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三首同题的《望岳》诗,分别咏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时间各不相同,登泰山之作是青年时期所写,而西岳诗是杜甫四十多岁时的作品,南岳诗则是诗人晚年漂泊荆湘时完成的。三首望岳诗,虽然写的都是登临名山的感受,但由于诗人生话经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出生于衡阳回雁峰下,年轻时避乱曾匿于南岳双髻峰,中年有一段相当长时间隐居南岳莲花峰续梦庵(以上据《年谱》),对南岳是深有感情的。他写的南岳题材的诗甚多,词亦有四首,现录三首即《念奴娇·南岳怀古》、《摸鱼儿·雁峰烟雨》、《蝶恋花·岳峰远碧》予以探讨。其中《南岳怀古》一词未标写作年代,就其内容看,有可能是南明败亡时或以后之作。三首词对南岳景观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隐含深厚的民族思想意识,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兹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补录《全唐诗》及其续补著作失收作者胡生并诗三首,刘采春诗一首,《南岳魏夫人传》中诗一首,补道士吴子诗二首并删正作者名条;考订《全唐诗续拾》卷五七所收作者贾松实为晚唐曹松;考订《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所收李山甫诗本事及题赠对象。  相似文献   

4.
李胜万 《湖南教育》2001,(16):32-34
我是昨天到南岳的,下车的时候已是凌晨两点多了,然而干净整洁的街道上仍然灯火辉煌。当然,我想起了郭沫若的一首著名的诗。  相似文献   

5.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相似文献   

6.
曾坤 《语文知识》2015,(1):75-76
杜甫诗集中有三首以《望岳》为题的诗,分别写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写东岳泰山的诗,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其为:"公集当以是为首。"浦起龙的评价虽有一些拔高,但该诗写得很成功当是千载不刊之论。这首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起初笔者发现,学生认为这首诗很难理解,于是笔者便引用王维的《终南山》诗,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不仅快速地理解了这两首诗,而且饶有兴致地背诵了《终南山》。下面将这两首诗进行  相似文献   

7.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诗,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向上的朝气。  相似文献   

8.
宋敏求所编《孟东野诗集》是今天所见一切孟郊诗集的祖本,其存疑诗亦复不少。其与聂夷中重出诗中,《劝酒》“白日无定影”和《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二首》其二“日往复不见”两首,作聂夷中诗为是;其《怀南岳隐士二首》为僧贯休所作的可能性更大;《感怀八首》所述多有与孟郊生平不合处,其二、其六当为孟云卿之诗;与顾况重出的《婵娟篇》,却不可轻易否定,它可能是孟郊早年受吴中诗派影响,学习吴楚民歌的结果;《读张碧集》虽非孟郊所作,但孟郊推尊李白、主张风雅的一贯主张并不会因此而坍塌。目前辑补的孟郊诗只有《望远曲》与《观音岩》两首较为可信。孟郊共有组诗28题155首,宋敏求《孟东野诗集·后序》云得孟郊诗“五百一十一篇”,可今天所见各本均不足此数,原因很可能在于组诗的拆分计数上。  相似文献   

9.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五言律诗题为《望岳》,是杜甫为咏诵东岳泰山而作的名篇之一.杜甫曾先后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别咏诵东岳、南岳和西岳,此诗为其中较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之间,时杜甫仅二十多岁.此诗构思奇妙,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气势磅礴,读之如临其境,韵味无穷,为历代人所崇尚.其原诗刻石早佚,今泰山尚存铁保、何人麟、吴大(?)和李一氓等名家书写的《望岳》诗刻石四处,摘其诗句而书刻于泰山者亦有多处,历代文人对此诗的重视可见一斑.然历来注此诗者,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选》的注释,对中间两联的注释均欠妥,有必要进一步商  相似文献   

10.
阳光是一首诗一首温暖的诗它慈爱地抚摸着大地小鸟是一首诗一首快活的诗它自由地生活在天空、树林小草是一首诗一首碧绿的诗它顽强地生活在大地妈妈身上大树是一首诗一首茂盛的诗它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生活是一首诗一首精萃的诗它包含着温暖、快活……生活是一首诗$新疆五家  相似文献   

11.
南岳衡山楹联广泛运用嵌名的技巧,这些嵌名联以独特的构思,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入联内的有关部位,使上下联相互对应,以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南岳楹联嵌名主要采用整嵌和分嵌的首嵌法,较少采用横嵌和迭嵌法.  相似文献   

12.
正孩子们创作的第三首诗,主题是"童年",这首诗意义重大,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创了我们班级儿童诗创作的一个崭新时代。或许是这首诗的主题更加贴近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吧,每一首诗都极具个性化,所以几乎每一首诗都是我眼中的精品。信手采撷几句——  相似文献   

13.
《全宋诗》误收重出考辨及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出《全宋诗》误收诗11首,误收残诗3首,误收断句5则;对重出7首诗,断句2则作了考辩,并补18首诗。  相似文献   

14.
“五四”是一首诗,一首高亢的诗,一首奋进的诗,一首青春的诗。爱国是它的主题,奋进是它的主旋律。“五四”——青春,青春——“五四”,我们属于同一个时季。  相似文献   

15.
《特区教育》2014,(11):20-20
儿童文学家林良在《纯真的境界》中说道: 诗的写作很自由,尤其现代的新诗……我们对诗的唯一要求,就是一首诗要有“诗趣”。我们读一首诗,读着读着读完了,如果诗里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动,让你欣喜,我们就会觉得这首诗平淡。如果你读一首诗,诗里面有地方让你心动,让你点头,那就是“诗趣”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正>"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  相似文献   

17.
闲适诗为古诗注重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的一种流派。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秦观存诗四百三十余首,"闲适诗110首、准闲适诗8首"。本文以其闲适诗为研究对象,以期领略词人秦观作为诗人出现时,其闲适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沪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试用本)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四九回。诗人借助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鲜见。问题是,香菱的三首诗,一首比一首做得好,可究竟第三首诗好在哪里,其余两首诗有何不足,涉及诗歌欣赏的层面。本课的教学重点,自然是香菱的性格特点,其难点却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读懂香菱的三首诗,理解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性情。  相似文献   

19.
诗可以言志,也可以抒情。可以咏物,也可以咏人。那么,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一首咏美人的诗,这首诗出自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拜伦之手,非常地脍炙人口。 说它是首咏美人诗,不单是指诗里描绘的是位美人,这首诗的旋律、节奏及各方面都体现出美感,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优美之处。 (一)美的格律(阅读中的美感) 1.这首诗基本上都使用抑扬格(iambus)的格律形式,即由一个轻音节和一个重音节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三点导读     
《人与时》是鲁讯的一首诫勉类的哲理小诗。初读这首诗,觉得语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诗歌精短而警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