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多方面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不利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分析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提出新的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介绍了该专业在考核方式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借鉴英国BTEC教学模式改革高职考核评价方法的浅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当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多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职教育理论、体系和运行方式,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上,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直接影响了改革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在借鉴英国BTEC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考核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学改革在多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职教育理论、体系和运行方式,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上,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本文提出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注重平时成绩,注重平时的过程,以学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各方面综合评价来确定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相似文献   

4.
油晔 《考试周刊》2013,(55):158-158
虽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的成果,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上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高职《大气污染控制》课程深化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结合高职类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建设过程,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着手,探讨了高职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课程改革的具体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与荷兰均推行能力本位的教育,在能力本位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本文对加拿大与荷兰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发展的现状,论述了我国高职教育应借鉴加拿大与荷兰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类型课程的标准.改革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方式,实施融于特定环境中和项目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闭卷式知识考核,实行过程操作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CDIO教育理念,以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的英语教学为例,从课程改革思路、教学项目、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体现高职课程改革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园艺专业主干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核方式改革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考核方式的改革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本文以园艺专业《园艺设施》课程为例,就当前的园艺专业主干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和园艺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园艺设施》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经济法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高职经济法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以培养高职学生的经济法应用能力为主旨是高职经济法课程改革的根本。在教学改革中,要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开发高职经济法教材,完善各项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程考核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素质形成规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当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理论和教学模式。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高专课程考核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等数学》的课程改革自然也在其列,然而,对于《高等数学》这门传统的基础课程来说,如果只是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并不能实现实质性和突破性变化,只有改变观念,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以行动导向的思想为指导,对其进行颠覆性的改变,彻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实质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双高计划"的落地,高职院校进入了"双高"时代。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的实践成果,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将传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信息化、在线化,更好地适应"双高计划"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专业技能类课程而言,采用以期末考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方法是不科学的。笔者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索,设计实行"24X"新考核方法,结合学校竞赛开展课程教学,利用第三方变参化测试平台进行期末考试后,每位学生的试题考核点相同但答案不同,批改试卷工作量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为例,依据“宽、实、活“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实施以“课程综合化、教材活页型、教法多样性、懂会结合并强调会“为特点的“ZGY“课程体系,即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应用课程体系“.采取课程打包,自编教材,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引入国际质量保障管理体系元素、加强细节教育等措施,体现“宽、实、活“新技术和“能力至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结合传统的电气控制与PLC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职业类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毕业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以及"做中学"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给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理念和具体措施,阐述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组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渗入“课程思政”理念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想政治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其综合素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理念是提高教师的创新评价体系,树立“以生为本”观念。高职英语教师可在公共英语课上渗透“课程思政”理念,促进学生思想和德育上的发展。文章论述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教学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中职课程教学改革难度大、任务重。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针对学校存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脱节现象,提出了构建“中职数学+专业”的课程整合和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建立课程组、研发新教材、优化教学模式、搭建资源库等措施,进而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和教师专业素养,为后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效融合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权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要拨开认识误区,其改革的不仅是课程本身,还包括招生制度、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教育保障等方面的变革,由此满足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的多元职业性、开放互动性、跨界合作性和自由民主性。当前,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参与选择的自由度不高、选择的选项不够以及学生选择课程的能力不足三个方面。从应对策略来讲,应赋予学生"专业+课程+生涯发展"的多元选择权利、为学生提供"目标+过程+环境"的自主选择空间和培育"责任+心智+方法"的学生核心素养,以打造适应学生的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1+X"证书制度是新型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为了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须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证书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不畅、信效度偏低、"两证"融通度不够、专业匹配不足、"双师型"教师素质偏弱、教材教法适应不良、课证融通平台与渠道缺乏等。职业院校应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确保信效度、产教融合、加快课程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材教法、搭建"学分银行"等策略,确保"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适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龙艳红  李波  罗昕 《高教论坛》2012,(3):123-125
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造是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探索了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造的思路与方法,阐述了以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课程项目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