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綦江中学魏晓莹送来一首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特地因她而作的,题为《嘉陵江水——远寄晓莹》,该诗最先发表在台湾《联合报》副刊上,经诗人流沙河先生推荐,刊登在《四川日报》“原上草”副刊上。 65岁的余光中在新年之际接到魏晓莹同学寄去的一叠总名《重庆之夜》的明信片:“从深邃的内陆一张俊美的邮票/飞过海峡,降落在我的掌心”,“目光逡巡久之,记忆的大堤进裂,往事历历在目”,“颇似化鹤归去,不胜惘惘”。(注:加点句引自诗人给流沙河的信中,后同。)于是诗人触景生情,幻化成了《嘉陵江水》这56行诗句,不尽眷眷思归之  相似文献   

2.
一1982年第11期《诗刊》,在发表吴奔星先生(1913—2004)的新诗《别》时,签发这首诗的诗人邵燕祥先生在致吴先生的信中说:“想不到老先生能有此清词丽句。”这是吴先生的熟悉者,对《别》的印象。原与吴先生不熟悉者如诗人田永昌先生,阅《别》后见到吴先生时的印象,是感到“很难将那些年轻的诗(指《别》等)和前面的(老)人挂起钩来”。显示了老诗人与流于笔端的“清词丽句”的“年轻的诗”之间的巨大反差。年届古稀而能有此看似委婉动人的“言情说爱、倾诉相思”之诗者,古往今来,究属罕见。那它会不会是一首李商隐式的、名为相思实乃咏史的诗作…  相似文献   

3.
一1982年第11期《诗刊》,在发表吴奔星先生(1913—2004)的新诗《别》时,签发这首诗的诗人邵燕祥先生在致吴先生的信中说:“想不到老先生能有此清词丽句。”这是吴先生的熟悉者,对《别》的印象。原与吴先生不熟悉者如诗人田永昌先生,阅《别》后见到吴先生时的印象,是感到“很难将那些年轻的诗(指《别》等)和前面的(老)人挂起钩来”。显示了老诗人与流于笔端的“清词丽句”的“年轻的诗”之间的巨大反差。年届古稀而能有此看似委婉动人的“言情说爱、倾诉相思”之诗者,古往今来,究属罕见。那它会不会是一首李商隐式的、名为相思实乃咏史的诗作…  相似文献   

4.
《西游杂咏》是叶付主席一九五六年十一月视察甘肃时写的光辉诗篇.这组七绝共六首,曾发表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玉门《石油工人报》.今年八月初,新华社又向全国转播.今天,正当我们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进行新长征时,重读叶帅的这组好诗,倍感亲切.它激励着我们九亿中国人民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西游杂咏》的《甘肃》,是这组诗的首篇.诗人以饱满的革命激情讴歌了建国初期,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所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5.
在徐志摩先生(1896—1931)的诗中,这首《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几乎与《再别康桥》齐名。1924年5月,诗人随泰戈尔访问日本,其间,写有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后收进诗集《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删去前十七首,仅存这最后一首。在这首小诗中,诗人满蕴激情地摄取了与日本女郎作别的瞬间情境,  相似文献   

6.
情歌还是挽歌──漫谈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郑启梅,周泓《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现代派诗人艾略特(1888—1965)的早期优秀作品。该诗于1915年发表在芝加哥的《诗出》杂志上,后来收人《普鲁弗洛克及其观察》(1917)诗集中。这是一首象征派的诗...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就流沙河的《故园六咏》的修辞内容、修辞手段和修辞效果作一些定量分析。选择流沙河的一些作品,有四个原因:①讨论现代汉语的修辞现象,得选现在的言语作品。②流沙河是属于解放后成长起来的诗人,五十年代他就有了一些成就;十年动乱之后又有新作,很有成就。③他1958年被迫停笔之后,转向研究《诗经》和殷虚甲骨文学和《说文解字》,写了十万字的《字海漫游》。他在古代诗歌和古代汉语方面的素养和作品中的修辞特色是相关的。这种素养在形成作家语言风格上产生了影响。④《故园》诗组是流沙河十年动乱时期的作品,是诗人及同命运者  相似文献   

8.
胡弦,1966年生,做过教师、记者,现任《扬子江诗刊》编辑。1990年代开始写作,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诗文,有诗集《十年灯》、散文集《菜蔬小语》,曾获中国诗歌学会、《人民文学》、《散文诗》等杂志诗歌奖,2009年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授予"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称号。组诗《春风斩》是他新近重组发表的一首诗作。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上,有一首流沙河的诗歌《又是那一只蟋蟀》,在诗正文前有这样的一句话:“台湾的 Y诗人……”, Y诗人是谁 ?他就是广为人们传唱的《乡愁》一诗作者,台湾著名的学者、评论家、散文家、诗人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祖籍福建省永春县。 1928年生于南京, 40年代末曾先后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外文系和厦门大学外文系, 1950年 9月插班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毕业后,曾在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任教, 1958年 10月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返台湾后任台湾政治大学西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0.
诗歌《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代表作。闻一多先生于1922年7月赴美留学,1925年5月离美返华。这首诗,最初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4月8日出版的第3号上,诗后注明写作日期是1925年4月同时发表的,还有一首《黄昏》。(参见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的《闻一多全集》“年谱”,以下不注明出处的引文同此) 1925年4月,诗人明明还在美国。但不少评论似乎都忽略了这一点!北京出版社《阅读和欣赏——现  相似文献   

11.
导读: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50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但后者不久即遭到公开批判,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遣送回原籍劳动。70年代来回归文坛,仍然以诗作为主,记叙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体验,后结集为《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相似文献   

12.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于安史之乱前,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当时在边塞的封常清幕府中任判官。这年八月,他在轮台(今新疆库车县东)送一位姓武的判官回京,写下了这首意新境奇,独具一格的送别诗。  相似文献   

13.
赤叶(李军)是成名于50年代的北疆诗人。从1955年5月以“赤叶”为笔名,在《东北画报》副刊上发表他的第一首诗《在远离北京的地方》至今近40年的创作生涯,先后出版了《初歌集》(1958)、《致故乡》(1959)、《掘进集》(1964)、《雪国草》(1987)和  相似文献   

14.
苏轼这首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人们常把此诗和《吴中田妇吟》《乡村五绝》等诗放在一起,作为一组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歌。就这么一首诗,解放几十年来,人们评价起来并不一致。当说到苏轼诗歌的人民性时,就在这首诗里分析诗人如何表现劳动人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受压迫的苦难生活。当说到作者反对王安石变法时,又从这首诗里分析诗人  相似文献   

15.
王淑红 《语文天地》2012,(11):33-34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  相似文献   

16.
忠诚     
何鹰 《成才之路》2020,(1):F0003-F0003
回顾2019年,对于我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我不但在国内外的多家纸质媒体、网络诗歌平台上发表近百首诗歌,还获得诗歌奖。《转换草场》一诗,获得了"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忠诚》一诗,获得了"图腾杯"全球情诗大赛的最美情诗奖。趁此机会,我特向发表和留用了我的诗作的《中国诗人》《中国风》等杂志的主编、责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外文学史上,常有在青少年时期因在某报刊上发表过一首小诗, 而后便一发不可收,从此走上诗歌(或其他文学形式)的创作道路,成为诗 人,甚至成为大诗人的,这样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据我所知,为人们所 熟知的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就是在初中二年级时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 作。我不知道她的第一首诗发表在哪一家报刊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 是《初中生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胡弦,1966年生,做过教师、记者,现任《扬子江诗刊》编辑。1990年代开始写作,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诗文,有诗集《十年灯》、散文集《菜蔬小语》,曾获中国诗歌学会、《人民文学》、《散文诗》等杂志诗歌奖,2009年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授予"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称号。组诗《春风斩》是他新近重组发表的一首诗作。《夹在书里的一片树叶》是  相似文献   

19.
当代诗人流沙河先生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以下简称《蟋》)可以看作是与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蟋蟀吟》的唱和之作。全诗生动活泼、流畅自然,宛如行云流水,却又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对于这首诗的主题,课本〔自读提示〕第①自然段这样说:“……用蟋蟀的呜叫为主旋律,谱成一曲思乡之歌。”第③自然段又这样说:“……充分渲染和强调了怀乡的主题。”不难看出,课本将《蟋》的主题视为“思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其一,“思乡”,顾名思义,客在外而思故乡。而这首诗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年第八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同志《学好中国语文十分重要——复吕淑湘同志的一封信》,信中对唐朝诗人卢纶的《月黑》诗提出质疑。该诗为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三,又见于钱起集中。一般认为是卢纶所作,卢纶写这首诗时,在浑瑊镇守河中的幕府怍幕僚。原诗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