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2,(20):5
据美国发行核查局最新统计,美国报纸发行量已止住下跌趋势,主要得益于建立"付费墙"。《纽约时报》包含数字订阅在内,发行量一年内增加了73%,其中数字订阅户达到80万,已超过纸报订户的78万。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全国报纸在工作日的发行量微涨了0.7%,而周末的发行量则大幅上涨了5%。从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数字收费战略的确帮助报纸走出了发行量持续走低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选后一条关于媒体的新闻很有意思,称“特朗普当选后美国主流传统媒体订阅量飙升”:据CNBC独家报道,《纽约时报》CEO马克·汤姆森称,2016年11月8日大选日至11月26日,他们的新闻产品净增付费订阅量约为13.2万,达到惊人的1 0倍同期增长率.事实上,特朗普当选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大报的订阅量都持续大幅飙升.《洛杉矶时报》在选举周期间,付费数字订阅用户增长了61%;《华尔街日报》也在大选后第二天,新订户增长300%.  相似文献   

3.
个体记者与Patreon网站 对于支持新闻付费订阅的出版商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陶醉和振奋的时刻.2016年,《纽约时报》的网上付费读者增加了50多万,数字订阅收入比上年增加了17%.《华盛顿邮报》则宣布它的数字订阅收入在2016年翻了一番.《华尔街日报》的报告中也显示其网上付费订阅用户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4,(10):6-6
美国报纸设网页版付费墙 据人民网:2011年,《纽约时报》效仿英国《金融时报》,率先在美国报纸竖起"付费墙",用数字订阅挑战大众一直以来认为互联网内容应该免费的思维。"付费墙"确实发挥了作用。2013年5月,纽约时报公司宣布该报已拥有约70万数字订阅用户,为报纸创造了上亿美元的营收,并且仍在增长。据纽约时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财报,《纽约时报》在出版物上每损失2美元,数字业务就能替它挣回3美元。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30日,纽约时报集团旗下<波士顿环球报>出版人克里斯托弗·梅尔称,该报明年将分为两个网站,域名为Bostom.com的仍保持免费,而域名为BostonGlobe.com的将成为订阅型付费网站,内容由该报记者提供.该设想计划在2011年下半年实施,一方面保住美国最大地区性新闻网站的巨大客户流,通过免费在线新闻为广告主吸引大量读者,另一方面尽量争取一些付费订户.  相似文献   

6.
动态     
纽约时报网络版2011年收费美国纽约时报集团1月20日宣布,纽约时报将从2011年开始对在线读者征费。该报在线读者每月可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超过定量就需付费;不过,纽约时报订户将可  相似文献   

7.
"付费墙"要不要留漏洞? 实际上,"付费墙"并非《纽约时报》的首创,传统媒体在其网站中实行"付费墙"模式早已有之.1997年,《华尔街日报》率先实施在线付费阅读,最初采用的收费方式是对网站所有内容进行收费,后来改用分类内容的付费墙模式.10年内,《华尔街日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了100万.截至2011年9月,其数字版付费订户已经超过53.7万.同样,《经济学人》杂志也采取了类似模式,而它的数据更加夸张:25%选择订阅网络版、25%选择订阅纸质版,剩下的50%选择两者都订.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0,(3):69-69
美国纽约时报集团1月20日宣布,纽约时报将从2011年开始对在线读者征费。该报在线读者每月可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超过定量就需付费;不过,纽约时报订户将可继续免费在线阅读。  相似文献   

9.
张晓慧 《传媒》2015,(22):55-56
《华尔街日报》创刊于19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该报纸主要以报道财经新闻为主,其读者主要是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以及股票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等.经过26年的发展,《华尔街日报》已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30余次,并且派驻了2000多名记者分布在全球80多个国家,影响力十分广泛.据统计,2014年《华尔街日报》的核心业务订阅付费客户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就网上订阅客户已经达到70万人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根据经济、金融类新闻本身的数据特征,《华尔街日报》于2001年开始了以数据新闻拓展新闻内容的探索,专门成立100多人的专业团队负责数据的挖掘和可视化操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华尔街日报》数据新闻的应用是一种传统纸媒转型的重要尝试,对其他传统媒体的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秦  刘蒙之 《中国记者》2024,(3):97-102
<正>互联网是作为一个免费的网络诞生的,用于共享信息和创建社区。~[1]免费数字新闻无疑给世界传统新闻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许多传统新闻机构通过要求读者付费和订阅来寻求新的收入来源。~[2]对付费策略的探索与研究成为传统市场转型和报业危机下新闻机构自救的必然产物。~[3]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所探索的“付费墙”模式正不断带领传统新闻机构实现融合转型,收复互联网新闻失地。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12,(9):18
虽然《纽约时报》网站收费政策曾经在公司内外引发了争议,但现在看来,这项战略似乎收到了成效,其数字订阅用户有望在2014年初超过印刷版。《纽约时报》数字版的订阅用户已经超过53万,从而推动了发行收入的持续增长。由于该报的广告收入不断萎缩,因此这一成就无异于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2.
极其强势地位的品牌纸媒往数字化转型成功,纸媒发行量下降,数字化产品增长。英国《金融时报》在60万的收费产品中,数字化产品已超过纸质版产品,预计很快就要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他们设立的“付费墙”,在留住500多万电子形态产品用户的同时,又使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享受付费服务。中国也有媒体试图走这条道路,虽然目前尚未有成功的案例,但期待有突破的这一天。  相似文献   

13.
辜晓进 《青年记者》2021,(1):107-108
疫情促更多报刊进入付费墙10万+俱乐部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闻媒体的付费阅读量大幅增加,目前已有24家报刊的纯数字付费订阅量突破10 万,总在线订阅用户超过 2000 万.  相似文献   

14.
美国 美国发行量审计局(ABC)宣布,2005年4月~9月美国报纸发行量下降2.6%。这是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降幅。在这6个月中,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发现,789家报纸的发行量出现下滑。其中,周报发行量下降3.1%。据(《纽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上网浏览新闻(包括报纸网站)或阅读免费发放的出版物。1984年美国报纸发行量达到最大值。当时1688家报纸的订阅人数为6330万。根据2005年9月的统计资料,1457家报纸的总发行量降至4530万(仅一半报纸向发行量审计局提供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方越来越多的报纸网络版加入到付费的行列,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模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2011年3月28日,《纽约时报》正式启动网站"付费墙",具体收费策略是,订阅用户可以在任何你想用的设备上"全面免费获得《纽约时报》的新闻、信息和观点";非订阅用户,每月可以免费浏览20篇文章,一旦超过限额,就只有签约成为电子订阅读者才能继续浏览。用户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新闻知识》2001,(11):16-17
近来,新闻界产生一个不小的震动,国内众多媒体报道:创刊于1988年,发行量不足5000份,当时的湖南省体委机关报———《体坛周报》,一路以几何级数壮大的速度,悄无声息地占领了全国体育类报纸市场。进入今年七月份,该报周发行量一举突破300万份大关,成为全国期发数量最大的周报,被誉为中国的“体育报王”“周报王”,该报今年创办的《足球周刊》、《棋道》杂志,期发行量也已超过20万份;该报至今在全国设有30个分印点,在8个城市设立了工作站,在10个国家常驻有近20名特派记者,拥有包括卫星传版系统在内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美国 美国发行量审计局(ABC)宣布,2005年4月~9月美国报纸发行量下降2.6%.这是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降幅.在这6个月中,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发现,789家报纸的发行量出现下滑.其中,周报发行量下降3.1%.据《纽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上网浏览新闻(包括报纸网站)或阅读免费发放的出版物.1984年美国报纸发行量达到最大值.当时1688家报纸的订阅人数为6330万.  相似文献   

18.
《纽约时报》对数字化转型的探索1.收费模式创新:付费墙。1996年1月,《纽约时报》建立网站NYTimes.com,开启其在线阅读时代。2005年,该网站推出"时报精选"收费服务,以7.95美元包月或者49.95美元包年的方式对优质内容进行收费。2011年3月28日,《纽约时报》以付费墙的模式再次尝试收费模式。印刷订户的费用是每周12.1美元,此类用户可免费进行数字访问。针对纯网络用户则采取收费与限量阅读相结合的方式:用户通过电脑、移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发行报纸方面,堪称是世界有名的“报业大国”。日本人口约1.1亿,报纸的发行份数达6,000多万份,平均每千人订阅报纸550份。日本全国性的五家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的发行份数,占日本总发行份数的60%以上,发行量最大的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三家。由于报社的收入,主要来自订户报费和约占40%的广告费,其中广告费的高低又取决于报纸的发行份数,因而如何改进编印技术、特别是如何扩大订户问题就成  相似文献   

20.
《今日美国》(USA TODAY)是美国第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日报,创刊于1982年9月。在其问世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发行量即跃至全美第三位,五年内更攀升至第一,如今报纸的发行量已超过230万份,成为继《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之后美国读者的新宠。笔者以为,这份“报林新锐”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