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经典文献,根据1942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社的编辑人员和新华社晋绥分社记者时的谈话整理而成,共约2000多字.谈话地点为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时为中共中共晋绥分局总部所在地.谈话中,毛泽东基于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的经验,结合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对党的新闻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周桂清 《青年记者》2017,(15):104-105
今年是《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70周年.《晋绥日报》作为当时解放区的一份区域性报纸,通过自下而上主动反“客里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肃清虚假新闻报道,创新新闻编辑手法,树立了真实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锤炼,《晋绥日报》成为新闻媒体中的知名品牌,在全国家喻户晓.当今全媒体语境下,反“客里空”运动对传统媒体回归新闻、杜绝虚假新闻、坚守真实客观性报道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面前放着一本战争年代晋绥日报、晋绥新华总分社编辑出版的《新闻战线》创刊号。这本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兴县高家村用粗马兰草纸印刷出版的,颜色变得发黄的新闻刊物,第一篇刊登着四月二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记录;第二篇是陆定一同志在晋绥日报编辑部的谈话。一九四八年三月三十日,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由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宣传部长张子意同志陪同,骑马来到晋绥日报编辑部。这时,编辑部正根据毛泽东同志二月十日为党中央起草的《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党报,福建《湄洲日报》在严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以增强党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19):79-80
<正>陆定一《在晋绥日报编辑部的谈话》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文献之一。首次发表于晋绥边区1948年《新闻战线》杂志创刊号。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和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陆定一等人从陕西省吴堡县出发,乘着木船东渡黄河,3月25日抵达中共中央晋绥分局、  相似文献   

6.
5G来势凶猛,且势不可挡,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传统媒体面临转型融合,我们记者该怎样做才能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正确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新疆伊犁地处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新闻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作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的《伊犁日报》,要牢牢守住阵地,不断扩大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就需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坚持群众路线无往不胜学习︽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的一点体会徐人仲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已50年了。这篇谈话精辟地阐述了办报的群众路线问题,今天重温它,又一次深受教诲。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是加强新闻...  相似文献   

8.
《晋绥日报》副刊是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报纸,创作风格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晋绥日报》副刊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展示《晋绥日报》副刊对当时的时代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面向全球新闻传播、面向不断扩展的媒介生态系统、面向争议性事件开展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增强媒体机构公信力,维护自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0.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2日,是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50周年纪念日。今天,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举行座谈会,邀请我省新闻界的老领导、老前辈,省城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共聚一堂,学习《谈话》,重温传统,畅谈体会,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我的新闻宣传工作。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大家知道,《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5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我省兴县蔡家崖发表的。这篇重要文献,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是受社会尊重的一门崇高职业.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说:“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2008,(10):45-45
《晋绥日报》1940年9月18日创刊,原名《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社址在晋绥区委所在地的山西兴县高家村。社长为廖井丹.总编辑赵石宾.报头为毛泽东亲笔题写。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资讯爆发、传播手段多元、传媒竞争激烈的今天,地方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只有全力打造好民生新闻,才能不断提升报纸的亲和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近年来,《南阳日报》在精耕细作民生新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廊坊日报》是中共廊坊市委机关报,是廊坊市发行量最大的纸质媒体。作为廊坊首席权威媒体,《廊坊日报》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正是基于市场化的背景和报社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近年来,特别是从2005年7月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伴随着廊坊市社会经济飞速前进的步伐,《廊坊日报》也踏上了打造环渤海区域一流地市党报品牌,进而实现多元发展的征程。  相似文献   

16.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新闻界对党报要不要做社会新闻有相当大的分歧。现在,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入,采编人员把眼光投向社会,社会新闻上党报已不再是问题了。但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新闻,以主流舆论引导和影响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增强党报的责任感和公信力?2006年,《焦作日报》开设《党报热线》版,将原先分散式地做社...  相似文献   

17.
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2·19讲话”),强调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下简称“四力”).传播力是基础,引导力是方向,影响力是目标,公信力是核心.近年来江西日报力行“争主动、找重点、善融入、求真相”,①本文以江西日报《党报帮你办》栏目为研究个案,以期对当前国内传统主流媒体提升“四力”的创新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文献。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前夕,重读这篇光辉文献,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毛泽东同志的新闻思想和办报路线,深入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2日,是毛泽东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50周年纪念日。再过几个月,我从事党的新闻工作也满50周年。我们这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科班出身、读过大学新闻系,系统学习过新闻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的不多,绝大部分同志的政治业务素养,都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领会、掌握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列、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新闻思想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与政策,而逐步锻炼成长起来的。因此,今天重温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一著作,感到分外亲切和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65周年之际,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感到重温《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于办好党报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谈话的精神对于与时俱进办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有着更加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