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黎明 《广东教育》2004,(11):53-53
高中英语进入到阅读课教学时,很多教师感到难于摆脱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练习——测试的传统模式,形式单调,教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厌烦。要改变现状.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置于活动的主体位置,把课堂当作学生交际的舞台,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活泼、有情有景的交际活动,去完成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因其理论性强,加之中考又是开卷考试,在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结合初中生学习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把课讲活,讲出兴趣,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相似文献   

3.
“国学热”的兴起.给了我们教师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学思想.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深思。“国学”究竟是什么,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我们只要抓住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内容.并把相关内容贯彻到教学中去,并以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实现了国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上体育课,教师往往把两个主要教材,同时分成两个组或更多的组进行练习,其中一组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而另外的组由教师向学生讲清各种要求,然后由学生(或干部负责)练习。实践中经常看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因不明确教师讲的意图,导致有的学生敷衍了事。也有的学生成了‘观众’,更有甚者随便离开课堂。所以,分组前,教师应把分组后的具体要求讲清楚。那么教师应讲哪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5.
解亚茹 《考试周刊》2010,(11):194-195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所讲的知识讲在课堂,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消化在课堂;给学生留出较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发扬其特长。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思维的因素,恰当地选择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并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激励他们思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就会主动地去探索一些未知领域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我突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旧的教学模式,经常在讲课前或讲课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或议论,或质疑,或问难,或对教师的讲解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更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能否掌握语言的艺术,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精心设计、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师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能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能把静态的现象讲得活起来,启发学生去探索、去追问、去挖掘,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在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语言美的敏感性,这是促使孩子精神世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一味追求讲细、讲透.把教师的思维完全束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高明的教师总爱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一下.或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从不越俎代疱,这就是教学的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科学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探究教学有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思路.如今在科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们组织学生动手探究的场景.这是非常可喜的变化。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没有深刻领会新课改理念的前提下,部分教师的科学课堂存在“程序化”“浅表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们也能让学生去猜测、去动手、去讨论、去交流。  相似文献   

10.
楼建平 《教育》2011,(9):42-43
这些年,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特别是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满堂走"的现象,教育界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于是,我们开始忌讳"讲"了,甚至有人把教师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创新的标志。尤其是一些公开课,老师担心背上"填鸭式"、"满堂灌"、"牵着学生走"的黑锅,于是绞尽脑汁以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教师不遗余力地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热火  相似文献   

11.
<正>同样的课堂,怎样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激情,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开讲。让学生开讲,是学生将"我学"的过程、方法、结果、困惑等清清楚楚地讲出来,让学生听、让教师听,其效果与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大不相同。一、让学生开讲,转变教学理念,翻转教学流程长期以来,讲是教师的专利,听讲或认真听讲是学生应有的姿态。课堂上教师要讲,而一旦讲得太多就容易造成"满堂灌",让听者感到沉闷、乏味,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便弱化了。教学中,如果把讲的权利交给学生,课堂呈现的将是另一种情形。例如,在教学《经济生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国学知识可谓是教学重中之重,但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却很难以理解,在很多课堂上都普遍存在"教师讲得欢快,但学生听得痛苦"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与学习质量,本文对采用多样化手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国学知识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教师语言一般指教师的课堂语言或教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指对数学概念、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师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楚,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生动.能把静态的现象激活起来。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中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的思维 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中的理论、概念、道理和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去对照。在课堂上把一些政治理论概念以问题方式明确地摆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维,动脑动口,列举大量实例去印证、说明。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研究专题或问题应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开展开放互动探究性学习时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一、营造气氛,提供条件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准确、科学、全面地完成所教学科任务,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营造和谐、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能在这种环境中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思想灵感畅通无阻,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跳一跳获得知识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凡是学生能自己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教师尽量少说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学习.  相似文献   

16.
韩学刚 《学语文》2011,(4):47-48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真正的学习主体.就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好的导语如同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能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初中英语课堂要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场所,学生在体验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出去.换言之,教师在英语课堂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经历教育,有关国学的经历教育.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学生可以不断汲取的文化源泉.教师要将国学融入课堂的具体环节,使学生能用英语表达国学,能用国学中的精神去学习英语,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8.
曾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把你的想法说给老师听听。”的确,有时在全班汇报时,往往是汇报的学生与老师单独交流,其余学生只是充当听众或无所事事,最终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把学生汇报的内容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再教给学生,又变成了教师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19.
在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上.你很难看到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有的只是漠然、怀疑,甚至蔑视。讲台下,你很难听到学生寻根究底的提问。有的只是沉默、附和甚至逃避。每一节课几乎都是教师的独角戏,台上讲得索然无味,台下听得昏昏欲陲。但是在西安培华学院恩政部李峰教授的课堂上。这一切都变了。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的人际交流、求职应聘、公关施政……无处不显示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极端重要性,然而,客观现实却令语文教师痛心焦虑:不少学生学了多年语文,口头或书面的表达能力却并未见佳!究其原因,恐怕与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讲轻读的弊端不无关系。语文课上,通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苦口婆心,特别“重讲”———从字音到词义、从立意到结构、从主题到语言……面面俱到,滔滔不绝,只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似在云里雾里,一派茫然!多年来,“说讲自始自终,学生无动于衷”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虽然有识之士多次呼吁要还学生阅读的时间,尽管教师们也明知语文教学最忌“满堂灌”、“填鸭式”,可一旦落实到行动上,许多教师出于善良的愿望,还是放心不下,总是习惯于包办代替,担心不如此,学生便无法较好的把握文章。还有人认为:语文课内容多、课时紧,想赶计划就得多讲,把时间花费在机械的阅读上。个别教师居然脱离课文语言因素,架空地分析,甚至对着教案,照本宣科。有时,学生尚未读熟课文,教师已“潇洒”地讲完了全文。学生在课堂上只好被动地去记些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之类的东西,根本无暇去细想、回味,更别指望有一些点读、背的时间了(有时教师会穿插一些读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