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束增溶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胶束增溶增敏姜黄素分光光度法对卤水中硼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利用OP胶束体系对有色络合物增溶及吸光增敏,改进了姜黄素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大分子化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从物质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大分子化合物增溶增敏作用的机理,指出了大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更能提高增溶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评述了表面活性剂增溶、增敏、增稳、褪色和析相等分析化学的特性应用研究现状。参考文献96篇。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初石桥等率先研究胶束增敏萤光光度法以来,这一新的分析领域愈来愈多地引起同行的注意.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对表面活性剂在萤光分析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其成果广泛地用于痕量元数的分析.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文献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故本文仅拟对近几年的研究工作进行综合评述.1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增敏作用及机理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性质,使难溶于永的萤光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一方面可简化分析手续,方便测定;另一方面可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其增溶机理一般解释为“拟均相萃取作用”,而增  相似文献   

5.
以混合噻唑和鸟洛托品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混合噻唑缓蚀剂,考察了产物的分散能力、乳化能力、增溶能力以及在不同酸性介质中对钢材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混合噻唑缓蚀剂对20碳钢具有很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多元络合物在分析化学特别在吸光光度显色反应中的应用日益迅速发展.它的许多独特的分析性质已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这方面的文献内容丰富,数量浩翰.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一阳、阴、两性、非以及混合型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均形成胶束,这些胶束对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多元络合物产生下列的增益效应:增溶、增敏、增宽PH范围、增择、增速、增加对比度(红移或紫移)等效应,这些胶束溶液的独特功能和性质都是由于胶束的存在,其中胶束增溶又是起首要作用的效应,所以此种方法又称胶束增溶光度法.一、胶束胶束是由表面活性剂(Sf)缔合而成的一种实体,其特点:1.胶束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它和Sf单体保持快速的动态平衡,其平均寿命为10_(-3)秒;2.胶束是一种微小的,具有一种极性外衣的“油滴”,这种油滴内部的性质(如介电常数、极性)是按径向分布的,比较复杂,内芯介电常数较小,极性极弱,表面则反之,而在内芯与表面  相似文献   

7.
以双硫腙作指示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作增溶增敏剂,以Hg2 作滴定剂光度滴定微量S2-,检测波长为540m,研究了指示剂和CTMAB的用量等因素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应用该法测定了炼油厂副产氨气中的微量硫化物,回收率在94%-96%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为显色剂,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为增溶增敏剂的分光光度测定人发中微量铁的灵敏的新方法,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5nm,摩尔吸光系数为1.05×10~5,在0.2-2.5μgFe(Ⅲ)/25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6):101-107
氟苯尼考是一种优良的专门用于动物保健的抗菌药物.由于氟苯尼考水溶性很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限制了其在制剂和临床上的应用,增大氟苯尼考水溶性是提高氟苯尼考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近年来氟苯尼考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物理增溶技术和化学修饰增溶技术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分析表明:依据前药原理,从氟苯尼考结构出发,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是彻底解决氟苯尼考溶解性难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对氟苯尼考的增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状化合物[PAE(=)8]分别和二乙醇胺(DE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16和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测定了多羟基树状化合物的表面张力及对苯甲酸、水杨酸、甲基红的增溶性.实验结果表明,端基为16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16]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而端基为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24]不具有表面活性.对比PAE(OH)16PAE(OH)24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苯甲酸、水杨酸及甲基红等难溶客体分子的增溶性,得出增溶能力大小顺序为:PAE(OH)24>PAE(OH)16>SDS.  相似文献   

11.
溶液结晶或增溶是中学化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好这一技能,同时也为与同仁交流,笔者现就溶液结晶或增溶计算的途径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有限元技术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部件曲轴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有限元分析,并获得了柔性曲轴,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增程器轴系系统数字样机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制图软件,建立了增程式电动汽车轴系系统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对曲轴这一重要部件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对增程器应力要求进行了检验;通过模态分析,检验了模型的动态性能,并为后续柔性混合体的建立做了准备;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合格的增程器轴系系统数字样机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可用于动力学仿真及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国内传统双发动机洗扫车在作业工况下带来的高排放、高油耗、高噪音问题,以现有的洗扫车为原型,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实现驱动系统与上装作业系统完全解耦,对动力系统主要部件的参数进行选型。通过AVL-Cruise软件对增程式混合动力洗扫车与传统双发动机洗扫车进行参照对比,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功率跟随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APU能在电池SOC下降到设定的最低值开启,APU在设定的SOC上限值关闭,保证车辆的续航,使电池SOC维持在一定区间内,防止电池过充过放,延长电池寿命。在能耗方面,通过与传统双发动机洗扫车对比,增程式混合动力洗扫车在市区转场工况下节油51.5%,作业工况下节油22.2%,验证了混合动力洗扫车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在40 ℃下,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烃/脂肪醇/盐水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测定了亲水-亲油平衡界面膜的组成.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油基体积越大、油相碳链越短、醇的碳链越长、NaCl的浓度越高,微乳液的增溶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新颖的增黏树脂复配物 ,与适当比例的SBS弹性体及合适的混合溶剂相配合 ,获得一种价廉物美的新型胶黏剂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态光散射 (DLS)法 ,研究了纳米钴蓝颜料微乳液制备过程中 ,增溶水量对微乳液滴的影响 ,并讨论了微乳液滴对最终制得的粒子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 ,调节增溶水量可控制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 .对制得的纳米钴蓝颜料进行了XRD和TEM表征 ,并通过颜色测定与分析 ,探讨了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 .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维生素D2在不同烷基化-β-环糊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了包结稳定常数、包结率和增溶倍数,比较了不同烷基化-β-环糊对维生素D2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包结常数和包结率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平均取代度的β-环糊精对维生素D2均有增溶作用,增溶倍数不但与取代度的大小和烷基的链长短有关,还与主体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增程器失火-不对中耦合故障下,通过多工况下虚拟样机仿真,对不对中故障的故障诊断特征的变化规律展开了研究。借助虚拟样机平台搭建了某款增程器虚拟样机刚柔混合模型;对已经探索得到的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在多转速、多失火状态工况下,研究耦合故障下不对中故障特征变化规律;对耦合故障下的增程器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机理研究,对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原理分析;由此得到耦合故障工况下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在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是药品中重要的添加剂.医药中表面活性剂必须无毒、无刺激、无副作用且不影响药性.它在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中均被广泛应用,可起到润滑、粘合、乳化、增溶、缓释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了翻译机械专利文摘时,术语的翻译应遵守准确性、简要性等原则,重点探讨了机械术语的日译中策略。笔者认为在翻译机械专利文摘时,采用原文照写的直译、较原文有变化的变译、解释性的增译、使用外来语的回译、混合语形的创译、原文照写的直译加解释性的增译等机械术语的翻译策略,能使翻译的准确性更高、识别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