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小麦冻害在北方麦区顿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小麦冻害主要有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两种。 1.小麦受冻后表现出的症状小麦冬季遭受冻害,首先是叶片受冻,冻害严重时出现死蘖死苗。分蘖受冻死亡的顺序是先  相似文献   

2.
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教授一直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并从事作物品种资源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清海教授就多次赴云南省进行小麦加代育种工作,总结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在昆明夏繁加代的育种理论和规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范濂教授一起先后选育出三个小麦品种:半冬性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豫麦1号、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号和弱春性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豫麦9号,  相似文献   

3.
种植花生,要想使花生增产,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关键性的四要点。 一、喷施微肥。花生发育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是不可缺少的物质。一般有钼、硼、锰、锌等元素。花生苗缺钼症状是叶片发育不正常,叶色变淡黄;缺硼时是叶圆变黄,严重时叶片枯死,花而不实。可于初花期分别喷施,叶面喷施钼酸铵,浓度为0.1%,亩喷施50~60公斤,硼酸溶液浓度为0.1%,每亩喷施40~50公斤。  相似文献   

4.
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小麦开始返青了。去年洪涝灾害严重,冬季气温偏高,这对小麦病虫害的越冬和春季发生非常有利。预计小麦蚜虫、红蜘蛛、吸浆虫和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可能严重发生。小麦蚜虫在黄淮海及北方大部分麦区将偏重至大发生;小麦红蜘蛛在华北、西北等干旱丘陵山区将中等偏重发生;吸浆虫在河北北部和安徽淮北部分麦区会偏重发生;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的一种主要病  相似文献   

5.
大棚内由于连年种蔬菜,致使土壤营养元素不能满足蔬菜生产发育需要,甚至影响产量和品质,现将常见棚室蔬菜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1、缺氮:症状是杆株矮小,叶色变淡,基部叶片发黄;茎色呈褐色,茎短而细。补救措施:应及  相似文献   

6.
《西藏科技》2005,(1):59-59
霜冻是指气温降到0℃以下且足以引起植物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在地面温度骤然降至0℃以下且低于小麦在一定发育阶段所能承受的最低温度时,小麦就会产生冻害。特别是小麦拔节后,抗寒能力渐弱,易遭晚霜冻害。受晚霜冻害的小麦从植株外部形状看有的是茎部受伤害,有的是叶片变黄扭曲,严重时植株枯萎且穗部的雌蕊和雄蕊受冻,结实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及抗旱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作物的光合生理、根系生长、作物形态、产量形成等方面阐述了干旱胁迫抑制作物生长发育的原因,简析了作物的抗旱现状及提高抗旱性的途径,提出了作物在干旱胁迫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作物生育期内发生干旱胁迫,叶片的光合生理所受影响最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在作物生长发育前期遇干旱胁迫,多数作物会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保证地上部植株的正常生长,到胁迫后期,根系活力逐渐降低,地上部植株的生长受抑制作用明显,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干旱胁迫对各生育期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小麦产量受干旱胁迫影响最严重的是孕穗期和抽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次之;对于玉米而言,开花期和灌浆期遇干旱可导致玉米严重减产。作物抗旱性的研究十分复杂,且不同作物的抗旱性存在很大差异,应综合考虑作物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同时结合干旱诱导蛋白和基因工程技术措施等加深对作物抗旱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沼液喷打作物可使小麦、玉米增产9%以上,使芝麻增产10%以上,使果蔬增产20%以上。同时沼液对果树、蔬菜喷施后,可提高农产品品质,使蔬菜叶绿、鲜嫩,果品美味鲜甜;沼液喷打的小麦、玉米、芝麻等叶色绿,叶片功能期延长。  相似文献   

9.
准确分割植物叶片病斑图像是作物病害检测和诊断的前提。在边缘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作物病害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好的兼顾作物病害叶片图像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与传统的分割算法相比,该方法的分割速度较快,分割效果好,而且能够适应大田复杂环境的病害叶片图像检测。采用该方法对多幅作物病害叶片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将病斑部分分割出来,分割结果不受叶片纹理的干扰,平均分割正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邓振镛 《资源科学》1982,4(4):40-48
合理的复种比单作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能增加作物产量。河西走廊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80%,如复种绿肥、豆类、马铃薯等作物则能解决小麦多年连作的问题,有利于种地和养地。这里平川部分地区每年都有复种并占一定的比例。但是,由于热量等气候资源的影响和种植的盲目性,有的地方复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合理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提高复种作物产量,本文试从复种作物产量资料与当地的热量资源对比分析,来确定复种作物产量丰、欠的农业气候指标;结合热量资源分配特征,对复种作物进行农  相似文献   

11.
以Hoagland营养液为介质.在不同Zn与CaCO3用量下.将以下5种基因型冬小麦进行营养液混合培养.探讨小麦幼苗生长及Zn与P吸收的状况.根据生长量及缺Zn症状的严重程度,把SO2-8.远丰998判定为缺Zn敏感型.而中育6号,小偃22及西杂1号为缺Zn非敏感型;适量供Zn比高量供Zn更有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2.
叶绿素计诊断不同水稻品种氮素营养水平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沈掌泉  王珂  朱君艳 《科技通报》2002,18(3):173-176
至今没有一个简便,快速,可靠,操作性好的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田间诊断方法,日本首先研究了叶绿素计用于水稻氮素营养水平诊断及指导施肥,具有非破坏性,快速、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在应用过程中常遇到因作物品种,生育期等不同而造成读数不一的困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缺氮时下部叶片氮素向上部叶片转运的植物营养原理,首先提出一种利用上下部叶片光谱特性比值来诊断作物氮素营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直立生长的作物成片发生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倒伏可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收获困难。小麦、水稻严重倒伏时,产量甚至可降低一半以上。倒伏大多发生在作物生育的中后期。稻、麦等谷类作物拔节后倒伏愈早,损失愈大。通过对我地区水稻倒伏情况调查,分析了水稻倒伏的原因,提出了品种选用、科学栽培、病虫害防治等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优9507 品种来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硬粒小麦课题组(曾道孝先生等)利用春性普通小麦品系中7606/京771与春性硬粒小麦引1053(墨西哥)杂交,获得普通小麦类型中作8131-1,再从其异地衍生系郑州8603#混合群体中经过多年冬播、系统选育而成。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冬性,中早熟,幼苗半葡匐,长势强,叶片宽厚。株高95~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麦的耕地竞争及其对小麦供求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格  刘爱民 《资源科学》2005,27(1):60-63
本文对我国小麦主产区与小麦具有耕地竞争关系的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小麦主产区中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两省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但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长江中下游麦区中的湖北、四川和东北麦区中的黑龙江小麦播种面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结果说明,在耕地资源有限并且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由于各主产区的小麦成本收益率较低,部分地区的小麦品质较差,小麦的耕地竞争优势下降,从而导致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小麦产量不断减少.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和生产效益较好,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产量下降会直接影响我国小麦市场的供求平衡,通过对建立的中国小麦供求平衡表分析,如果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今后2年~3年内我国小麦供求格局将会发生逆转,国内小麦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将对我国小麦的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日,《农经》记者从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举行的第296批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会上了解到,本次交易会共计投放托市小麦400.38万吨,实际成交83.11万吨,比上期增加5.67万吨;总成交率20.76%.参加河南市场托市麦竞拍的几个商丘面粉加工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农经》记者,目前商丘地区新麦市场价格在1.18-1.19元/斤,托市麦出库价格大概在1.15元/斤以下,相对于市场上的小麦价格优势明显.由于拍到的2010年小麦质量欠佳,当地的制粉企业基本都与库存新麦混合加工.新麦处于消耗库存状态.  相似文献   

17.
孙小凤 《青海科技》2005,12(4):27-29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营养液中镁、硼、锰、钼四种元素的供应水平对莴笋体内营养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是莴笋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供应水平对莴笋体内多种元素的含量和累积量有显著影响;镁、钼的供应水平对锌、铜、铁、锰、钙等矿质元素的累积量影响不大,钼的供应水平仅对锰和铜在莴笋体内累积量有显著影响;钾、钙、镁等元素在莴笋植株中的含量受多种养分供应水平的影响,缺硼时锌在植株内富集,含量远高于对照;莴笋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是累积量与生长量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时序NDVI特征值提取多作物播种面积的方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MODIS数据的1、2波段是具有250m空间分辨率的红和近红外波段,并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对农作物进行动态跟踪监测.随着农作物的生长,NDVI值逐渐增大,并在一定生育期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由于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生育期,NDVI峰值的大小、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通过对北京市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查和3月中旬到11月上旬的不同作物的NDVI值采样分析,得出:①冬小麦NDVI值3月下旬相对较高,5月上旬最大;②春玉米的NDVI峰值出现于8月上旬;③夏玉米的NDVI峰值出现于8月中旬;④大豆的NDVI峰值也出现在8月中上旬,可通过物候历与春玉米区分开来(春玉米是单季作物,大豆是双季作物),通过峰值大小与夏玉米区分开来.结合北京市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通过NDVI值时序变化规律从MODIS数据中提取了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总体精度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有20亿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人类栽培小麦历史悠久。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  相似文献   

20.
王信  郭青云 《青海科技》2011,18(2):43-44
2010年青海省小麦发病率较高,感染大麦黄矮病毒的普遍率为50%~60%,黄河流域冬小麦感染面积100%,但发病较轻,春小麦感染面积30%,但发病较重。与小麦相比,青稞发病率稍低,感染面积在15%左右。初步估计去年全省黄矮病造成麦类作物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本文分析了去年我省黄矮病大发生的原因,并从药剂、农业措施和引育抗病品种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小麦黄矮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