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校社协同育人正在成为教育新样态,淄博市在家校社育人道路上扎实推进,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家校社三类教育边界不清、家庭教育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社会教育相对薄弱等问题.因此,要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和权利;明确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明确社会教育的资源和体制,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都负有一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之后,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路径,也对校家社协同防治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学校多为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即使不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参与度也远低于城市。乡村学校构建校家社协防机制难度较大,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对乡村中小学校园欺凌校家社联防机制构建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探索,提出提升学校教育及教师干预,强化家庭、社会参与责任,制定科学防治机制处理程序等策略,以期完善乡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联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既与家庭内部因素有关,也与学校和社会层面因素有关。基于家校社协同视域的剖析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教育主体缺位、责任意识不强,教育观念陈旧、方式方法欠妥,教育环境堪忧、默化作用不强,隔代教育弊端多、替代作用不明显”“家校合作较少、家校沟通欠佳、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薄弱”“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等多重困境。对此,家庭应明确教育责任、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环境、优化隔代教育;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社会应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发挥社区教育协同作用,助推家庭教育和留守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4.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加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逻辑旨归在于培养乡村儿童正当性的价值判断,培养乡村儿童主体性的价值理性以及形塑乡村儿童规范性的行为自觉。家校社融合的教育场域能够发挥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增进乡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文化认同感。家庭文化赋予乡村儿童最初的情感力量和自我意识,学校文化促进乡村儿童爱国意识和思想品德的良性培养,乡村文化是深化乡村儿童乡土情结和价值体认的精神纽带。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应坚持提升价值认知的协同育人导向,实施情理共融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有机互动的协同育人生态,强化主体性情感认知与价值理性的深度耦合,促进乡村儿童价值信念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分析家庭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预测我国未来家庭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有助于家庭教育的发展。在1992~2022年这三十年间,我国家庭教育研究从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消费和教养行为现状,到探讨家庭教育行为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再到探究家庭教育行为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效应、理论阐释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启示。家庭教育研究关注的责任主体也经历了家—校—社,最后强调家—校—政协同推进的变迁。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是父母参与行为,未来家庭教育研究应重视:明晰政府、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关注家庭教育投入产出的人文属性,加强家庭教育公平研究,以及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对校长、班主任、家长的访谈,依据扎根理论原则,通过NVivo12.0Plus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境,发现家庭、学校、社会主体在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方面存在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学校育人片面化、社会教育“缺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形成协同联动的共振效应,其突破路径是:资源是动力,能力是关键,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政策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呈现出改造家庭教育、要求家长尽责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建立家庭教育政策体系等四个阶段性的变化,体现出针对我国不同阶段教育发展中主要问题而展开的特征,反映出家庭教育政策中儿童权益保护的不断强化和儿童成长内涵的日臻完善。未来需进一步清晰责任主体,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和家校社协同机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我国家庭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法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法律遵循.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成长,更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往有关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主要...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各主体共同分担教育责任。21世纪以来,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教育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三者具有不同的责任属性:家庭承担最低限度的底线责任,学校承担中间层次的契约责任,社会承担中高层次的契约与道德责任。然而,由于信息限度、专业权威、职能错乱等因素阻隔,造成当前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主体责任模糊、责任错位或者责任缺位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功能出发,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指向。家庭教育指向学生的人格修养,是人自我实现的人性基础;学校教育指向人的社会化,是人自我实现的生长点;社会教育指向人的未来发展,是人自我实现的助推器。为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应从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加强多元主体合作、发挥家校社协同作用四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在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主导、家长主体和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职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格局。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不仅使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有效,而且有利于促进家校社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推进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Nvivo11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2~2022年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国内近三十年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趋势。结果发现,当前研究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阐释、责任边界、国外借鉴、实践探索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价值内涵有待澄清、责任边界有待厘清、经验启示有待整合、在地实践有待创新等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论体系,拓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视域,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力的结果,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和主导,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成都高新区“校社共育协同治理”教育联动融合发展行动,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企业为辅助,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立体教育服务体系,有力推进高新区联合研究项目“家校社共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成效突出,形成区域家校社共育大格局。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是教育格局的大调整,阵痛、困难、挑战不断。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及“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让“双减”政策落地,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从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后延时服务改革等方面,阐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林传生 《师道》2023,(5):36-37
<正>“双减”是一场力度空前的基础教育生态改革,给农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有望改变多年来应试教育积累的负面教育生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家校社协同共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如何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战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体系,打造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生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实施“双减”政策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较于过去的家校社三结合教育,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呈现出育人对象从在校学生转向所有社会成员、育人目标从工具性回归“立德树人”初心、育人重心从只注重儿童青少年教育转向注重终身教育、育人方式从无序合作转向有序协调的新特点。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也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助力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助推“双减”政策实施,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推进教育现代化,特别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此,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在机制建设上应当以三方协同的育人理念为内在动力,进一步明晰三者间的职责和关系,建立起相应的教育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并在管理机构建设、分类分层育人、专业性提升等方面加强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校保持一致,形成合力,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家校共育,是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7.
王毅  徐晓华 《江苏教育》2023,(49):14-16
基于对学生青春期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家校社共育视角梳理青春期学生的成长问题、共同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共同开展青春期学生成长行动和家校社共同搭建青春期心理疏导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家校社联动推进青春期教育的路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18.
《林哈德和葛笃德》是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著的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著作,书中满含裴氏关于家、校、社相结合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智慧。家、校、社“三结合”的主要内容,即德为立世之本、智为成才之基、劳为谋生之道。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校、社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是旁观者,三者应相互配合,同向偕行。首先要做到学校引领,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其次要做到资源整合,聚集家、校、社的优势资源;最后要做到政府发力,落实自身的社会教育责任。分析书中对于家、校、社“三结合”的经验,对当前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确定育人共同目标为家、校、社结合的前提;二是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为家、校、社结合的关键;三是形成优良的家教家风为家、校、社结合的支撑;四是整合利用各方资源为家、校、社结合的枢纽。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整体教育工作的基础,关乎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该法把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的层面,表明国家已经把家庭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教育摆在了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核心素质的培养,这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相关,而家校社协同育人不仅被认为是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先进教育模式。本文拟从笔者视角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涵义、目的和意义及其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叶强 《中华家教》2023,(1):30-38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1)实施的开局之年,学术界围绕这一家庭教育基础性法律在论著发表、课题申报和会议举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此,评述2022年“家庭教育法治”学术热点既是对《家庭教育促进法》颁行的热烈庆祝,也是对其实施的有力推动。过去一年,学术界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精神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与“双减”的关系、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权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路径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未来,应以此为契机,就《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条款阐释、家校社联动机制的制度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和阵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拓展,不断推动家庭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