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代玉鱼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晚期。佩鱼之风始于商代,墓葬中出土大多是棺饰玉。而西周玉鱼形态更为丰富,或悠悠摆尾,或团身跳跃,形式多样化。造型简洁而生动,是琢制者在掌握了各种鱼的形态特征后,加以提炼概括,用简单的线条创造出来的艺术品。西周玉鱼的特征西周时期的玉鱼多是片状雕,形象生动,其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3)
正近年来,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城市建设,在殷墟原保护范围边沿地区基建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总计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清理发掘了一批商代房基、墓葬、车马坑、祭祀遗址、祭祀坑、水井、窖穴、灰坑及道路等重要遗迹。发掘商代墓葬30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及玉石器、陶器、骨蚌器等,堪为商代玉器的标准器。玉鱼形刻刀(图1)a.玉鱼,长6.8厘米,青灰色。体呈弧形片状,鱼方形嘴唇,圆眼凸出,嘴后有一个圆形穿孔。背、腹鳍用斜线纹雕刻,背鳍较窄长,腹双鳍较短。刻刀在  相似文献   

3.
十七年前,一座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商代大墓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程家村被发现。墓内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原始瓷器等多达2000多件,这些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点鲜明的出土器物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享誉海内外,并为描绘三千多年前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图景提供了极好的参照。新干商代大墓中出土的玉器是商代时期长江南岸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754件(颗)出土玉器时研究当时长江中游地区方国的玉器文化和玉雕技术具有特别的价值,它和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商代玉器及长江上游地区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玉器等共同代表了长江流域商代玉器的风貌和成就。为方便广大读者了解与鉴赏新干大墓出土的商代玉器,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本刊特邀请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彭明瀚先生撰文介绍与鉴赏该墓出土的玉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7,(11)
正2004年3~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大司空东南地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了大量商代成规模的房基建筑群、窖穴、水井、灰坑、灰沟、车马坑及354座商代墓葬等,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铅器、金器、铜器、牙角骨器、蚌器、玉器等。此次出土的玉器均有代表性,可以说是商代玉器的标本,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6,(3)
正2014年6月,湖南民国初年出土的商末周初青铜重器皿方罍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盖身分离、流离颠沛之后,器身终自海外回归故乡湖南,这件盛事成为2014年社会关注的文博界热点之一。湖南是我国南方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最多的省份,曾出土过商代四羊方尊、人面纹大禾鼎等青铜重器,其造型和纹饰既有中原风格,也有地域特色,很多造型奇巧独特。湖南发现古代青铜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历年来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数量巳达300余  相似文献   

6.
汉画像石是汉代形成的一种雕刻艺术,多置于墓中。其题材内容丰富,有现实生活,历史故事,有神话传说,自然景象。其雕刻技法多样,有平面阴线雕、剔地平面雕、浅平面阴线雕、凹面雕、透雕、圆雕等。徐州是汉画像石出土集中地之一。其汉画像石艺术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王建国 《收藏界》2011,(6):80-81
钱样,是用木、玉、牙、锡、铅、铜所刻,用以进呈朝廷审定的钱,又名祖钱,也叫雕母。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普遍认同的还是铜质雕母,至于其他材质的钱样除了象牙雕刻的祖钱,只有一枚元代的"大元国宝"铅质雕母被公认为中国古钱币中最早的雕母钱,而木、玉、锡等材质的雕母,则未见有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8.
古韵 《集邮博览》2013,(6):77-77
1976年5月,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随着一件小小玉坠跃入考古队员的眼帘,一座沉寂3000余年的商代墓葬——妇好墓,以及随之出土的青铜、玉器等国宝级文物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2日将发行《中国古代档案珍藏》邮票1套4枚,其中第1枚是“甲骨档案——商代龟甲”。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虚文字”。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研究甲骨50多年的专家胡厚宣统计,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目前,共计出土甲骨154000多片,其中我国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收藏30200多片,香港收藏89片,日本、加拿大、英、美等12个国家共收藏26700多片。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收藏》2012,(4):132-135
商代、西周金器大多为装饰品,而最常见的金箔,多是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或者说,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器物的美感。殷墟出土的金箔十分轻薄,从厚度看,当时的锤揲工艺已相当高超,也说明商代工匠对金子的延展性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不然不可能加工到如此微薄的厚度。1977年,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耳坠(图1)通高3...  相似文献   

11.
周舟 《收藏》2021,(2):92-99
河南新乡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在商代,新乡处于早商郑州和晚商安阳的中间地带,是商王室统治中心区域。青铜器作为商周时期的礼器,是古代文明的物质象征,也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乡的杨岗、马小营、高湾,获嘉的东张居、同盟山,辉县的褚邱、琉璃阁、丰城、固围村,原阳的固堆等地,商代文化遗存十分可观。在新乡商代文化遗址中,出土有一大批珍贵的青铜器,这些文物部分收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檀瑞林 《收藏界》2013,(8):54-59
四川陶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古代的四川由于其所处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等独特情况,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从商代开始就已制陶,这从最著名的三星堆、金沙等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就已得到证实。到了汉代、两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于当年8月出版,笔者认为目录中个别术语的使用不当,现指出与同好探讨,期望目录的表述更确切。"凡例"之"④印刷版别。分别用胶版、雕刻版、影写版、凸版、影雕套印、胶雕套印等来表示。"混淆了印刷用版与印刷方法两类不同的用语,"胶版"等是一种印版(是个东西),  相似文献   

14.
吴伟忠 《收藏界》2011,(8):104-105
近年来,犀角雕、象牙雕等杂项藏品逐渐走俏拍卖场。各地拍卖会上,犀角雕件现身的次数多了起来,少则几件,多则几十件,且都能拍出可观的价格。如在2010年5月下旬,香港佳士得举行的2010春季拍卖"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专场拍卖中,  相似文献   

15.
梦斋主人 《收藏界》2010,(9):108-109
因缘际遇 文物界素有"重器"一说,所谓"重"并非实指重量,而是泛指那些特别珍贵而著名的国宝级文物名品,如著名的毛公鼎、明成化斗彩"天"字罐、商代镶嵌绿松石象牙杯等。我也曾经有过那么一次遇到"重器"的难得机会,只可惜当时不懂,最终亦不能拥有。  相似文献   

16.
贺旭辉 《收藏》2012,(7):132-137
商代、西周金器大多为装饰品,而最常见的金箔,多是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或者说,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器物的美感。殷墟出土的金箔十分轻薄,从厚度看,当时的锤揲工艺已相当高超,也说明商代工匠对金子的延展性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不然不可能加工到如此微薄的厚度。1977年,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耳坠(图1)通高3.4厘米,重6.8克,耳坠部呈扇形,往上由粗及细弯成半圆形,尾端收束成尖锥形;  相似文献   

17.
王勇刚 《收藏》2009,(4):99-101
2005年初夏,陕西甘泉县下寺湾镇闰家沟村发现了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各类文物70余件,其中青铜器57件,是目前陕北地区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这些青铜器中有礼器17件,包括4鼎、5簋、1觑、1尊、1基、2觚、3卣,数量之多,规格之高,为陕北地区所罕见。其中的羊首钺、铃首剑、铃首匕、三銎刀等青铜兵器带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文化特征。该墓还出土了两件圆雕青铜马,为目前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付建 《收藏》2014,(5):80-81
秦始皇陵范围内发现了各式各样的陶俑坑,各个坑中均出土有不同的陶俑。一、二、三号坑中气势恢宏的兵马俑,0006坑中袖手而立的文官俑,9901坑中姿势各异的百戏俑等,都体现着陶俑这个大家族的奇特魅力。被俗称"百戏俑"的俑坑中,出土了20余件形状各异的陶俑,而新近出土的"泡钉俑",则完美地展现了秦代陶俑制造者们精湛的工艺水平及超凡的艺术天分。  相似文献   

19.
蔡国声 《收藏界》2011,(12):107-108
当玉器随着华夏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一个长达两千年的所谓"神玉"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到商代.  相似文献   

20.
刘存忠 《收藏界》2011,(5):88-89
"白金三品"在中国古泉界,名气很大,争议却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来,能够引起中国古钱争议的多为史籍无载或所载不详,后来被泉界发现,但出土情况不明确、难下定论之品,如"大安元宝"、"承安宝货"等等。而"白金三品"不但史书有记载,记载的内容还比较详细,可是,一直以来,出土的"白金三品"实物,形制虽与史载相符,但材质却有异,故导致专家见解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