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崔博 《记者摇篮》2012,(12):42-43
报纸的发行量在不断下滑,读者年龄普遍偏大。微博与报纸牵手,是传统报纸应对网络竞争的重要手段。报纸办微博可以吸引年轻读者,可以增加更多的信息源,借助微博高科技途径和高效率的传播方式,报纸微博正在改变报纸的面貌。微博弥补报纸不足报纸微博,是传统报纸在互联网上开通的官方微博,是报纸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早在2010年就有报纸推出自己的官方微博,但此  相似文献   

2.
媒体微博在过去一两年中显示出很强的影响力,统计显示每两个新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关注了某一个媒体微博,且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含报纸、杂志)影响力普遍高于其他类型媒体微博.本文选取2012年度新浪微博平台上报纸类微博影响力前三名:“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人民日报”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家报纸微博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探究其微博发布特点和背后的内容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3.
韩红星  廖宇 《中国出版》2012,(13):40-44
随着博客、微博、网络视频、手机、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内容无限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不断丰富。自2008年起,微博运用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1]人们对微博等新媒体使用时间的增加,使以图书、报纸、期刊发行为主业的传统出版社受到了一定冲击。借助微博平台的传播与营销开始崭露头角,出版营销也迎来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王斯慧 《新闻世界》2014,(8):128-130
近年来,随着微博不断发展壮大,各家报纸也纷纷开设官方微博,以期在微博的平台上塑造母报的品牌形象,提高影响力。本文以《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为例,分析报纸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是指传统大众传媒(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在微博平台上以自身媒体名称注册使用、传播传统媒体内容并宣传其品牌理念的微博.本文所研究的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主要是指报纸、电视、电台和杂志类传统媒体在新浪微博平台上,通过新浪机构认证的方式,验证自身账号的真实性,并且其用户名旁点亮蓝色V字认证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6.
从2010年微博元年至今,国内微博用户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内主流报纸也纷纷开通微博,将微博作为和新媒体融合的新方式。目前各个报纸的官方微博已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并且借助微博这一平台继续在新媒体中发挥自己强大的影响力。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的报纸微博大多以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为主,缺乏互动性;话题设置能力较差,影响力不足;微博布局上,缺乏微博矩阵和跨媒体矩阵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7.
在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对报纸形成挤压的时代,微博-报纸之间环境污染的议程存在怎样的互动、报纸在环境污染报道领域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论文以媒介间议程设置、时间序列与议题关注周期为基本框架,针对报纸和微博在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议程设置上的领导与追随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博与报纸间的媒介间议程设置关系会在议题发展的不同阶段改变其方向。相对于微博,在环境传播议题尤其是专业话语中报纸依然具有较强的属性议程设置之功能。这也是当今社交媒体时代报纸能够在环境传播上继续引导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晓钟 《新闻实践》2012,(10):21-23
《沈阳地铁第一时间》在2012年2月14日创刊,以"幸福阅读,清晨味道"的准确定位,以清新、活泼、轻松的风格,在创刊5天后,就达到了读者自取率90%的震撼效果。同时,本报官方微博秉承报纸清新、幸福、阳光的风格,成为本地粉丝活跃程度最高的媒体微博,微博粉丝也有了响当当的名字——铁丝儿。报纸和微博相互交融,避免了报纸和微博的两层皮问题,成为新媒体平台上共同怒放的并蒂花。  相似文献   

9.
庞旭 《新闻世界》2014,(2):152-154
本文通过对中国内地具有代表性的党报及市场化报纸的新浪官方微博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考察报纸官方微博的发展状况。主要发现有:报纸媒体对于微博平台的运用趋于广泛和成熟,市场化报纸对微博的整体应用状况优于党报;报纸微博热衷于软性议题,其大众化、通俗化、猎奇性、实用性特征明显,党报的官方微博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倾向;报纸的官方微博原创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媒体间的资源共享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播已进入微博时代,微博具有的信息传播优势使得报纸通过加强对微博的运用来发展壮大自己。当下报纸运用微博的方式主要有采用微博信源、开设微博言论专栏、开设官方微博和记者编辑开设个人微博等。同时报纸对微博的运用应加强对微博信源的核实,注意对微博信源进行深度加工,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博的出现为媒介融合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平台与机遇,本文通过比较《长沙晚报》和《潇湘晨报》的微博经营现状,认为地方报纸的官方微博不应只作为报纸推广平台,而要重视其经营,以微博影响力带动报纸网站、电子版的发展,提升报纸的美誉度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传统报纸微博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江华  张殊 《现代传播》2015,(4):141-143
本文以18家传统报纸媒体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关注数、粉丝数、日均发博数、平均每条转发数、平均每条评论数和平均每条点赞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传统报纸微博影响力进行评价和比较。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报纸微博影响力评价的两个主成分,即"粉丝互动"和"官微发布"。根据这两个主成分,18家传统报纸媒体的官方微博可划分为强势领先型、官微主导型、粉丝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全面落后型五类。研究发现,传统报纸微博的影响力水平分布不均衡,影响力偏低的报纸微博较多,影响力较高的报纸微博偏少。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纸媒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也为探索中的报业延伸发展与转型提供一个好时机,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现实中大量的报纸媒体开拓微博平台,借力新媒体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严重的"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报纸媒体的微博平台成为微博上的报纸,这是不利于报纸这一传统媒体的延伸发展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本文从传播效果论的角度对报纸媒体的微博传播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吴媚 《今传媒》2013,(10):45-47
报纸官方微博是传统媒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在新媒体平台载体的延伸,本文基于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排名前两名的报纸官方微博做框架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比较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两家报纸微博在发布数量、议题设置、发布方式、发布时间的不同进而得出两个报纸微博的不同特点和传播状态,从而归纳出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创造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15.
报纸微博:对报纸新闻生产机制及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纸微博是传统报纸进入新媒体的桥头堡,也是传统报纸应对网络竞争的重要手段.借助于高科技途径和高效率的传播方式.报纸微博极有可能改变未来报纸的面貌.本文着重分析报纸微博对传统报纸的载体延伸影响、对传统报纸新闻生产机制的创新性变革以及对报纸自身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7):39-43
本文以人民日报及其官方微博对"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的报道为例,阐述了报网互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策略。微博的及时、互动和全媒体,报纸的专业、深度和权威,在报网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对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和应急处置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报网互动是报纸等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传播的P2P模式的一种路径,也通过报纸与微博的"双向议程设置"、"影响力共享"等,将报纸和微博的内容生产能力和信息表现优势进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7.
报纸开设微博如火如荼,然而也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运营目标不明确等情况,归根结底,这是对报纸微博在数字报业产业链中定位认识不清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新浪平台报纸微博的抽样调查,针对报纸微博在品牌宣传、内容运营、广告及活动营销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报纸微博在数字报业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报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吴媚 《报刊之友》2013,(10):45-47
报纸官方微博是传统媒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在新媒体平台载体的延伸,本文基于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排名前两名的报纸官方微博做框架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比较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两家报纸微博在发布数量、议题设置、发布方式、发布时间的不同进而得出两个报纸微博的不同特点和传播状态,从而归纳出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创造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报刊利用微博内容涉及的版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涵 《中国编辑》2012,(2):52-56
文章结合新《著作权法》,分析了微博内容成为作品从而享有版权的要件;通过对微博网站服务协议的分析,以及对报纸、期刊社自建微博,演绎、汇编微博作品和作者不明的微博作品等几种具体情形的讨论,厘清了微博内容"落地"平面媒体时原作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报纸、期刊社三者之间的版权归属;论述了报纸、期刊社在刊登微博作品时应注意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约定许可、职务微博作品的优先使用和应避免的侵犯微博作者人身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往,读者只能从报纸、杂志、电视、书籍、网站等媒介获得对作者、编者的认知,如今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作者、编者不再遥不可及。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经由自媒体形成了较传统媒体更为紧密、微妙的"微关系"。厘清并利用这种"微关系"进行关系营销,势必会为发展遇到"瓶颈"的图书出版业带来曙光。一、"微关系"带来的出版变革1.自媒体上"自产自销"据新浪微博2014年3月15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