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文教学环境则是发展个性的基本条件和决定因素。而课堂作文教学环境,又是整个作文教学环境的中心。因此,在课堂作文教学中,遵循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的教育原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发展学生个性,推动综合素质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作文教学设计,是课堂作文教学环境的体现。好的课堂作文教学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一、开辟广阔空间—发展个性的前提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如果我们真的承认个性  相似文献   

2.
“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 ,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绿色作文”教学的艺术在性于营造气氛 ,创造心灵的共振 ,拨动心灵的琴弦 ,做好空间的文章 ;“绿色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追求思维的创新 ,提高习作的效率 ,做好时间的文章。“绿色作文”的教学应力求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 ,师生互动零差距 ,作文评价零功利 ,指导优化零损失 ,读写结合零脱节 ,情趣开放零约束。一、情感交流零距离“绿色作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 ,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的主…  相似文献   

3.
一、由“作文“到“习作“   小语新大纲将作文称为习作,不仅仅是提法的改变,更是教学要求的降低.它符合作文教学规律,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使作文教学更加素质化.……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作文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是《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要实现小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化,首先要解决“序”的问题。以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相结合为序。因为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作文力11练的中心环...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作文教学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作文教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在二十几年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总结中。涌现了许多对作文教学有着极高指导意义的思想.如张化万的“生活作文教学”、李吉林的“情境作文教学”、贾志敏的“小品表演作文教学”、于永正的“言语交际作文教学”、丁有宽的“仿写作文教学”、窦桂梅的“创意作文教学”等等.对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大量的作文教学思想却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小议宁阳县泗店镇中心小学王怀勇,刘方坤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作文教学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在积极寻找搞好作文教学办法。但学生的“难学怕写”与教师的“难教怕上”始终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刘小燕 《考试周刊》2011,(88):67-67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之一。作文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为了改作文,可谓是费尽心思,而学生则收益甚少,这一直是作文教学领域的一大“误区”。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的试金石在于学生习作水平的验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习作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称为“生态课堂”,而由此生发的促进学生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我们不妨称它为“绿色作文”。我们追求的“绿色作文教学”在于将学生引入生活,将作文融入生活。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我们注重在“绿色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上下功夫,并突出抓好五个环节。一、“绿色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这里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两个环节:一是情趣开放,让学生焕发习作的欲望。“绿色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只重视笔述作文,而忽视口述作文的倾向。其实,口述作文是笔述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重要训练形式,应该重视。一、“说”和“写”比较,“说”是重要的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说”和“写”又是这个中心环节的重要形式,而“说”和“写”比较,“说”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作文技巧和方法的“告诉”和“灌输”,更是一种作文意识的“唤醒”,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的过程。其实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特别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潜能,注重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作文教学也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而不应该仅着眼于工具训练。如果作文教学着眼于工具训练,只能导致训练的模式化和技术主义,形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作文局面。因此,作文教学要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格逐步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说过:“迄今为止我国作文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法研究都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离开了人类的交际活动去研究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二是离开了儿童在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和心理特点去研究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变成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本体是发展学生的天性、潜能及生命,运用于作文教学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生命在写作中的提升和发展。而现实的作文教学却偏离了这一思想,因而本文从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作文教学要呼唤生本思想的回归这一命题,然后从回归生活和关爱生命两大方面重点论述,从而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落实“生本”理念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注·提”作文教学初探张玉玲“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的中心是发展语言、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作文教学则是贯穿其整个过程的主线。提前起步是“注·提”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特点,它一改小学作文建立在一定识字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比普通班学生的作文提前1-2年。在...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原始核心,教育本身就是“人”作为个体的一种存在形式,一种自愿、自觉、自由的发展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实现个体依照自身愿望和有效条件而得到解放与发展,让每个人的独有潜能都得到充分释放与发挥。旨在个别教育的“因材施教”应是一切教育行为的第一准则。“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课题是在总结我们国家多次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的客观条件下提出的。这是一项以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为核心的教改实践研究,其理念体现在“尊重人的权利”、“奉行以人为本”、“遵从做人与作文同步发展”、“坚持差异教学、多元发展”四方面。作文个性化概念包括学生作文个性化和教师作文教学个性化两部分,其实践研究的基本宗旨是:还作文以应有之义;还作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做学生的笔友、教练.二、拓展作文教学内容,丰富个性化积蓄.三、改革作文教学方式,鼓励个性化表达.四、优化作文教学评价,催生、张扬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7.
刘海宽 《考试周刊》2012,(78):51-52
作文教学应放开学生的手脚,因为作文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人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想在作文教改上有所突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就必须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开放”一词的一个义项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确立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放开学生的手脚,减少对学生作文的限制,促进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中自由飞翔,享受作文写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听音想象作文”录音带(广西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是结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体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发展学生视觉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听觉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设计并出版的一套作文辅导教材。这套录音带的基本特点和操作程序是让学生由“听音”进行“想象”,然后由“说话”进入“作文”。这套教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了现行小学教材的作文训练体系的不足之处,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进行“听音想象作文”的训练,是有理论依据的。  一、教学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被当作是无生命力的机器,在接受完机械、繁琐的训练之后,还得接受教师强加的评价,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学生的个性、灵气一点一点地被抹杀了。这样死气沉沉的课堂怎样能培养出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呼唤作文“生命”课堂。作文“生命”的课堂,是一种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的教学”,它是按照学生的重要天性———探究性、创造性所设计的教学。一、构建作文“生命”课堂的理论基础传统课堂是建立…  相似文献   

20.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