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晓雁 《上海教育》2016,(Z1):84-85
学校的教育形式是丰富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用活、用好家长资源呢?本文对此作一个初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家长资源利用家长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不同的学生家长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兴趣爱好和生活阅历,这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把家长请进课堂,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还可以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弥补师资不足以及促进家校共育。家长资源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优势至少表现在以下两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推进激励着家长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家长登录平台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特征表现为:尊重权利,操作简易,家校沟通,信息互联。家长登录平台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为:鼓励学生行使个体的合法权利,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合力;鼓励大学开放式办学,助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途径、速度激增,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色课程应运而生。所谓特色课程,是主要依据学生全面成长需要,利用地域或教师专长设置的课程,体现了学校创意、学生兴趣,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的理念。作为有着"自然、清新、梦想、开创、先行"教育理念的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在校学生近四千五百人,丰沛的家长资源成为学校特色课程构建的基础。从2012年3月起开设的"家长进课堂"班本特色课程,让珠江五校打破了封闭办学的藩篱,为学生成长拓展了广袤的时空。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那么积极参与就是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联系多局限于有数的几次家长会,或是利用校讯通、电话和家长进行联系。在有些学校,家长委员会往往只是徒有其名,并没有真正达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目的。近几年兴起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是家校联手的一条有效途径。家长是孩子最有亲和力的老师,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请家长"是农村小学中常见的教育现象,其初衷是联合家庭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然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活动会激化矛盾,恶化师生、亲子、家校关系,不利于学生成长。要走出"请家长"的误区,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学校要开设家长学校课程,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素养;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常规沟通,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可以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推进家校合作,促进教育教学优化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只有这三方面教育一致,互相配合、补充,才能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16,(Z1):54-55
家校合作,是架起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家校两个不同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资源。当前,在高考改革持续深入、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家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协同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肯定的是,学校教育离不开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支撑,但事实上,家长群体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很多优势是学校教育无可比拟的。无论哪所学校,学生家长的职业都会涉及到社会各个行业,其中不乏精英,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对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待孩子的教育,家长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指引而促成学生的学习质量是非常不现实的,这不仅在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保证对全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还在于每位学生的接受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导,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引导,做到家校的紧密合作,促成家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近年来,学校《基于家校合作的家长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组(课题项目编号:16YB008)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深入探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从国家和学校的德育目标出发,基于家校协同育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举办"家长节"活动,增强家校合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共育体系,真正将家校共同发展,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推进家校共育,发挥教育合力,已成为当前德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充分挖掘丰富的家长资源,可以实现德育课程师资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兴趣,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同时,通过各行各业家长的讲授,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李德元 《上海教育》2016,(Z1):66-67
在围绕"教育转型发展"这一核心战略所实施的"战术"中,创设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以促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成为破解当前"学校闭门办学、家长校门难进、学生学习单一、社会资源闲置"这一困局的关键点。2012年长宁区教育局根据市教委有关项目开展研究,在区域层面成立了长宁区家长协力委员会,吸收各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委员会委员参加,尝试在区域层面为各学校提供家校互动的机会;2013年长宁区区委牵头,确定了33项社会教育资源点,并印发了资源使用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12.
家长微课程开创了家校合作的新模式,和传统家校合作模式相比,家长微课程构筑了家校合作的新平台,还拓宽了家校合作的新载体,成为完善家校合作的新手段。实践证明,家长微课程的开发将有效推动家校共育,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赢。本文立足一线家长微课程的开发实践,旨在探索家长微课程开发对家校共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校协同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家访、家长会、书面沟通、电子邮件、短信联系等,而家长课堂则是一种全新的家校协同教育形式,是家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真正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发挥了家长资源的优势,加强了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与了解,为家校协同更好地教育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家校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当前家校合作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不少家长"边缘性参与"的状态还仍然存在,家长不能真正深入地参与到家校合作中,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导致了家校合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真正解决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缺失的问题,要不断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识,积极转换家校合作形式,同时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建立以家长委员会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从而实现家长的"充分参与",助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曾晓兰 《天津教育》2021,(7):103-104
“家长微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既是学校对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课程及家长对学生开发、实施的各领域教育专题或单元的统称,也是家校合作新模式下家校共育的一项大胆尝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施“家长微课程”也就成了大势所趋。本文立足家校共育的实践,旨在探索“家长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拓展,家长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推进家校合作,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又巧妙运川家长资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达到"水乳交融",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借助课堂、生活、社会三大平台,以国标本小学语文十一册教材内容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改革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幸福为宗旨,家长应该关心、支持改革,并且推动学校开展求真务实的改革。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学生及教师的影响力、家长所拥有的教育咨询与选择权利使其能够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动力.而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家校沟通不畅成为阻碍学校教育变革的因素。有效的亲职教育和多元的家校沟通机制将能够确保家长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的能量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家校合作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有效的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但现实中会存在种种的困难,家长的素质不高,与学校教育理念不一致等等,导致恶性循环,为了促进良好的家校合作,通过主动与家长沟通,防患于未然;让家长参与管理,开放以增进了解;及时反馈评价,公正对待家长需求。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家校合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地并不顺利,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部分家长碍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不敢向学校提意见;二是家长自身的素质的限制,他们仅仅把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无意识也无能力去和学校沟通与合作;三是大部分家长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无暇顾及与学校沟通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四是众多家长的意…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家校合作离不开家长参与,如何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仍在起步阶段,面临积极性不高、方式单一和效果有待提升、不同家庭间差异较大等现实困境。鉴于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境,该文基于国际经验,对我国如何促进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提出了建议:构建和发展本土化家长参与的实践模式;根据不同家庭情况转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以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其引导家长参与的能力和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