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内地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赵振宇 《传媒观察》2003,(11):23-24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大陆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新世纪第四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主题发言的摘要。论坛围绕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这一主题,对转型中国中的新闻评论的变化、角色、功能、规范,以及新闻评论教育等诸多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近日,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秋季招生简章上,新增“新闻评论方向班”,招收20人。据悉,这是我国首个面向高考招生,旨在培养评论员、评论编辑、评论主持人、深度报道记者的特色班。这是该校新闻教育培  相似文献   

5.
王坚 《网络传播》2004,(8):41-42
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观点。新闻评论正是体现观点的重要形式。新闻告诉人们“是什么”,而评论则告诉人们“为什么”。只有重视并搞好新闻评论,新闻网站方能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受众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新闻网站在发展网上新闻评论时应该遵循何种规律、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王亦高 《新闻传播》2005,(12):30-32,33,36
一、序言 中国近代新闻文体的形成,其间经过了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这一过程,人们对各种新闻文体特质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本文拟就“新闻评论”文体谈一些看法,核心内容是着重从文体形式上来判断某文是否是新闻评论及其如何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即是说,暂时凌驾于载体与内容之外,把注意力集中在形式上,抽取出一副外壳的骨架,来看一看中国近代新闻评论的文体沿革。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能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直接阐明编辑或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反映舆论并引导舆论,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新闻评论当做新闻的旗帜、灵魂,它是当之无愧的。 新闻工作的实践表明,新闻评论已经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不仅发展了新闻事业,而且丰富了人民思想文化生活,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但是,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读者对一些评论文…  相似文献   

9.
日,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秋季招生简章近上,新增“新闻评论方向班”,招收20人。据悉,这是我国首个面向高考招生,旨在培养评论员、评论编辑、评论主持人、深度报道记者的特色班。这是该校新闻教育培养特殊新闻人才的一个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发展迅速,2001年11月,新闻学院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就联合成立了全国高校的首个评论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四年来,新闻评论团已初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在全校范围内招收新闻评论特长生。目前,该校新闻评论团已培养出了一批能够直接参与媒体评…  相似文献   

10.
梁丽丽 《新闻窗》2013,(3):66-66
一、新闻评论形式简析从概念上说,新闻评论是对社会中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急需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评论、意见等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针对的对象是新闻事件,因此在特点上同样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等特点。在表现上,新闻评论是一种论说性的体裁,它对新闻读者的影响则体现为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之相对应,这一点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同样不能例外。长期以来,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宣传的灵魂和旗帜,其形式大体上涵盖了社论、专栏评论、编者按、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等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好的理论宣传效益,恩格斯对“宣传”提出了四项要求:“更多的智慧,思想要更加明确,风格要更好一些,知识也要更丰富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304页)实际上,这四项要求同样是对新闻评论提出了审美的要求。在形形色色的新闻评论快速发展的时下,从审美诉求的角度探讨评论的距离提升、氛围营造、逻辑力量、话语构成等不仅是现实的急需,而且是新闻学“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内媒体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发展与变化:新闻评论的份量更突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更强,新闻评论的论题更广泛,新闻评论与民众的联系更密切,新闻评论的指向更趋理性,新闻评论方式的多样性,新闻评论队伍的专业化和学化等。  相似文献   

13.
《视听纵横》2003,24(6):9-10
城市电视台是否适合开办新闻评论节目、能否办好新闻评论节目,曾经引起业内的诸多争议?其中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我们认为,只要找准定位,坚持发展与创新的思路,地方电视台是可以在新闻评论节目上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4.
"身份证系列评论"是作者关于身份证的系列评论文章。回顾这组评论的写作,作者认为"于无新处出新闻",具体表现在:多思出新闻,心里有百姓就有新闻,长期积累出新闻,与时俱进出新闻。  相似文献   

15.
杨彬 《青年记者》2006,(19):73-74
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体,出现最早的是报纸,广播次之,电视最晚。具体到新闻评论,也是报纸评论诞生得最早,历史最长,而广播电视评论则是这个大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广播电视评论产生的,是不同媒体间的新闻评论体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这条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之路,呈现了一种从“移植”到“嫁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范荣康在《新闻评论学》中认为:“遣词造句,语言修辞,是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个问题。一篇评论的语言好不好,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风,这是因为新闻评论天天同读见面,而新闻评论的语言在读中,特别在青年中有一种无形的示范作用。”看来,能影响“一代人风”的作,必当用最好的语言艺术来驾驭新闻评论,以示范于读了。  相似文献   

17.
一、评论本体属性对独立品格的要求新闻评论的本体属性也对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提出了要求。要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掌握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评论文章中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也是新闻评论区别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属性。新闻评论所选用的事实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针对事实所发的评论才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作评论,是写好一篇评论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依赖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新近产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发现的事物、新近变动的事物、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等。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所谓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  相似文献   

18.
王斌  张雪 《新闻记者》2023,(3):3-13
数字化时代,新闻业高度重视用户参与,用户评论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关联部分。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在场域文化资本的视角下,考察了用户评论在新媒体新闻从业者个体认知与新闻选择中的可见性。研究发现,新媒体新闻从业者普遍表达了对于用户评论的负面态度,但他们仍然基于用户评论建立了一套工作常规。用户评论即使在新闻工作流程中具有可见性,但却在新闻选择这一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呈现出相当的不可见性。用户评论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场域文化资本影响下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逻辑,反倒成为新闻从业者捍卫其文化资本和职业权威的工具,并且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传受双方既有的不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历来为媒体所看重,被视为报纸的旗帜,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浏览《人民日报》及华东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的评论栏目,细细品读有关评论,感受到了新闻评论的“新鲜气息”:报纸评论从形式到内容正在悄悄地“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基础 新闻评论具备能够引导舆论这一功能是以新闻评论的特性为基础的.而新闻评论的性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