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61-161,163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在信息化社会中,地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入手,介绍了什么是目的论,阐述了目的论对地名翻译的指导意义,即译者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译文读者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以及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等因素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并指出目的论指导下的地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商务英语措词分析及其翻译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应用性语言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经济贸易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人们愈加关注商务英语的研究与翻译.  相似文献   

3.
<正>地名是人们赋予地表特定地域空间或地域实体的名称,是一个区域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广泛应用于日常的交际领域,如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景点名称等。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中英地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存在翻译不对等的情况,以致教师很难有效开展地名教学,学生也难以理解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由胡芳毅、熊欣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英人名地名的特点与翻译》一书中提出:地名既有通名也有专名,并且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外交是国家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交当中的口译等是在两种语言的转换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外交口译的质量也就决定着外交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随着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外交口译工作担当了增进国家关系,实现交流、合作与发展的重任。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采用释义法、选词法以及简译法对外交语言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避讳在两宋时期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也影响到宋朝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通过确立互避庙讳及御名之制、加强使节和外交文书中避讳的管理以及对涉外的地名、谥号和年号进行详细的规定,避讳已经不仅仅是宋代的外交礼仪,更成为一种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6.
受众理论是新修辞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很多学科关注的研究对象,其可以为言语交际、传播学、文学理论、新闻乃至翻译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不同视角。外交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话语形式,其政治性强,其翻译的准确达意对对外交往和国家利益的影响重大。本文试从新修辞学的受众理论入手,来讨论外交语言翻译的着眼点和翻译处理,指出受众理论对于外交语言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交语言的翻译同其他领域文本的翻译有明显区别,它与政治息息相关,对翻译语言要求极为严格。外交语言是外事翻译的主要内容,承担外交会谈、会见、磋商、对话、谈判及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承担中外领导人互访、参观、游览、购物、观看演出等一切活动的翻译工作。外交语言通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是一国对外立场和政策的体现,涉及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等重大的国家利益。因此,外交语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极强的政策性。对外交语言的翻译,不能简单地用一般的翻译标准来衡量,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研究了解外交语言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外交翻译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助于提高翻译员的水平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8.
交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现实的教育情景中,交往渗透在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教育活动与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是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必要对交往投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一定范畴的地理实体的名称,它包括行政区划名,山名、水名、名胜古迹名、关隘名、道路名等。地名是人类长期以来社会实践的产物。在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日常的交往中,地名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当前使用的地名,绝大部分是远古流传下来的。我们的祖先在为某一地取名时,都是各有来历。因  相似文献   

10.
读准中国地名有多难?说难,其实也不难,但在日常生活中,误读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误读是因为地名中的多音字或是形近字迷惑了人们,如: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地球上自然实体及人类建筑物的符号。自从有文字以来,人们开始将地名记载于各种文献史料中,并在地图上标志出来。如果没有地名,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如劳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都很难进行。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根据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生产关系、国家机构、阶级压迫、民族交往、社会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往往通过地名反映出来。随着国家的兴亡、改朝换代、民族迁徙、语言文字及阶级等级的变化,地名也发生着变化。历史上有些地名保存了下来,可是有些地名却消失了。地名研究,尤其是历  相似文献   

12.
浅议英汉语翻译的困难性赵献东周恩来同志曾说过:“翻译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不要想得那么容易;说几句话容易,真正翻译得那么恰当是不容易的。”总理生前经常出入国际场合,长年从事外交工作,与许多国家操不同语言的各界人士交往,深通翻译工作之真谛,他来自实践的几...  相似文献   

13.
海口市近年来城市外交工作发展迅速:扩大了友城交往,不断开展与友城的实质合作;拓展国际交流,国际地位得以提升;打造地方外事工作品牌,扩大了社会参与度,因而对外事翻译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当地外事翻译人才缺失及海口地区主要高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等不足,从高校角度出发,提出课堂教学、讲座培训、赛事选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虽然不是翻译人员,但对翻译具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笔者首次系统归纳和探讨毛泽东对翻译的理念以及对我国翻译工作的巨大贡献。毛泽东信任、尊重、关心、保护、体谅并严格要求翻译工作者,且高度重视翻译教育;理解并重视翻译工作,对翻译意义、翻译态度、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语言和译场组织等有比较独到的认识。毛泽东的翻译理念对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外交事业和翻译事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与体现,它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演变密码。在全球化时代,地名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针对目前中国地名英译的现状,提出在中国地名英译工作中应当解决的几组矛盾及中国地名英译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仅是语码的转换,也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汉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和文化的异质性,许多汉语词汇在英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单词。因此,如何将不同语言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意义表述的更为贴切成为翻译问题的关键。地名,是人们便于交际对地物或地域的称谓。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经产生就与人类文化、历史、环境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地名是一种文化遗产,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是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被誉为“活化石”。本文从翻译学中的象征词的运用来研究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特指地名词汇。  相似文献   

17.
外交新词是国家外交工作和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新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比较活跃的成分,同样也承担着承载中国对外思想和对外政策的重要责任。在翻译中国外交新词中,要考虑中国政治的民族性和敏感性,翻译时要遵循政治等效、专业表达、译名统一和约定俗成的原则。中国外交新词对外翻译中,怎样规范化是一大难题,规范化的表达能够展现一个国家的外交势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为此,国家应当成立相关的对外翻译部门,定期翻译并发布中国外交新词的译本。  相似文献   

18.
英语地名和人名的汉译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翻译工作的质量,影响着中国和英语国家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双边交流。多年来翻译界在规范、统一英语地名和人名的汉译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陆续出版了《世界地名译名手册》、《美国地名译名手册》、《英语人名译名手册》等一系列工具书。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由对外开放升温引发的翻译热浪中,有些部门、个人在翻译工作中,缺乏严谨、负责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有些翻译人员置已经确立的英语专有名词而不顾,有章不循,另搞一套,把一些早有定论的地名、人名译得面目皆非、造成混乱,直接影响了英汉双向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范健 《海外英语》2014,(13):121-122
作为外交语言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模糊用语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内容。如何适切地翻译模糊用语在对外交往中非常重要。该文首先探讨了外交模糊用语的成因和其生成机制,然后,从直译、模糊用语精确化和删减原则三个层面分析了外交模糊用语的译介。  相似文献   

20.
外交翻译不仅关系到翻译实践,同样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外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外交翻译的特殊性,而外交翻译的翻译属性决定了它与其它行业翻译的共性。因此外交翻译在重视特性的同时,还应该立足共性;在与外交融合的同时,还应回顾翻译本源。外交翻译应充分利用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以求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