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内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如何防范学术不端的问题在党和国家科教兴国的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文章研究了国内各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的形式和方式,调查了国际上的各种类型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并进行了一定的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互联网组织和强大数据库后台支持运行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在实际应用上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教育教学主要是以MOOC平台为主,这种教学平台的高效发展主要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对MOOC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比对分析,使用者可以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掌握,还可以充分应用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本文中,笔者就对这两种教学平台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根据学习者、教学人员以及课程特点的不同来对两种不同教学品台的优劣形式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学术创新的协作交流活动,并结合飞速发展的智能终端和移动通讯技术,探索学术创新协作交流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最终结合微信企业号平台的各项优势和特点为学术创新的过程提供一种更加现代化的协作平台,以此提高学术创新的效率,助力学术创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交叉学科研究是未来推动科技变革和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在“双一流”背景下创新高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有必要进行协同整合构建大科研平台。本文在对大科研平台含义及其特点阐述的基础上,对大科研平台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构建了包含平台成员、平台机构、平台用户和政府部门在内的高校大科研平台基本框架,提出了借助优势学科促进平台建设、健全长效沟通机制、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及汇聚综合交叉人才的建设策略,促进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贺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值此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向支持和关心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各位领导、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为科技期刊界提供了两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一是创办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而被赞誉;二是每年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层次高、内容前沿、收益大而受青睐。这两个平台,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系统  相似文献   

6.
田志伟 《未来与发展》2008,29(2):2-6,13
有效运用与重构学术资源,是创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前提.中国经济学百年学术资源的积累,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当前,走经济学理论创新之路,应首先重构学术资源.重构的基本思路是:应将学术资源用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学术资源的采用上须具备开放的心态,汲取一切有益营养;应明确我们主要依靠什么,我们的优势资源在哪里.创新中国经济学,必须借助和挖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两大重要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7.
王琴 《人天科学研究》2010,(10):189-191
信息化时代,Web3.0技术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Web2.0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以"智能化、个性化和聚合性"为主要特征的Web3.0技术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通过介绍Web3.0技术,分析它具有的7大特点,并以微博、igoogle网、openID网这3种典型的Web3.0平台为切入点,来探讨Web3.0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最后提出Web3.0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院校所具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学术环境等决定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智力劳动成果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却落后于这一情况。本文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现存的问题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改革的困境等等怎样找到突破口?国家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实施,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网络学习和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利用三通两平台优势,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索。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计算机应用是伴随着整个计算机产业界的技术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现有的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应用软件按运行的系统平台划分,基本上属于两种类型:基于文件服务器的微机局域网络平台和基于主机、终端的集中处理式平台。这两类系统平台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存在一些局限性。在对这两种平台体系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开发新一代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应用软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