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引入新课,解读课题 北京有一座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那就是——(读课题:颐和园)只要一走进颐和园,你准会着迷、陶醉、惊叹。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感受颐和园长廊美丽的景色,掌握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师:在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生齐读课题)它可是一座具有皇家气派的园林,里面的宫殿金碧辉煌,树丛葱郁,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相似文献   

3.
颐和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为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  相似文献   

4.
正一、读者意识下的原始解读初次接触《颐和园》这一课是在很多年前了。乍一读,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一篇游记而已。再次捧读,却被深深地吸引,不是因为颐和园是世界遗产,而是读着文字,仿佛觉得自己在跟着作者的步伐一起游览颐和园,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想着自己曾经漫步其间的情景。读完我不禁感叹: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布局巧妙、建筑宏伟,既有清新的自然景观,又有古朴的人文景观,真不愧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是一篇看图学文,图文展现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了解作者在各观察点上看到了些什么,初步感受颐和园的美丽。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紧紧抓住课文  相似文献   

6.
安永 《山东教育》2009,(9):30-31
我国历史悠久,风景名胜众多,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多处景观名列其中。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三篇课文,就选取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处景观,展示了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其中《颐和园》一课,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层次清楚地描绘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相似文献   

7.
《颐和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一课,用生动细致的语言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大而美的特点,学习本课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声激情,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展示全景——感知  相似文献   

8.
<正>故事发生在去年秋天,那时我参加学校的秋季创优课,选的课题是一篇传统的写景文章《颐和园》。讲课那天,由于下着绵绵的秋雨,我上课时情绪比较低落,状态很不好。所谓的"创优课"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进  相似文献   

9.
《颐和园》是第三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优美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的,以此来启迪学生想象景物之貌,感受景物之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一、理清顺序,掌握课文脉络 课文是按照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记叙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以获得对课文整体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课文的脉络:第一步,弄清作者是按怎  相似文献   

10.
佛香阁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是颐和园全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阁八面三层四重檐,高41米,下端有20米高的石造台基,气势雄壮磅礴,是颐和园的标志。“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  相似文献   

11.
“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七册第10课《颐和园》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按参观顺序,叙述了游览颐和园的经过,描绘了颐和园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感情.我们要通过讲读,让学生感知公园的美丽,把握观察的顺序,体会文章的韵味,临摹课文的章法.  相似文献   

12.
《颐和园》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高度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围绕着这个中心 ,课文分三大段来写。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总的印象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第三段(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 ,赞叹“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这样既突出了主要景点 ,又概述了全貌 ,使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文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写文章要有中心”…  相似文献   

13.
《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东北师大附小王显才教学目的:1.通过本文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美,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园林的思想感情。2.通过本文教学,理清作者的参观顺序、学会给课文分段。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颐和园的美....  相似文献   

14.
《颐和园》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讲读课文。全文分五段,二三四段是重点段,每一段都有一幅图,分别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教课前,我想:我应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员,要把《颐和园》的美丽景色通过教学永远留在同学们心  相似文献   

15.
一、首尾连读,以疑激情教学伊始,让学生将首尾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从而发现“美丽”一词在文中的重复使用。那么,颐和园到底怎么“美丽”呢?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品读全文。二、驻足景点,品味美丽1.给提示,读全文。①初读:想一想,作者描绘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②细读:你认为颐和园的哪一处景点最美丽?画出能够突出景点美丽的词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相似文献   

16.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  相似文献   

17.
游颐和园颐和园里风景美, 荷花荷叶绣成堆。船儿绿绿象柳叶, 鱼儿有红又有黑。夏夜皓月一轮挂空中, 稀稀疏疏几点星。庭院寂静人皆睡, 唯有蝙蝠捕蚊虫。  相似文献   

18.
一、新旧联系 ,理解总结段 ,设计教学思路在学习《长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颐和园》和《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写法上有共同点。教学伊始 ,我通过一道思考题导入《长城》一文的学习 :“找出《颐和园》《赵州桥》《长城》这三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在哪儿?起什么作用?”学生不难找出《颐和园》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句话在文章开头 ,起总起的作用 ;《赵州桥》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在文章中间部分起过渡作用。通过读书 ,学…  相似文献   

19.
颐和园     
《课外阅读》2013,(3):67+66
<正>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部,总面积29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3/4,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颐和园原为元、明皇帝的行宫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称颐和园。全园分为三部分,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主体,是慈禧和光绪朝会大臣的地方。仁寿殿后,是慈禧、光绪和后妃居住的生活区,是一组用游廊连接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颐和园》是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全文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陶冶了爱美的情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教学此文时,我认为应该抓住“一线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