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情绪优先     
方庆 《班主任》2011,(4):53
我教高三普通班政治,大型模拟考试,我的班一般只有一个学生上本科线,这样的班级作业收不齐是经常的事。这些学生中,有的是以前没学什么,现在也有很多不懂,作业根本不做;有的是很勤奋,但基本上没怎么学懂,交上来的作业质量不高;有的是上课听得马马虎虎,作业也做得马马虎虎;有些人比较聪明,但不屑于听课,也不屑于做作业……林林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作业题型呆板、形式单调、题量过多、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做作业的快乐,体验不到做作业所带来的成功,久而久之,作业在学生面前也就失去了吸引力。那么,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作业再显其应有的魅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做作业,并快乐地做作业?下面就数学练习的设计,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宋焕平 《考试周刊》2016,(14):72+173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兴趣作业,有弹性的作业,生活化作业,合作性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智慧、张扬自己的个性、体会做作业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是指以全面考查学生数学学习状态,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为内容,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过程。做作业是其中一部分,由于作业大多依靠教师评价,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我只管做作业,做完题就万事大吉,对不对交给老师批改。  相似文献   

6.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学生作业量过重,作业没有情趣;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教师在设计与指导语文作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学生,作业内容个性化、自主化;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学生更多的是机械记忆,作业评价也毫无兴趣可言。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了改革,设计了趣味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喜欢上做作业。  相似文献   

8.
熊敏 《中等职业教育》2012,(6):44-45,48
职高语文作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不爱做作业,甚至拒绝做作业,因此,要提高作业效率,首先要转变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让学生爱上做作业。从改变作业布置方式、改变题目设计方式、改变作业批改方式三个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吴晓静 《教育文汇》2013,(10):31-32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以作业量和书包重量来评价学生负担的轻重,认为做作业时间长、书包重,必然导致学生课业负担重,减轻学生负担,就是要减少作业、减轻书包。笔者认为,做作业时间的长短是否关乎课业负担,关键要看什么样的“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作业往往是根据学科知识点要求做大量重复性的习题,这样的作业,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也必然是沉重的精神负担。因此,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作业,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徐德兵 《湖北教育》2003,(21):53-53
一、作业的过程 星期天,女儿摊开课本准备做作业,我饶有兴趣的在一旁观看。作业的内容是课本(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7页第1题和第4题,第1题是用小棒摆数,第4题是数物体的个数。做第1题时,女儿决定在作业本上画小棒代替摆小棒。显然,这是一种抽象,是一种进步。第1  相似文献   

11.
高原 《安徽教育》2014,(3):46-46
<正>近年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学生大多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不浓,不愿意做作业,即使做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所以作业的完成情况不能令人满意。笔者结合多年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探索改进中职英语作业批改方法,让作业评价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其成绩的提高。1.教师全面批改。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在进行认真细致批改的基础上,对不同情况的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业的布置、检查和批改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少教师只是根据解题结果判个对错,对学生作业的错误原因不做深入的思考,因而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面对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抽象的文字与符号,师生如果彼此就题论题,就难以得到数学题目之外的信息,交流缺乏亲和性.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个性化作业措施.下面是一些想法和实践,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做作业,也是学生的本职。然而,在作业话题上,教师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作业的容量、分量和质量。因此,要让学生做好作业,教师自己要先做作业——"案头"功夫。风华初中将作业作为撬动教学变革的"杠杆",是极富见地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存在诸多弊端:1.要求的“划一性“,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也不管学生完成时是易如反掌还是困难重重,教师对每个学生做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要求“一视同仁“;2.形式的“雷同性“,每次作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书面作业,写写算算,缺少变化;3.完成的“强制性“,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查,因为“不完成作业就不是好学生“,学生有完成作业的义务,却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4.内容的“随意性“,有的老师信奉“熟能生巧“,认为练得越多,学得就越好,同一类型的题目如果不反复操练,学生很难人人达标,教师不能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布置有针对性的、形式各异的作业.因此,导致了现在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做家庭作业的现状,作业成了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原本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却引发了学生十分严重的抵触情绪.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影响学生发展的弊端却显现无遗.如何使学生喜欢做家庭作业呢?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从改革作业形式入手,有助于吸引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拖拉、应付、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常令老师十分头疼。对于个别严重者,无论老师怎样劝说教育,仍是涛声依旧,依然如故。“罚作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老师惩罚拖拉作业或不做作业学生的拿手戏、杀手锏。意在使其认识到不做作业的“下场”,从而痛改不做作业的恶习,亦起到威慑其他学生的作用。如此,在学生眼里,作业成为了“惩罚”物,  相似文献   

16.
李宗芳 《学周刊C版》2023,(23):102-104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主题。初中英语教师要抓住双减的契机,创新课后作业设计,增强课后作业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享受,而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作业中获得智力、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大部分学生仅仅为作业而作业,造成作业重量轻质、重书面轻口头、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作业的本意,又挫伤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要改变作业的老面孔,使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作业:课程哲学意涵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观20世纪学生的作业史,作业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基于杜威实验主义的活动性的作业方式,把作业看成课程本身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基于凯洛夫认知主义的文本性的作业方式,把作业看成家庭范围内完成的课程补充内容。这两种作业方式及其课程哲学意涵启示我们: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要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减负,应当重新审视作业的形式与功能,调整学生做作业的时空范围,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作业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鲁天前 《考试周刊》2010,(12):230-231
上完课后.老师或多或少地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差别较大。有的学生是认真思考、按时保质地完成作业.有的同学可能就比较马虎,为做作业而做作业。个别学生甚至是抄袭作业,敷衍老师的检查。针对这些现象,老师应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20.
英语作业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作业形式和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作业要求具有可选择性,作业形式要具有多样性等。通过做作业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