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报是随着当前的科技发展涌现出来的一种传统媒体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的媒体。从《中国妇女报》开办第一份手机报开始,手机报凭借着传播速度快、随时随地随身接收以及传播功能全面、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手机报已经使手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手机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然而,目前手机报以发行收入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网络运营商由于独占渠道优势,因而在手机报运营中获得了大部分收益,处于主导地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媒体的业务发展.传统媒体要想在手机报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尝试新的盈利模式从而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兴的媒体之一,手机报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与传统媒体比起来,手机报既有丰富的受众资源、短快的特点,在突发事件、互动交流等方面又具有天然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万铃 《新闻世界》2011,(11):106-107
手机报依托手机终端,使其在新闻及时性、接受便捷性、内容多媒体性上都比传统媒体独具优势。手机报的运营主体由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组成,三方对手机报利益的分取,使手机报的盈利方式变得较为复杂。本文以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四川手机报》为例,对手机报的盈利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蒋凡 《新闻实践》2006,(12):29-30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报为现代人阅读新闻、获取信息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新方式,其不受时空限制的传播效率以及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短信表现手法,具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囿于观念和条件,现在一些地市手机报仅仅是传统媒体的“影子”,新闻送达读者的时间甚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来,由于手机报明显的渠道优势,用户订阅手机报的费用不用专门到有关机构去支付,只需要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机报短期内在国内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与电信运营商联手共同打造手机报的传统媒体。国内已有几百家。由于手机具有便携性、交互性等优势,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此外,由于手机是和消费者个人直接“绑定”的。还具有很强的定向营销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而新媒体的应用却在不断延伸,手机报成为新的阅读终端。相对于传统的报纸,手机报固然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但手机报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子通信技术的手机媒体被人们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报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它不可能采用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对通信技术的依赖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手机报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和赢利模式,而3G技术的应用也会给手机报的经营模式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周巧 《青年记者》2013,(6):77-78
随着地市级媒体的壮大与手机报业务的发展,地市级手机报逐渐在全国各地出现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发挥地市级手机报的本土优势,在内容与盈利模式上进行本土化创新,是当前地市级手机报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必由之路。地市级手机报的优劣势目前,电信运营商及各类各级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旗下的手机报,地市级手机报发展也尤为迅速,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南充手机报》在2009年10月正式编辑发行,截至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叶水茂 《新闻世界》2010,(12):133-134
借助于“第五媒体”手机而产生的手机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即时发送、良性互动、物美价廉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个性,迅速打开了市场。本文以《安徽手机报》为例,论述了手机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分析了制约手机报发展的诸多因素,如技术瓶颈、内容的同质化和盈利模式的缺乏等。同时,也对手机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肖飞 《东南传播》2014,(5):141-142
自从报纸媒体试图突破传统媒体各种限制、在数字化传播平台上寻找新出路以来,历经曲折,在新的征途上探索不息。时至今日,多数报纸媒体已经不再犹豫于是否要将传播的疆域拓展到新型移动互联平台,相反,他们中的很多机构已经度过了探索和试水的阶段,开始了以"新型手机报"为典型产品的实质性运营。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传统报纸媒体的新闻内容优势有效地发挥到移动互联平台上。本文尝试从信息二次编辑的角度,为上述问题提出答案。  相似文献   

12.
手机报是纸质媒体嫁接手机载体的新媒介,手机报的出现为传统报刊开辟了新的内容传播渠道。由于手机报传播具有大众化特点,特别适合行业新闻的传播需要,故结合某传统期刊出版行业手机报的实践,介绍了目前手机报出版的工作过程、运营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手机报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3G的诱惑下,手机报自一出现就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手机报内容基本上都是平面媒体内容的压缩和翻版,不完全适合手机媒体表现。手机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结合其自身便携、快速传播、容量有限等特点,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挖掘手机报的内容表现力,为读者打造"手机化"的信息。只有在内容提供上占据优势,手机报才能在3G时代成为主流媒体的一员。  相似文献   

14.
贾洋洋 《新闻前哨》2009,(10):77-78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新近发生的新闻。其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为谋求新的发展,各传统纸质媒体纷纷把触角伸向网络化和数字化媒体。一时间,手机报热潮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15.
手机报:有待深入挖掘的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平 《传媒》2007,(5):31-32
手机报的概念及发展形式 近年"手机报"在全国不少地方纷纷问世.所谓"手机报",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新闻通讯》2009,(8):23-24
基于电子通信技术的手机媒体被人们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报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它不可能采用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对通信技术的依赖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手机报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和赢利模式,而3G技术的应用也会给手机报的经营模式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手机报一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且发展势头正劲,另一方面,内容上的先天不足又制约了其长远发展.奥运期间,<新华手机报>奥运专刊运用手机报之优势在丰富该报内容上下了一番功夫,为未来手机报的发展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对<新华手机报>奥运专刊的内容作了分析.对如何克服手机报的缺陷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报业已被推向了历史性的变革关头,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报业发展的共识。手机报的诞生,意味着报纸形态更加走向多样化—纸质报纸、手机报纸、网络报纸,进一步推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跨越。但目前,由于手机报赢利模式不够健全、营销手段单一等原因,尚无法完全支撑起手机报的独立运作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李筱 《新闻世界》2010,(7):213-214
随着媒体进入分众时代,对于传播的控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编辑就是这些变化中的一种。本文试以《南京联通手机报》为例,简要与传统媒体《扬子晚报》的编辑工作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分众时代手机报的编辑特点。  相似文献   

20.
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①而手机报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通过手机这一媒介进行传播,并是将报纸与网络集于一身的信息传播平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机报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