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原生性地方曲种,并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音乐曲牌在其生存发展中,不仅是其音乐风格特征的标志,而且还是其艺术的重要载体。就南京白局音乐曲牌而言,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与类型,一种是纸质文本的曲谱;另一种是口口相传的口传曲牌。尤其是口传曲牌在当下南京白局传承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此,聚焦南京白局"口传曲牌",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而揭示南京白局口传曲牌之实质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南京白局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利用可视化手段对白局文化进行产品创新设计,通过内容搭建,增强其趣味性与互动性,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本土音乐教育不能迷失自我,避免音乐教育在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时,因为一味地强调多元而再次忽略本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而是应该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本土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始终遵循"多元"的思想。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方法论的高度加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借鉴各种优秀的方法,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推动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传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是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和民间传承方式是两种主要途径。本文就这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音乐之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把民族音乐的种子播向下一代,保护、传承和开发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将地方民间音乐系统地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体系,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社会职责,也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音乐之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把民族音乐的种子播向下一代,保护、传承和开发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将地方民间音乐系统地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体系,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社会职责,也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出我国当前强化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确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学校专业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西化过于严重,要扭转这种局面必然要从基础音乐教育抓起,重视传统音乐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音乐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和载体,更是当代各种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为了使高师院校更好地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发挥本土音乐文化在高师院校中的基础性、主体性作用,就必须自觉树立学习、发展、传承本土音乐的教育理念,在高师院校倡导和寻求建立本土音乐教育体系,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近年来一直困惑于"多元化"和"原生态"的发展路径之间,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崇尚、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低微地位等诸多因素,使地方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作为传承和发扬地方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中小学如果不及时改善这一现象,继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就会成为空谈。海南省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音乐,除了黎苗族音乐、崖州民歌、琼剧、临高人偶剧等民间音乐形式外,儋州地区的调声和山歌也是非常宝贵的音乐体裁。然而,海南省中小学在民族音乐学校教育方面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诸如: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大部分学校对音乐课不够重视,具备民族音乐专业知识的教师短缺,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急待解决。但是,中小学校对于该艺术形式的传承教育还处于滞后状态。为了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改善我国民族音乐的学校传承现状,我们对海南儋州地区的部分中小学校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访问,搜集了一定的数据和资料,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具体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思考,有望为儋州市和海南省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土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对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本土音乐资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以及具体实践构想两方面进行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在其《长恨歌》中要表达的主题和流露出的情愫究竞包含了什么样的复杂因素,这是千年来争议不休的一个谜团。正如诸多文学家内心感觉或明确表白的那样,似乎诗人自己也无法去诠释内心种种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交织。这是由创作者因种种自身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构筑的一个心理“场”演绎的结果。本文企图从一孔窥视《长恨歌》所包含的白居易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主崇拜是在白族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积淀了丰富的白族文化内容,也表现出白族特有的宗教意识。本文根据本主神祗不同的发展经历、不同的故事传说,来阐述白族本主崇拜心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对白居易家园意识的分析,解析白居易在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精神世界和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并由若干象物看其精神寄托,论述其思想和行为的化含义。同时中对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家园意识的一般规律也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与元稹有 1 2首同题乐府诗 ,题材相同 ,主旨却不尽相同。从中不难看出元白两人思想境界的差异和艺术追求的不同。白居易对于社会下层怀有更为深切的同情 ,而元稹则侧重关注上层人物的命运 ;在艺术方面 ,白居易后出转精 ,亦胜元稹一筹。从两人的差异中 ,使我们更加明白地看到了两人文学成就有高下之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江苏兴化的地理风貌、历史文献、地下文物、地上史料、乡土风物、民间传说、作品语言等所构成的多层次、多系统的有关材料,可以说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里籍为江苏兴化白驹场。施氏笔下的梁山泊,就是以其故里兴化县施家桥为蓝图的。钱塘只是施耐庵的流寓地,为其寄籍。  相似文献   

16.
论述洪昇《长生殿》对前人前作进行借鉴的种种表现:一、借鉴了自居易《长恨歌》 的结构模式;二、借鉴了白朴《梧桐雨》的好些台词和唱词;三、套用或化用了大量的唐诗宋词。 并分析它借鉴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的《琵琶行》乃千古传颂的名篇。这首诗以琵琶的悲怨倾诉和诗人悲情入诗的真情律动在诗界独树一帜。本文以诗可以怨为范本,并对《琵琶行》进行悲怨美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白雪遗音》是清朝华广生收集编纂的一部民歌集子。近读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民歌时调集》收录的《白雪遗音》时,发现其中某些《马头调》曲子有疏漏,主要有三方面:句读的错误;把的错误;韵脚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散见于我国古典的音乐史料和各种文艺作品中.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了对音乐本质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欣赏主客体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表演形式和内容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民族的原始宗教,在历史上都和本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习惯密切联系,对本民族的心理特质、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全面了解民族历史、了解民族宗教,将是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本文详细阐述了云南白族本主文化的发展、特征及其文化体系,由此展现了本主文化对白族社会的深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