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担忧。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表现在学术、社会活动、经济生活、就业求职等几个方面。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形成,既有社会方面的影响,也有大学生个人素养方面的原因。构建心理教育交流互动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辅导,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诚信教育的辩证关系,将诚信教育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是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诚信危机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了在校学生不诚信行为的主要表现,阐述了从建立诚信行为的良好环境、建立诚信教育机制、建立诚信教育师资队伍、建立诚信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全社会要形成诚信风气;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中深化诚信教育;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大学生信用档案和失信惩戒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综合施教,从根本上落实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4.
部分大学生的失信行为,直接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高校的顺利开展。针对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诚信教育欠缺,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等造成大学生诚信弱化的原因,高校应从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教育环境,让大学生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等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诚信缺失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列举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现象的基本上,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等各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可以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诚信体验教育、营造诚信的家庭氛围和完善高校诚信教育机制等方法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从诚信的基本概念分析,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忧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诚信教育、开辟崭新的诚信教育途径、建设高素质的诚信教育队伍等对策和建议,以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塑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黄超 《高教论坛》2006,(4):19-20
针对大学生目前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诚信教育的对策,即诚信教育应与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应与教师诚信相结合,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健  张卫 《教育探索》2012,(7):136-137
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建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和学业等方面,其原因是社会诚信缺失和学校诚信教育乏力以及家庭及个人信用意识淡薄.为此,应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开展诚信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准确把握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在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