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课题。在信息时代,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基于本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定义出发,介绍了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对促进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教育数字化过程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现有教育数字化环境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文章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构建数字化教育环境、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个方面,研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从而促进数字化资源共享,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试论信息时代高校创新能力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化与社会信息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创新能力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21世纪确定为“创造教育世纪”,世界各国也纷纷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经济的主力军、知识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有无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强弱,是事关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因此,发展创新能力教育,造就新一代大学生,已成为教育领域迎接信息时代挑战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其问题突出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学生创业参与程度较低等方面。结合大学生的特征及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对策。在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路径的方式下,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张希 《内江科技》2010,31(8):57-57,51
随着信息时代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情感上的问题与矛盾:因此,解决大学生的情感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她)们了解什么是爱、爱的方式及如何疏导自己的感情,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康恋爱观、提高情商、完善性格并使其成为真正智、情、能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接班人是每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因此,国家推出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具有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特点,采取多种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探究问题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等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6)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大,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生力军,如何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相对较为传统和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成果缺乏研究价值和可行性、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高校缺乏相关硬件支持等。为此,本文探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发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供项目经费支持、进行系统培训、开展科技竞赛、搭建科研平台、制定激励机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大学生科研管理在当今教育改革中是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个热门话题。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起步晚,和国外一流大学相比具有不小差距,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制度建设不完善、科研成果水平偏低等问题。在从社会、高校、学生三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后,以江苏大学科研创新工作为例,详细总结了该校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的成功经验,对推动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健康发展、创新高校教育的新途径新举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澎 《科技广场》2007,(4):198-19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逐步市场化,大学生要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应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提升大学生竞争力这一项紧迫任务,对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创新优势的复合型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童赛玲 《学会》2005,(7):50-52,54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对策。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而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建设能有力地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高等美术院校在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建设上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生培养全过程,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创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还是纵深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键。该文分析了研究型专业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实践,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为目标,探索并构建了“讲授+研讨+实验+实践”四位一体的模式,不仅促进了大学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实践,还可为高校研究型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设计和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鼓励参与教学改革活动、科研培养创新思维、团队竞赛拓展创新能力的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地方院校在自足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探索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为了推动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北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形成了以本科生为"科研助理"的培养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入手,指出其对于大学生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并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是21世纪药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我院以药物化学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为依托,通过开辟大学生第二课堂,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重点学科的全面建设中。  相似文献   

16.
简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来秀明  陈旭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35-136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直接影响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的效率并确保其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特殊能力,它是由五种不同的能力所构成。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和丰富课余生活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要把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制度建设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科研创新合作能力上的特点,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适应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以考试为中心的培养方式等方面阐述了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从课程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优化、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师生互动合作等方面分析了开展科技创新协作能力的必要性,从改革教育模式、增强自主实践创造环节、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培养科技创新协作能力的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愈来愈巨大。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迫切要求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本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云 《科学与管理》2011,31(1):78-80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培养创新素养的真正含义在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品质的提升,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目前国内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仍存在诸多不足。现通过目前药学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药学专业教育,总结分析具体举措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