《俞平伯散文选集》等书,这些书,每一部都要付出漫长的时间和辛勤的劳动。她为俞平伯的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中国的文化积累做出了自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与中国古代性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与中国古代性观念王志武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绝欲、纵欲和节欲的争论。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揭露禁欲主义给青年女子造成的严重后果,发出了个性自由的时代呼声。《金瓶梅》的作者却慧眼独具,敏锐的发现个性自由这种正义呼声背后掩盖着另一种倾向...  相似文献   

12.
宁宗一 《寻根》2001,(4):58-63
回顾中国小说艺术发展史和小说出版以及传播史,我国的一些经典性和名的古代小说几乎部部皆有评本传世,有的一部小说还有多种评本。其中如钟伯敬、叶昼和毛氏父子等的《三国演义》评本,李卓吾、叶昼、金圣叹等的《水浒传》评本,陈士斌等的《西游记》评本,张竹坡、李渔、龙等的《金瓶梅》评本,以及脂砚斋、护花主人、黄小田等的《红楼梦》评本,卧闲草堂、齐省堂本、黄小田、张虎等的《儒林外史》评本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01,(3):53-53
2001年1月26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三),在中国人民欢度新世纪第一个新春佳节的时候.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代表中国化部部长孙家正向加拿大遗产部部长科普斯女士赠送了一批中国图书,请其转交加拿大图书馆。这是庆祝中加建交30周年举办的”中国化季”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批图书共500余册,其中有古典名《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现代大师的作品如《鲁迅选集》、《巴金选》等,赠送的图书中还有国内最新出版的《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4.
在最新出版的《长眠不醒》、《高窗》等小说中文译本的封腰上,有如下宣传文字: “艾略特、加缪、奥尼尔、奥登、钱钟书、村上春树等文学大师们崇拜的大师。”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月26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三),在中国人民欢度新世纪第一个新春佳节的时候,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代表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向加拿大遗产部部长科普斯女士赠送了一批中国图书,请其转交加拿大图书馆。这是庆祝中加建交30周年举办的“中国文化季”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批图书共500余册,其中有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现代大师的作品如《鲁迅选集》、《巴金文选》等,赠送的图书中还有国内最新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中国文化小百科》、《中国揽胜》、《中国对外经济法…  相似文献   

16.
现住成都的藏族作家阿来,是一系列获奖短篇小说的得主。他的最新力作《遥远的温泉》获“2002年全国最佳30篇小说奖”;其法译本即将面世。1998年出版的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中国最高学奖——茅盾学奖。2002年根据《尘埃落定》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也在全国轰动一时。《尘埃落定》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叶岗 《世界文化》2002,(3):8-10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是以1979年的中篇小说《且听风吟》走上文坛的,创作于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长篇小说,创下了发行量1500万册的天文数字,成为与大江健三郎、安部公房和吉本芭娜娜齐名的著名小说家,且有强劲居升的势头。小说在世界各地也赢得了广泛的影响,《纽约时报》等各种传媒大加举荐,《纽约客》杂志还刊登了作者的短篇小说《电视人》。《挪威的森林》在中国有两种较好的译本,一种是大陆的林少华译本,另一则是台湾的赖传珠译本。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与怀庆府方言俗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与怀庆府方言俗语□高培华杨清莲《金瓶梅》两次提到怀庆府:第六十九回写西门庆与夏延龄派遣心腹家人,到怀庆府提刑正千户林承勋处,探听京中考察、升转官员的消息,由此得知西门庆将由提刑所副千户转正千户掌刑,夏延龄由掌刑正千户升指挥管卤簿。第七十回写...  相似文献   

19.
《赵氏孤儿》的西方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 ,一部法国戏剧《中国孤儿》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上演 ,这部由孟华翻译、林兆华导演的剧作 ,就是当年伏尔泰取材于元杂剧《赵氏孤儿》所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把历史回溯几百年。 1689年 ,也就是清康熙三十七年 ,法国传教士马若瑟来到中国 ,学会了汉语 ,他将《赵氏孤儿》这部元代文学杰作译成了法语 ,寄给法国富尔蒙王室图书馆。该剧译本片段于 173 2年 2月发表在巴黎《水星杂志》上 ,全文则收入法国耶稣会会士杜赫尔德主编的《中国通志》(173 5 ) ,此乃中国戏曲在西方的首个译本。该书中 ,中国文学译本除了《赵氏孤儿》 ,还有《庄子休鼓…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波兰著名作家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诞生100周年和逝世35周年。波兰议会宣布此年为“贡布罗维奇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他载入“对具有全世界意义的名人和特别重大事件”举行周年纪念活动的权威名册。在这一年中,波兰和世界各国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在中国,《世界文学》在这一年第三期发表了贡布罗维奇的3个短篇小说和日记片断,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费尔迪杜凯》和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