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突发性新闻成为各家新闻媒体都高度重视和必抓、重点抓的新闻报道内容之一。突发性新闻报道不同于常规的新闻报道,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正视突发性新闻的报道技巧和策略,搞好突发性新闻报道,有利于提高新闻媒体的竞争力,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  相似文献   

2.
李定辉 《新闻界》2001,(5):58-5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要有新的经济报道观念与方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研究和确立经济新闻的价值标准,这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一、要彻底改变对经济活动报道包揽一切的观念,坚持经济报道的客观公正经济报道必须围绕经济活动,这是无疑的。长期以来,各级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党报充分发挥了它被赋予的功能。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闻是关于最新经济活动的事实报道,或者是以最新经济活动事实为主要内容的报道。经济新闻报道的领域很宽泛。除了工业、农业、财贸、运输、科技、文化外,还包括教育收费、人才劳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医疗改革、金融保险、房产信贷等。总之,凡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行相关的一切新情况、新问题,都是它报道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新闻主题报道成效的有效提升,要求新闻媒体能够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在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展现出差异化优势.本文在对新闻主题扎堆报道的成因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闻主题扎堆报道下的创新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新闻媒体在新闻主题报道中脱颖而出,进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成效.  相似文献   

5.
谭波 《声屏世界》2000,(3):37-3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新闻媒体对经济宣传都倍加重视。无论从宣传数量到宣传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经济报道以其广阔的领域、广泛的题材、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正一步一步深入到新闻媒体宣传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为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所以,人们对经济报道也十分关注。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6.
追逐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是新闻的重要特征;站在社会的前沿,反映生活,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加入WTO后,新闻媒体的经济报道与过去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经济报道一次历史性的转折,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搞好入世后的经济报道。当前,有三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曾嘉 《军事记者》2004,(7):60-61
新闻报道的组织与策划的主体通常是新闻媒体而不是军或师这样的部队。军队的新闻工作不同于新闻媒体,新闻干事的工作性质也不同于新闻记和新闻编辑。但是,如果我们能像解放军报社的一个编辑这样理解新闻策划:“新闻策划说到底是一个报道方式问题。采集的事实报道出来叫新闻,如何采集和报道便成了一个创新地带。……同样的新闻资源.你能做到视角独特,立意新颖,气势非凡.你这个就是新闻策划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单纯企业开业的报道,新闻媒体大多予以“封杀”,这些企业的开业如果要想在新闻媒体上有所“表现”,对不起,请出钱打广告,那么,“企业开业”究竟能不能报道呢?笔者认为,企业开业是可以报道的,问题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怎样截取其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9.
徐飞 《视听纵横》2003,(4):113-113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多年来似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批评、抨击时弊,抑恶扬善。这样的“共识”几乎把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划了等号。而笔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实质还应包括正面监督。  相似文献   

10.
一、党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舆论监督报道,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管道和桥梁。按说,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受到读欢迎的。然而,我们的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并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要把好关、把好度,进行有效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1.
体验式报道,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介入式报道”,它是记者隐瞒身份并且转换成与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后采写的报道。 纵观近几年国内报纸,无论是国家级大报,还是地方性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类报纸,抑或是行业报,许多报纸都发表过生动感性的体验式新闻,一些记者因为敢入虎穴,采写了一系列体验式报道而声名远扬,一些报纸甚至把体验式报道当成了报纸的新卖点,藉此吸引读者的眼光。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道形式不断出新。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出现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在吸引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12.
杨勇 《当代传播》2003,(4):11-12
前不久,中央要求新闻媒体减少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把更多的版面留给基层和群众。这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改进政务报道、提高新闻质量、拓展新闻广度与深度的难得机遇。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进政务报道和提高新闻质量?如何从众多政务活动中挖掘出老百姓更关注、更有价值的新闻?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觉得有必要认真审视进一步改善政务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唱响经济报道这一重头戏,使经济报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分量,更好地发挥经济报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是各级新闻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季东山 《视听纵横》2003,24(6):81-82
只要你收看地方台的新闻,你会发现,时政新闻、工业发展、农业丰收等报道长篇累牍。化产业报道却寥寥无几,少得可怜。即使有相关报道,也多以“简讯”一报了之。如何使化产业新闻报道跟上“发展化经济、建设化大省”的步伐?笔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 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经济批评报道同样如此。一方面,媒体对被批评对象的不法经济行为进行披露,可以有效地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市场、惩恶扬善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新闻媒体对经济批评报道处理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对某些相关的利益主体造成某种伤害。 实例一:2000年底,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广东发现有毒大米。此新闻一经刊播,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他们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而同时,这则报道也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受到新闻媒体指责的制造有毒大米的源…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深度报道?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思想上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也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还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解释性报道。不同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深度报道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理念方面不断自我整合,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在历史新闻学看来,深度报道在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理论特征的不清晰,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与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并列的一种新闻文体。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兴盛以后,深度报道的张力被凸现出来,它的理念正在全面地向新闻事业的各个领域扩散。深度报道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在过去…  相似文献   

17.
让绿色洒满上海传媒—评沪上三报的生态环境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涵 《新闻记者》2002,(9):24-25
一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上海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前提。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正日益成为上海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量化考察和研究新闻媒体关于生态环境报道的新闻与评论 ,可以发现 :一 ,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 ;二 ,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 ,市民对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参与程度。总之 ,媒体对生态环境的报道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官员、公民及新闻从业人员环境意识的一把标尺。《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传统上是沪上有代表性的三份纸质媒体。这些年它们在反映、促进上海生态建设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18.
傅健 《新闻采编》2002,(4):40-41
近年来,新闻媒体都注意到了一种新的报道方式——追踪报道。由于这种报道方式故事性强、延续性好、可读性强,适于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可利用悬念吸引读者的目光,而广泛为各种媒体所竞相采用。然而,相对与其它单一形式的报道而言,搞追踪报道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操作上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以及各种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据广东省环保部门的不完全统计,除环境类专业报刊外,1996年,广州地区的新闻媒体报道有关环境保护题材的稿件仅400篇(条),1997年增加到600篇(条),1998年达到900多篇(条),1999年突破1500篇(条)。 种种迹象表明,以环境保护为报道题材的环境新闻,已成为当前新闻大战中角逐的一个热点。这  相似文献   

20.
时下,法制报道和违法犯罪新闻作为新闻媒体直击社会阴暗层面的重头戏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及追读。但是,由于法制报道和违法犯罪新闻本来就棘手,记者涉足一些案件,特别是报道法院和警方尚未作出定性的案件时,所受到的阻力和压力很大,须得小心翼翼,这就使得一些法制报道和违法犯罪新闻容易流于肤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