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是1975年在与“四人帮”针锋相对的斗争中诞生的。当时,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四人帮”仍然十分猖撅,全国军民利用各种形式,巧妙地与其进行斗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就是其中的斗争之一。因为长征那部辉煌壮丽的史诗,那些前所未闻的故事,是对老~辈革命者的崇高礼赞,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生动体现,而这些,又是“四人帮”极为惊恐、竭力低毁、妄图抹掉的。在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指导下,以部队为主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活动,解放军报不但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  相似文献   

2.
从去年十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今年八月份中央召开的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以来,文艺方面在批评和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过程中存在一些思想障碍,有一些思想上、创作上的是非界限应该搞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文艺工作者从思想上真正解决问题, 一、揭露“四人帮”,不能丑化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粉碎“四人帮”以来,以《班主任》,《伤痕》为开端,出现了一批揭露“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的文艺作品。这应该从总体上加以肯定。但是也必须看到,尽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曾经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科学得解放,新闻科学更加如此。这一方面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受到他们的严密控制;另一方面,新闻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更经不起他们的摧残。科学的对立面是封建专制主义、蒙昧主义、迷信和盲从。“四人帮”的覆灭,给新闻科学研究工作者解除了“四人帮”强加的枷锁,但是我们还要解脱自身的绊脚索才能前进。我们既要消除  相似文献   

4.
宣扬现代迷信,报纸曾立过“汗马功劳”,那当然是指林彪、“四人帮”控制舆论的时期。那时候,领袖的照片愈登愈大;致敬电愈写愈无节制;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大话空话绝话一篇接一篇。结果,领袖被神化,人们被教育只知道崇拜、忠于、紧跟、照办,而对林彪、江青一伙“改朝换代”的野心丧失了警惕。这个历史教训多么深刻! 粉碎“四人帮”之后,报纸没有及时总结教训,仍然按照现代迷信的模式,宣传了一阵子。这种情况,中央和地方的报纸都有。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1978年12月11日的《广西日报》,它  相似文献   

5.
郭维昆 《新闻界》2004,(2):26-27
2003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指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八年,粉碎“四人帮”不到三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胡耀邦同志任中央组织部长。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当年岁末,我“受命”参加重庆日报社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刚接手复查工作,还真有点诚惶诚恐。  相似文献   

8.
粉碎“四人帮”,科学得解放,新闻科学更加如此。这一方面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受到他们的严密控制;另一方面,新闻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更经不起他们的摧残。科学的对立面是封建专制主义、蒙昧主义、迷信和盲从。“四人帮”的覆灭,给新闻科学研究工作者解除了“四人帮”强加的枷锁,但是我们还要解脱自身的绊脚索才能前进。我们既要消除资产阶级的影响,也要扫除封建主义的治学路线的毒害。孔丘的“述而不作”;董仲舒的罢黜百家之言,独尊儒术;朱熹的注疏学派,只许背诵前人的语录,不许有所创见。几千年的恶习根深蒂固,加上林彪、“四人帮”狂热的提倡和推行,使人们不能不或  相似文献   

9.
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对我们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我们的报纸拨乱反正,无论是在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中,还是在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促进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新时期赋予报纸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来看,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广州军区某特战旅连长刘硅.是我军新时期涌现出来的练兵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他身上具有“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鲜明时代特色.成为我军今年第一个推向全国的重大典型。《战士报》对刘琏的宣传浓墨重彩。且早于中央媒体启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报道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先进典型宣传.在军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强烈的“刘硅效应”。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0月,山西省召开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有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矛头指向陈永贵,强烈要求罢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追查同“四人帮”的关系,追究其在一些事情上的法律责任。陈永贵远在北京,闻知此事长叹不已,几近绝望地说:“老虎吃人有躲闪,人吃人可没躲闪呀!”直到后来,邓小平知道了,说:“陈永贵不是‘四人帮’的人!”那些鼓噪之声才得以平息。说实话,中央对陈永贵一直是予以关怀和正确对待的。免除中央领导职务后,陈永贵一家转为城市户口,居住在北京木樨地部长楼内,生活待遇也颇优厚。但他不愿赋闲,主动申请并经中央批准,担任了北京东郊…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武汉三镇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20”事件。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我参与了对此事公开平反的报道。1967年“文革”初期,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目的,把有123万人参加的“百万雄师”打成“保守组织”,把广大群众抵制中央文革的极左路线,反对“打、砸、抢”的行动诬蔑是“反革命事件”。他们支一派压一派,挑起争斗。在这一事件中被打伤、打残和打伤致死的干部、军人、群众多达18.4万人,其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春节前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讲了这样几句话: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舆论监督统一起来。这“三个统一起来”,进一步表明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新闻媒体搞好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清除精神污染问题。我们图书馆是党的文化宣传阵地,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错误倾向,坚决清除和防止精神污染。自从粉碎了“四人帮”,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图书馆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5.
《我爱爸爸》是一本革命先辈子女的回忆集,出版后很受少年儿童的欢迎,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对如何根据少儿特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做了一些摸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是1975年恢复工作的,粉碎“四人帮”以前,编辑室出版了宣传革命先烈的书《方志敏的故事》和《和少年朋友谈解放军的传统》等思想教育的读物,但是在社会上的影响甚微;最初我们以为是受“四人帮”干扰的结果,所以1976年  相似文献   

16.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在讲话中强调,今年宣传思想战线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迎接十六大、宣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认真学习“三个代表”、深入宣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兴起宣传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辉煌成就的热潮,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把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中央应对复杂国际局势作出的重要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今年工…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之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离“三农”最近.或者说每天都生活在“三农”中。县级电视台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挥区位优势.提高对农宣传水平.起到解决“三农”问题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报纸读者的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消除,问题在于创造消除的条件。条件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报纸宣传本身。我们在报纸宣传上是怎样注意消除读者的逆反心理的呢?第一,不造假。“四人帮”控制新闻阵地,制造了大量假报道,是读者对报纸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假作真时真亦假”——  相似文献   

19.
周总理在世时,对新闻、广播工作非常关心,做过许多重要指示,对广播宣传抓得很细、很具体。七十年代初,有关广播宣传的几件事,一直深深地留在记忆中。一、宣传要实事求是。七十年代初,正是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宣传上颠倒是非、弄虚作假,空话、大话、套话连篇,一再吹嘘什么“形势大好”、“成绩最大最大最大”。针对这种情况,周总理曾经反复强调:“讲成绩不要过头,要留有余地,要实事求是”,“说话要有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中央出台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这一中心,《昌吉日报》推出《新农村》周刊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组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纪行》系列典型采访活动。在报道内容上,既以“综述”和“评论”从总体上进行阐述,又以“采风”的方式展示新农村面貌.诠释新农村内涵.较好地发挥了虚实结合、深浅互补的主体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