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不上”“×下×不下”是新疆汉语方言中一种表示估计的特殊句式。它们的构成方式颇具特色,表达的意义亦很丰富。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描写:一、有关这种句式的特点;二、两个句式所表示的各种意义;三、句式中“×”与“上”“下”的搭配能力以及搭配后构成的形式所含义项的分析和归类。“×上×不上”“×下×不下”句式中的“上”“下”都是表结果的趋向动词,“上”读[xa〕,“下”读[xa],“×”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如关上关不上(关得上关不上)/冻上冻不上(冻得上冻不上),写下写不下(写得下写不下…  相似文献   

2.
“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汉语中表示比较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我们选择三种典型的比较句式:“形容词+于”句、“比”字句、“和……一样”句,考察它们在科技语体中使用情况,以说明几种比较句式的功能特点。为了更能够说明比较句的使用特点,我们还将对比文艺语体中比较句的分布来说明。前两种句式属于差比范畴,后一种是平比范畴。  相似文献   

3.
“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日趋流行,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种句式的产生,是历史地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吸收英语“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结果,这种句式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是其得以流行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问疑解难〕 1、什么叫句式?这个句式与第五单元的“句式”有什么不同? 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句式变换是指,为了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由于选用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而第五单元中的“主谓句”“非主谓句”这一类的句式,是从句子的结构、功能上着眼,不着重于表达效果,这就是变换的“句式”与第五单元的“句式”的区别点。 2、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长句、短句等句式的类别划分有什么标准?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先来比较下边三个句子: ①这件事感动了他。②这件事把他感动了。  相似文献   

5.
句式转换是推导“V双”的前提。“绝对对称”结构“NP1 VP NP2(NP1=NP2)”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它无法按照《语法讲话》的句式转换要求生成另外一种句式,它只存在一种句式。句式转换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就不能用“NP1 VP NP2(NP1=NP2)”这个句式来推导“V双”,利用该句式推导出来的“V双”也不科学。  相似文献   

6.
“X是X”句式以“是”为轴心,前后成分完全相同,表层形式简单而内在意义丰富,是一种特殊的句式。从“语义——语用”互补原则的角度出发,对“X是X”句式进行比较细致的语义分析可以发现,“X是X”句式并不像许多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毫无语义学上的意义。它具有非常丰富的显性语义和无限的潜在语义内容。  相似文献   

7.
表“补充增加“义的副词“还“的平行句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表“补充增加”意义的副词“还”,其平行句式的特点是:句法结构平行对称,对应的结构成分语义上有类同性,平行句式的结构方式有”同主异谓”“异主异谓”两类,其内部语义关系除常见的递进之外,还有并列、连贯。“还”的辖域和语义重心关系密切,两决定了平行句式的法结构方式。辖域的大小影响了句子焦点的明晰度。促使焦点明晰方式只能是缩小辖域。  相似文献   

8.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郭沫若、叶圣陶和周汝昌先生都认为“五、四”句式应作“四、五”句式。本文认为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是正确的,不存在句式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句式叙述性“有没有VP”的出现,势必对普通话句式的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与普通话传统用语“VP没有”都是选择问句,表达的基本意义相近,使用时,人们往往把这两种形式看成是完全等同的。本文着眼于这两种句式的“微殊”,试从形成模式、问话期待、语义重心和回答方式、句式特点和变换方式上作一些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10.
让作文语言“活”起来的方式很多,但巧用句式,无疑是一种快捷、易学的方式。而在考试作文中,骈散结合、长短有致、富含哲理的句式,也往往是得分的“亮点”。一、巧用长短句1.长句改短句,使句式跳跃、明快,富有节奏感,表意更明显。例句:夕阳照在河岸上,显示出血一样的残红色。改  相似文献   

11.
论连动句式"V起来+V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句式“V起来+VP”根据其前后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五小种,即分别是承接关系、目的关系、方式关系、条件关系、解释或说明关系;在形式上根据句武主语是否可以后移到“V起来”和“VP”之间,把“V起来+VP”分成两类,即典型的连动句式和虚化的连动句式.  相似文献   

12.
能够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张文海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部分的第三款,是要求“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所谓“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这是一个限制条件。要了解这些特殊句式,也不是要求孤立静止...  相似文献   

13.
〔考点提示〕句式,通常指句子的结构方式。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与书面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仿用句式即仿照例句造新句,实质是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仿用修辞格为主,一是以仿用句式或语气为主。常要求句式一致,即“形”似;内容吻合,即“神”似。变换句式是“同义句”的…  相似文献   

14.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魂”,反映着一所学校的总体价值取向。大中学校的校训多采用“四言八字”词语组合句式,存在着伟人崇拜、泥古崇古、道德修养至上、祈使句式及轻视学生求知和思维方式的倡导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爱V不V”句式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V不V”句式来源于部分“如果爱V,那么就V;如果不爱V,那么就不V”这种两重复句原式的紧缩。原句式在语用层面上分布于三种不同的语境,从承载语义信息特点上看,它可以分化为A、B两种不同类型。“爱V不V”句式是由承载B类语义信息的原句式紧缩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程序副词“太”可以出现在“太+A/VP(+了)”(S1)、“不+太+A/VP”(S2)、“太+不/没+A/VP(+了)”(S3)三种句式中。句式S1中的“太”既可能是“太1”也可能是“太2”,这可以通过共现成分或分句加以分化;句式S2中的“太”是“太1”;句式S3中的“太”是“太2”。  相似文献   

17.
元明杂剧的宾白语言,因其杂剧体裁的特点和元明白话特点的综合,形成了一些特色句式,如“试V/VP(咱)”句式,“兀的”的系列句式等。对其特色句式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研究,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特色句式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杂文中作者的介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以“评价系统”理论中介入次系统为视角,以语篇和句式为基础,分析杂作的介入方式,及介入的主、客观性。章认为“评价系统”是目前批判研究本的便于操作、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例谈语句中表“强调”的几种方式》(见《语文知识》2000年第8期)一文中,谈到了表“强调”的几种方式:①运用反问句式;②运用感叹句式;③运用倒装句式;④借助关联词语,运用复句的方式;⑤借助于标点符号的强调方式。然而,正如作者所言: “表‘强调’的方式不仅仅以上几种。”笔者以为,就初中语文而言, “语句中表‘强调’的方式”还可以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留学生出现的话语偏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的使用情况:一“到处”“处处”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句法功能;二、相关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常用句法格式;三、相关句式中“都”的使用情况;四、“到处”“处处”相互替换的制约因素,在对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描写和解释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在语境中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