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龚波 《小学教学参考》2011,(6):76-79,81
文化传统对军队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入探讨中美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伦理本位与契约本位的不同文化特征、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人性假设、理性与非理性的不同思维路径对于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加深对中美军队人事管理制度差异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本善的认识,使中国成为一个有人治传统的国家,从而忽视了制度对人的约束作用;而建立在人性本恶论基础上的西方政治哲学却认为制度优于人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善论可能就是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孙翔 《华章》2010,(24)
本文试图从西方文化的角度上,简述西方之宗教信仰对西方人的精神生活的不可替代性.认为尽管近现代科学和人类理性有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宗教仍保持其信仰的领域,这信仰的领域是很难用科学或理性来考察的.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并不依赖与一个西方宗教意义上的"上帝".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神关系和伦理本位的浅析,粗略探讨中西之不同文化传统之下的信仰观念,以及对当代中国人之精神生活之需要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孙翔 《华章》2010,(25)
本文试图从西方文化的角度上,简述西方之宗教信仰对西方人的精神生活的不可替代性.认为尽管近现代科学和人类理性有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宗教仍保持其信仰的领域,这信仰的领域是很难用科学或理性来考察的.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并不依赖与一个西方宗教意义上的"上帝".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关于入神关系和伦理本位的浅析,粗略探讨中西之不同文化传统之下的信仰观念,以及对当代中国人之精神生活之需要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中德双方的文化特点德国文化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以人性“善”“恶”相间为基础的人性观,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工作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以“纯粹理想”和“实践理性”为根本的理性主义行为取向。而中国文化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世俗人文精神不同,中国的人文精神侧重于伦理教化,强调“以仁化人,以道教人,以德立人”。第二,与西方人的分析思维方式相对照的整体思维方式。一般而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重在分析。首先是把自然界不断地分析为各种尽可能小的部分,然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西作品中"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分析比较,展现出两部作品的人性观点的侧重点,并对两部作品的人性观的融合点进行阐述。同时,从作品的比较研究中说明中西方感性与理性的不同的文化理念,进而指导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通过意志战胜先天的"恶",寻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8.
西方社会学者从文化、宗教等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伦理精神动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建构的纬度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传统儒家和儒商文化精神资源的传承以及对西方文明的借鉴。中国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建设应落实在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工作伦理和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章晓 《华章》2011,(14)
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三大基石--新教伦理之核心概念"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道主义之"人"、"人权"、"人性"和"人道"及社会福利观念出发,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体现出许多差异。以老船夫和圣地亚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注重伦理与注重认知、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内向与外向、人性是善与人性是恶这四方面对比了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新教伦理的“自制”是指主体对自己欲望和激情的一种理性的主宰。通过自制,逐步获得上帝的拯救。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自制”即“慎独”是指主体积极主动地用道德理性去约束和限制恶的欲望和感情,以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尽管二者都涉及到了理性,但他们对“理性”的理解是不同的。另外,二者在与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方面也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看,二者都是有缺憾的。  相似文献   

12.
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是解读儒家性善论教育思想基础的前提。"性善论"是一种实践理性哲学的概念,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意蕴,强调性善意味着人与物的区别,人的价值的凸显;强调性善即是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肯定;强调性善才可能确立"道之以德"的正确教育原则,才可能为道德教育定性。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建立在人类对其自身交往经验的反思与归结基础上的实践理性。从传统道德的发生机理看,道德的主体应该并且只能是人类自身。道德主体总是处于不断扩展之中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和人类理性的发展而日益泛化,然而道德的拓展与泛化是有限度的。当代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迫使人类必须抛弃对自然只是盲目征服的错误观点,建构新型的天人伦理关系。天人交往与人际交往的殊异性决定道德不能简单地外推到自然界。因此,新型天人伦理关系的实质不是人类道德的简单翻版,而是人类在开发与运用自然物过程中对自身的有限理性节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具有普遍的伦理价值取向,围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传统伦理观中存在着儒道分野的现象,儒家伦理观和道家伦理观的人性论、人生观、本位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儒家和道家思想对围棋对个体的功用、围棋与社会关系、围棋的品格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环境法治的伦理缺陷入手,从伦理学的视角提出了促进现代环境法治实现的若干途径,并提出应当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确立为现代环境法治的最终目标,以期能为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理与物理的冲突,是确立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理论障碍;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以及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阻断了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伦理关系的通路;生命同根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确立伦理关系的价值基础。要确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就必须彻底超越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西方现代伦理学的思维框架,回归前理性的、前逻辑的、前概念的、前科学的古代自然观和建立在体悟的、情感基础上的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新伦理学是一种建立在人对自然的崇敬、感激、同情、关爱等情感基础上的非理性的伦理学,是一种确保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亲密相依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时,就突显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共同的悲哀是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也就遮蔽了人的本真自我。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因此建构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的生态伦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理性是自然哲学观主导的,是超越性与通透性、批判性与探究性、证据性与求实性、启蒙性与存在性、人本性与自由性的统一,这对现代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科学理性的滥用给人类和科学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从20世纪末期,西方哲学开始反思科学理性、科研方法、科学伦理、科学价值以及科学发展模式等基础问题,重返理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西方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斯多亚学派作为研究对象 ,着重分析其伦理学部分。本文采取溯流追源的方式 ,首先探讨了斯多亚伦理学与古典希腊传统的关系 ,认为在经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传统之外 ,还有一条悠久的“犬儒 -斯多亚”伦理学传统。斯多亚伦理学在希腊化时期走向繁荣 ,提出了“按自然生活”作为伦理学的终极原则。本文通过对“自然”及“人之自然”的伦理学内涵的揭示 ,分析了斯多亚伦理学中的德性、理性、自然之间的关系 ,认为斯多亚伦理学是希腊的理性精神在希腊化时代的深化和发展 ,并且构成了与古典希腊、基督教伦理学并立的一条重要伦理学传统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中心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哲学例题,随着现代西方环境伦理研究的开展,有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焦点在于人以外自然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是否应该接受道德关性。本文认为应该在认识和生物学层面上肯定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在价值层面上扩大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通过扬弃,树立新的人类中心主义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