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是现实生活的传真写照,是时代精神的及时反映,是报纸的一个重要兵种。 那么,面对大千世界,摄影机的镜头首先应当对准什么呢?我认为,首先要对准人。我们提出这样的希望,要把拍摄新闻人物作为新闻摄影的最重要任务,要让新闻人物的照片在新闻摄影作品中、在报纸版面上占据突出的位置。 为什么要强调拍摄新闻人物? 我们强调拍摄新闻人物,至少有三点理由。 其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体育各个领域。离开人,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闻就出不来。因而,新闻摄影就不能不关注人的生活、人的命运和人类的进步。 其二,在自然界,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岁的过程中出新闻,同时也在战胜自然、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突发公共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记录突发公共事件,引导舆论导向,则成为当今传媒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传播义务。新闻摄影以其最直观、最形象、最快速等优势,成为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新闻摄影的本体入手,探讨了新闻摄影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并对其意义生成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文章最后还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视觉传播中的受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民族报道是对外摄影报道的重要方面。“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从新闻摄影角度理解这句话,就是说民族摄影报道具有重要的国际新闻价值,是对外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方面。世界是由各种肤色的人种及民族构成的,人类的文明是由全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水平、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和地理风光等的共同兴趣,是人之常情,人之常理。忽视这点就等于自动放弃对外摄影报道的一个优势。再者,民族问题在国内、国际上都是十分复杂、十分敏感的问题。当今世界上  相似文献   

5.
如 果我们肯定美是无处不在的 ,那么新闻摄影也应该讲求美 ,尽管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不同 ,隶属于实用美学范畴的新闻摄影 ,其所表现的对象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质 ,关键是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该如何去“发现”和挖掘它。摄影是一门运用光学原理和化学原理再现客观对象的艺术。早在人类第一批摄影作品问世之际 ,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历史学家、政治家拉马丁就说“这是要与太阳合作的艺术”。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但由于许多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摄影要依赖抓拍完成 ,因此如果说与太阳及替代光源“合作”的优劣左右着新闻摄影的成…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事件,是指超乎预期的、影响较大的自然、社会及政治性事件,它不仅包括公共安全、自然灾害事件,也包括突发性社会事件,如群体事件、恐怖事件、影响较大的犯罪案件、一些突发性的政治动乱事件等等。突发性灾害、灾难报道历来是新闻摄影关注的焦点,纵观“荷赛”历届获奖作品不难发现,战争、灾难、疾病等题材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陈东 《新闻实践》2002,(6):51-52
一、社会新闻在地方晚报的作用和地位。邵飘萍曾对社会新闻这样定义,他说:社会新闻是“政治以外”的新闻,“其价值与政治、外交等新闻并重,有时越而上之”,社会新闻能反映“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中国晚报新闻学》一书对其的定义是:报道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自然界中涉及人类社会的某些特异现象;强调寓精神文明、移风易俗于喜闻乐见、共同兴趣之中  相似文献   

8.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对照互相比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用强烈的对比描述了过去社会的不公。文字报道用翔实的事实与数字作古今、新旧对比,不但使人看到社会发展,前进的脚步,而且还增强可信性。新闻摄影是通过可视形象报道新闻,它具有鲜明、生动、眼见为实的特点,因此,对比手法在新闻摄影中运用能增强感染力、可读性,有时还能发挥动员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也称“华赛”)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反映世界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生存状态,展示人类命运情感的。一个可供全世界新闻摄影人平等交流的全新的平台。“华赛”无疑是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良性融合。她诠释的是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让世界新闻摄影界对中国有了更多预期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所以新闻素材必须到现实中寻找,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新闻采访搜集新闻素材,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却“得来全不费工夫”,机遇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采访中的机遇,可以理解成能获取高价值新闻的机会,如:采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采访重要人物的活动和典型人物的事迹等等,能有这样的机会并将之成功地报道出来,对记者来说是一种幸事,它有时可以让人“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摄影实践和研究中,常常涉及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视觉冲击力等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重大新闻和突发性新闻事件,视觉冲击力应如何理解,却未见有较为确切的说法。本文试图就此两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摄影的价值所谓重大新闻事件是指对人类社会、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历来是人们视线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报道题材。这是因为:(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事件紧贴历史本质和社会发展主流,蕴含的信息量高,新闻价值大。新…  相似文献   

12.
捕捉心态     
(一) 新闻摄影的使命是通过视觉形象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是用可视形象传达某种信息,并通过这种报道和传达影响人们的心灵、道德和情操,起到抑恶扬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一般说来,新闻摄影仅仅局限于就事论事的简单介绍是远远不够的。从总体上说,新闻摄影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人的表现上。人乃万物之灵。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人。读者最关心的是事件中人的命运。高尔基说:  相似文献   

13.
摄影 ,是人们运用照相机械和感光材料记录客观世界 ,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象化手段。它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已成为新闻报道、科学技术研究和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工具。自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诞生以来 ,摄影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生产力 ,成为人们观察、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一种必备工具。“摄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使得整个世界都是摄影永久遗产” ,新闻摄影则是这种大众文化的最精华部分。新闻摄影是报道新闻的摄影。用摄影的手段进行新闻报道 ,是新闻摄影的目的和任务 ,也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它摄影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以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感召力去影响人,它能最直接地揭示、触动社会与人类的每一根神经.促使人类社会朝着美好、幸福的目标发展,它的作用是任何动听的语言和精湛的文字表述所不可替代的,而如何把握新闻摄影的瞬间表现则是拍好新闻摄影作品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从“荷赛”看中国灾难新闻的图片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赛”,即“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5年荷兰发起并主办,1988年起由于赞助基金来源扩大,不再由荷兰单独提供,于是更名为“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英文名为WPP(world pressphoto)。获奖作品将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展览,同时出版一辑荷赛千鉴画册。“灾难新闻”我把它解释为“反映由天灾或人祸导致的,给人类带来不幸的社会原生态的新闻”。具体来说,战争、暴力、疾病、贫困、自然灾害、犯罪都可归入此类范畴。一部分政治丑闻,如水门事件等导致政府更迭,社会动荡的新闻,也给国家带来灾难,因此也可位列其中。荷赛自诞生起,就与“灾难新闻”结…  相似文献   

16.
摄影报道(Photojournalism)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 ,它同广义新闻摄影一样 ,都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图像报道。它的报道范围很广 ,小到幼儿园小朋友一场比赛的结局 ,大到人类的生存受到外星球的威胁。摄影报道与狭义的新闻摄影(NewsPhotography)相比 ,虽然都强调新闻性 ,都是对具体事件、事物、人物、人的生活的记录 ,但摄影报道更侧重于报道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而狭义上的新闻摄影只报道事件的简明事实。摄影报道有结构的叙述性 ,而单幅新闻图片没有。一、摄影报道的实质摄影报道同新闻摄影和其他摄影一样 ,都…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对促进新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和风俗习惯,这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客观上对新闻传播也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新闻传播?这是新疆新闻界一个值得重视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就跨民族文化的新闻传播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并就韩强同志在《试论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新闻传播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包括人类在后天所习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创造活动的总合。它由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文化具有民族性、综合性和历史延续性,在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每一社会和群体都有与其相  相似文献   

18.
一幅新闻照片,不能没有主体,失去主体,便失去照片存在的意义。新闻照片的主体是摄影记者和读者共同关注的。记者通过照片上的主体传播新闻信息,读者则通过主体了解新闻信息。那么,如如在新闻摄影中出主体呢?根据笔者的新闻摄影实践和教学体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类传播活动与其生产劳动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的是凭借符号系统而建构起来的“主体——主体”关系;后者反映的则是依靠劳动生产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主体——客体”关系。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活动之一,自然反映出一般传播活动这种共在的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根本特征。如果仅从事实及其信息转变为新闻成品的具体过程看,它反映的无非是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人与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及其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即以主客体关系为基本结构的一般性生产劳动活动;但如果从整个新闻传播的一般过程看,它则反映出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人与作为新闻接受者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即以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为基本结构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清楚地昭示了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正如一些学者业已指出的那样,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是建构传播理论的核心范畴,它理应受到新闻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新闻接受者的主体性作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图像的发展越来越被关注,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其视觉形象的表达方式超越了语言文字的障碍,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品。摄影是人类共通语言,紧密和有效地把人类联为一体。“它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维系着人类大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